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56年单独授衔的上将,去世后不进八宝山,不开追悼会,骨灰撒老家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2-08-22 19:08 已读 3056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前言:

1980年,战友们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收到王建安的消息了,于是向他的家人询问王建安近况,没想到得到的消息却是王建安已经离世。


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王建安的家人没有举办追悼会,更没有将其骨灰安放进八宝山烈士公墓,他的子女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作为开国上将,王建安的葬礼为何不为人知?


这还要从他与许世友开始说起。



一、与许世友的“爱恨情仇”

红军长征结束后,我党为了培养一批军事理论、思想过硬的将领,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战士进入抗大学习,王建安、许世友也在其中。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世友萌生了从延安前往四川打游击的想法,获得了许多将领的支持。


作为许世友的好友,王建安打心里不赞同他的决定。可看到周围战友兴致高昂,王建安只能将真实想法压在心底。


等到出发前夕,王建安还是感觉到这种行为不妥,于是偷偷将许世友的计划报告给当时的校长。



在校长等人的及时阻止下,许世友的计划并没有成功,并在不久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也正是因为王建安临时反悔的行为,许世友与王建安之间的关系不再密切,甚至有了针锋相对的味道。因为在许世友心里,王建安的行为与出卖朋友无异。



济南战役开始之前,毛主席特意在延安召见王建安,将这一重要任务交由王建安执行。


当时的许世友在胶东地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毛主席担心二人之间的私人关系会影响到战斗,所以特意叮嘱王建安要注意团结。



实际上不论是王建安还是许世友,都明白团结一致、革命为重的道理,一定不会因为私人恩怨影响最后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二人的思想早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二人早就已经和解。


在这场战斗中,王建安亲自到前线指挥战斗,在关键时刻提出继续坚持战斗的意见,最终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二、推迟一年的授衔

1955年授衔之前,评定小组将王建安的名字写在上将名单上,交由毛主席审查。没想到毛主席竟将他的名字圈起来道:


“王建安有些骄傲,应该授予中将军衔。”


原来王建安曾经与陈毅产生过争执,最后因为无法达成统一意见而一走了之。从此之后,王建安就在主席那里留下了骄傲的印象。



可当评定小组知道的主席的意见后,内心十分纠结。主席的意见需要采纳,可真的只给王建安授予中将又不太合理。


1924年起,王建安就加入到革命队伍中,参与了多次重要的革命活动。



1927年,蒋介石与汪精卫大肆杀害共产党员,王建安组织鄂东军打响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这支队伍在不久之后发展成红四方面军,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建安来到山东地区与日本鬼子打游击,粉碎了多次日本人对八路军根据地的扫荡计划。



1941年,日本军队增加了五万兵力扫荡八路军阵地,王建安与其周旋20多天,消灭一千多日军,保住我军的抗日成果。


之后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要解放战争,王建安都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即便受伤也坚持在指挥所。



像王建安这样经历过长征、抗日与解放战争的将领,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若是授予王建安中将军衔,难免有些不妥。


所以评定组并没有将王建安的名字划分到中将名单上,而是这次授衔后向毛主席解释了原因,这才在第二年单独为他授予了上将军衔。



三、节约的老将军

虽然已经成为开国上将,可王建安依旧记得曾经备受压迫的日子,更记得底层人民的辛苦。不论到哪里,王建安都十分排斥铺张浪费。


每次到部队视察时,王建安都在饭店前半个小时到达,而且从不通知任何人,来了就到战士们吃饭的食堂中,陪战士们一同用餐,听从基层战士的意见。



面对军官准备好的精美饭菜,王建安每次都严厉批评,而后让其将这些饭菜放到旁边的付费窗口卖掉,自己只是吃一顿简单的饭菜。


1978年,王建安前往部队视察时,正好赶上师里给战士们放电影,王建安高兴地一同加入到看电影的队伍中。



当王建安准备拿着小凳子和战士们一起观看时,旁边的一个小战士却恭敬地说道:


“首长,您的位置在前面。”


顺着小战士手指的方向一看,最前排中间已经摆好舒适的桌椅,零食、茶水一应俱全,与周围的小凳子格格不入。



“为什么给我准备这些,都撤下去!”


“首长,您年纪大了容易口渴,也容易疲惫,坐着里能方便些。”


“反正我是不会坐的。”


说完这句话,王建安就与战士们坐在了一起,前排的凳子也只能被撤下去。



等到1979年,王建安的身体出现了很大问题,他自己也感觉到时日无多,时常叮嘱妻子:


“我要是走了,不用给我开追悼会,也不用送花圈,也别通知其他人,将我的骨灰撒到田野上就行。”



等到1980年,王建安的身体越来越糟糕,妻子想让孩子们回来看看父亲。结果王建安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孩子们都在外地,都要工作,等我真的不行了再通知他们吧。”


“千万别忘了我说的话,不要给我办追悼会。”



没过多久,王建安永远离开了人世。因为太过突然,他的儿女都在外地,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只有在当地的亲友们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按照王建安的要求,他的丧事一切从简,没有通知任何人。直到有人上门询问,这才知道他已经去世了。



英雄虽然逝世,但他的精神长存。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