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从海外疫情反弹及后遗症影响看躺平共存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2-07-23 1:33 已读 337 次 2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抗疫路线的动态清零与躺平共存的争论从未停止,反对动态清零的观点无非主张病毒减弱,死亡率低,躺平放开岁月静好,经济发展,民众自由等等,果然如此吗?先来看看近期海外疫情反弹及后遗症逐渐显现之后果。


一、海外疫情总体反弹,疫情趋势并未减缓。据环球时报7月16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过去两周,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飙升30%。WHO7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7月14日17时54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014731例,死亡病例增加1844例。该组织13日发布的最新疫情周报显示,全球每周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第5周攀升,截至10日的一周内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70万例,比前一周增长6%;新增死亡约9800例,基本与前一周持平。周报显示,在WHO划分的全球六大区域中,西太平洋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上升最多,比前一周增加了28%;东地中海地区新增死亡病例数增加了78%,居全球之首。


二、英国疫情有扩大化趋势。英国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截止至7月6日的一周中,英国私人家庭中共有350万人感染了新冠,与上周的270万人相比,感染人数一周之内增加了29%。这是4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感染水平。住院人数也在增加。截至7月10日,英格兰平均每天有1848名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比前一周增加了23%。不过与前一周相比增速有所放缓。截止7月13日,医院中共有14816名新冠患者,是一个月病患数的3倍多(6月13日医院中有4602名新冠患者) 。


三、美国疫情仍然严峻,实际疫情也许更严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7月14日的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当天17时20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9236208例,累计死亡1023883例。两项数据与24小时前数据相比,新增确诊127063例,新增死亡1243例。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4日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大范围扩散,美国很多地方今年夏季暂时摆脱疫情噩梦的希望破灭。美国官方数据显示,截止7月13日,该国在过去7天中平均每天有649人死于新冠,与上一周相比增加了97%。这是自12月初以来,7天内新增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感染病例数也出现跃升,达到每天136903例。在7天内增加了24%,是自2月以来最大的每日平均病例数。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7月14日表示,美国的感染人数明显被低估了,因为许多人居家检测后并不会上报是否感染。他说,实际感染病例数可能在每天30万例到50万例之间。


四、新冠病毒变异,传染性更强,且伤及呼吸道。新冠病毒变异并未止步,目前,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又发现了奥密克戎更新的变异毒株——BA.2.75。“德国之声”援引医学专家的话称,从现有的观察中发现,BA.2.75毒株不仅袭击细胞更有效率,且绕过抗体屏障的能力更强,有迹象显示,不同于此前的BA.1和BA.2,BA.5侵犯咽喉以下的呼吸道。


韩国仁川7月14日发现该国境内首例BA.2.75确诊病例,由于该病例近期无境外旅行史,有专家认为,BA.2.75毒株可能已在社区扩散。日本在第七波疫情中将东京都地区疫情感染级别调至最严重级别,据日本NHK电视台7月14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近日公布的实验结果显示,BA.5毒株或比早期出现的BA.2等毒株具有更强的致病性,更易引发炎症。


五、台湾省样板最具案例示范意义。在抗疫上邯郸学步亦步亦趋欧美,走向抗疫歧路泥潭,持续三个多月仍看不到减缓趋势。台湾省抗疫曾实施动态清零式严格管控,取得过不错的成绩。2020年全年新冠感染约800人,死亡7人。2021年全年新冠感染约16230人,死亡约840多人。而2022年4月8日台湾省放弃坚持两年的动态清零,近三个月来,新冠感染约428万人,死亡8261人(7月19日数据)。且台湾省死亡人员儿童少年和青壮年并非孤案及小概率事件。


六、新冠后遗症逐渐显现,后续影响目前尚难评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Long Covid)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面临的一种疾病,一般在新冠初次发作后三个月出现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而且无法通过其他诊断来解释。这些症状通常包括:疲劳、呼吸急促、头晕、脑雾、嗅觉或味觉丧失等。有关长新冠后遗症国际上及我国香港权威医学专家、医学杂志皆有诸多研究结论,此不赘述。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预估,随着新冠病毒的持续传播,英国患有新冠后遗症的人数从1月的130万增加到5月的200万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有10%至20%人在急性新冠感染后至少两个月内会出现症状。最常见的包括疲劳、呼吸急促、注意力不集中和关节疼痛。除了影响日常活动外,后遗症还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上学、上班。


