[返回意乱情迷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一):故乡见闻…(各地人群开始逐步集居妈廟)

送交者: 花名雞仔[♂★★★★8008★★★★♂] 于 2020-02-21 8:27 已读 386 次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一):故乡见闻…(各地人群开始逐步集居)



最先进來妈廟建屋居住的是苏姓“水上人”,他们老弱出不了海必须找地方安居,这一批苏姓人相中露出水面小土山,这个高出水面的小土山涨潮也不受影响,所以他们就在山顶建屋把老弱小孩居住,后来人们把这个小山起了一个名,叫“嶺顶头”,山嶺山顶的意思。我小孩时发大水打台风海水还是会由两条小河涌上来,如果遇见大台风全村除了比较高的地方外,大部分还会被水浸,低的地方村屋会被水浸到半米深。最先到的是苏姓“水上人”他们所占位置最高,是在一个小山坡上建屋,这个小土山名叫“嶺顶头”,“嶺顶头”无论多大的台风暴雨对他们全无影响。吳姓、蔡姓、张姓、所处地势最低,打风遭水淹最利害。



据说李姓是在几百年前从福建迁移到五华、梅县(现在变梅州了)、兴宁一带,后來再由五华、梅县,兴宁迁过来的,我村有六姓之多光我这一姓(李)就有五、六个宗祠,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没有一点关联的,有学佬李的、兴宁李的,全村都是客家人,我村虽然是由不同地方迁入,但客家音基本相同,我村虽然是由五华、梅县,兴宁迁來,但语音和他们差大很大,五华、梅县、兴宁说的客家话我们很难听懂,有人说客家话之中梅县最正宗。



妈廟村,我村祠堂有三进的、两进的、也有一进的、每进中间有个天井(不是井是没有上盖的地方,比两边厢房低两三尺左右),每进两边共有四间房每边两间门开在每进头尾,两边厢房门相对的,最里面是祖宗牌位,祖宗牌位前有一宽阔空旷地方拜祖宗用的(祭祀),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此拜祖宗,牌位底部放些公用器具,两边厢房长子居住的是离最近祖宗牌位,其次按兄弟大小往外移,开枝散叶厢房不够住移出祠堂外另找地方居住。我村房子一般还算好,就算那些泥砖土土屋地基也很好,离一米左右全是花岗岩石条,每条最少都有一尺高一尺宽长一两米,连门框、窗框都是用此石条,我村那一带没有花岗岩山,从那里弄来不得而知。



“妈廟”由于很低涨潮时海水会由两小河大量涌入,前期村民借地势低涨潮海水能涌上来之故,利用起村前那片“浪钉壩”,开拓出一塊塊盐田。妈廟前期有很多盐田,盐田田底是用密密麻麻鵝卵石铺盖,再用厚重麻石“花岗岩”滚筒滚实而成。盐田很干净没有一点尘土,鵝卵石没有一点水,盐田旁边有条渠道,渠道很长渠道塞满卤基草,卤基草用来把水过滤干净,过滤到一个小湖叫卤水池,正午太阳最猛烈时把卤水池的水洒在鵝卵石上面,太阳把水晒干剩下一层白色盐霜,反复不断洒水晒干,到太阳下山时盐田结了一粒粒海盐,再把这一粒粒海盐收集成堆收进盐仓,耙盐的人(盐工)每天不断的都是这些工作,下雨打风盐工最清闲,这是我小时候看到的。



在小河上流筑起盐仓,产盐后用船沿着小河把盐运至上游公路旁的盐仓储存,然后再由人力挑到“淡水镇”分散到各地。后来改用单车运载,那时还没有汽车,等有汽车时盐田己经没有了。妈廟河过去要通盐船河水很深,这全靠运盐船经常清理淤泥疏通河道工作,把那些沉淀河床泥沙运走。妈廟这塊地方经过几百年漫长的地形变迁后,地势被慢慢抬高水位逐渐退却,潮汐时海水再也没有过去涌上来多,没有了海水作用致使盐田也退出历史舞台。解放初期我家乡还有盐田,到公社时一塊盐田都没有,全村人改为农耕,这可能就是地势抬高有关系吧。



以前农村人有如古代有钱人小姐三步不出闺门,我老家村民最远走到淡水镇,淡水,附近村人叫“淡水墟”,淡水现在己经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了,目前还是惠阳县县政府驻地,过去县政府驻地是在惠州,那时我的老家还算好,附近有一条土公路,其它乡村连土公路都没有,要出镇投墟买点东西什么的,只有走山间羊肠小道来回一整天,过去我村村民要到淡水投墟一个月最多两三次。



淡水小镇离我村也沒多远,驾车半小时路程,过去村民要到淡水小镇投墟,走土公路最快也要走两、三个小时。我记得我妈每次到淡水投墟,四更早大概是四、五点吧就要起床,提前把家务做好,挑水,淋菜、洗衫、做饭(一次煮好早上和中午两餐粥),这几样家务每天必须要做,做完这些家务六点就要出门。回来时每次都是下午五、六点,一个月只有两三次投墟,所以多行行多走走一天很快就过去。家里晚上那餐晚饭还要等母亲回来做,五、六点母亲还没回到家,跑到村头伸长頸向远处张望,如果等得时间长了望不到母亲踪影“心憔憔”想哭泪水也会流出。



村子附近那条土公路是解放前建的,土公路把澳头和淡水两个小镇连接,澳头过去是鱼港有个鱼市场后改名水产站,水产站的鱼全靠这唯一土公路运到淡水再分销各地,听老人说日本华南登陆飞机和步兵就是沿着土公路前进的,土公路两旁很多国共两党游击队,经常伏击经过土公路的日本军。我记得那时土公路还有养路队,养路队只有一人长期驻扎在路旁一小茶馆,养路队在土公路相隔一里半里经常堆放着大堆沙子,沙子是填补被雨水冲走的窟窿用的。

喜欢花名雞仔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花名雞仔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