英媒发现,为了摆脱新冠后遗症的折磨,有的患者不惜重金出国求诊,到塞浦路斯、德国和瑞士的私人诊所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和俗称“洗血”的血液过滤单采术。据加拿大CTV电视网报道,该国一名50多岁的女子,因不堪新冠肺炎后遗症对其身体、精神和经济上的多重折磨与打击,已经申请了安乐死。



【CTV报道截图】


美国当地时间7月19日上午,美国众议院小组委员会举行了致力于“了解和解决长期新冠及其后果”的听证会。据小组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美国目前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成年人中约有五分之一仍带有“长新冠”症状,大约有100万美国人受相关症状拖累而被迫离开就业市场。其实今年3月美国劳工部就报告称美国有450万人辞职,其中缘由也与长新冠有关。



鉴于上述,谈几点看法:


一、不少人对我国动态清零颇有意见。确实,动态清零带来局部地区和阶段时间经济发展阻滞、民生问题,大家有想法和怨气可以理解。但国家决策在两难中没有令所有人令各方面都满意的最佳决策最佳状态。只有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取舍,只能获得相对满意决策,即避免最大损失,获取整体最大利益,获取长远利益。


此外,有些人不喜欢“清零”二字,认为不可能达到,那就换成“动态抗疫”,总之,有疫情出现就抗、就堵、就遏制,不允许疫情扩大,这是动态清零的精髓,不必以文字游戏消解动态清零的本来含义。


二、政府决策面对两难时还有一个决策思维的底线,即我们常说的底线思维,即避免最糟糕的后果,灾难性不可逆不可挽回的后果。躺平共存之后果不可知时,更应以此底线思维为决策思维的底线。什么是不可逆不可挽回的后果?中国语境中国国情下的全国疫情沦陷,医疗挤兑击穿的社会恐慌、失控直至社会崩溃。什么叫不可逆不可挽回?陷入泥潭不可自拔,没有回头路。


三、有人会说欧美躺平放开并未失控崩溃,西方能承受的中国不一定能承受。中国医疗力量、社会体制、文化观念、民众心理、民众对国家的期许依赖,中国社会对死亡人数极限的承受等等,都与西方不同。不同系统面对外力冲击所造成的结果不同。不要拿西方躺平机械与中国躺平做比对,机械比对易造成决策失误。在风险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以相对保守,实际是稳健的底线决策等待转机(疫苗、特效药、病毒衰竭),让时间和历史检验决策的正确性。


四、有人常说动态清零导致次生灾害大于主灾,果真如此吗?灾害学理论上确有次生灾害大于主灾损失时放弃救灾抗灾的说法,这在一些自然灾害和工业事故灾害应对抗御中确实有。但对于新冠而言,次生灾害大于主灾了吗?经济受挫、物流民生、常规及紧急就医是行业、时段和地区性的,通过对抗疫的升级完善可以将次生灾害减到最小。许多大城市在兼顾经济民生保障就医等方面做得不错,如北京、深圳、广州、泉州、苏州、合肥等,最近的西安、兰州经过以往教训总结吸取,二次疫情发生后前端控制做得也大有进步,有效遏制了次生灾害的影响。


常规病救治、肾病透析、心脏病救治、分娩等悲剧在泉州、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制度构建和应急反应中就可以避免。笔者早在2020年4月5日发于察网的文章(缅怀牺牲罹难中反思抗疫细节)中就提出,吸取武汉教训疫情期间常规病与紧急就医应分流安排单独医疗力量和机制,以减少次生灾害,遗憾的是很多城市此后没有重视。


如果躺平共存放开,主灾的损失会有多大会有多惨?几年来的国内外抗疫之比较岂不是历历在目铁证如山?把台湾省的死亡人数放大60倍,把美国死亡人数放大四倍,把法德英日韩等国均换算为中国死亡人数,主灾损失结果如何?与次生灾害比较如何?武汉上海如果不控制,其牵连全国的主灾损失与次生灾害如何比较?近来的深圳广州北京西安兰州控制好了前端主灾与次生灾害如何比较?


当然,如果你说全球死亡635万,一大国就死亡104万,一般大国死亡几十万,中等发达国家死亡十几万都不是主灾损失,我也没办法。灾难定损的标准不一样,西方不讲以生命为基础的人权观,中国不能不讲,西方低人权标准,中国不能低人权标准。


五、老百姓和政府怎么看专家有关抗疫路线的说法?对专家的背景、来路、目的,专家所追求的话语效果......,百姓困于信息不对称无法知晓,困于专家满口专业词汇论文模型结论百姓无力理解。建议百姓在听取专家话语时,只认事实,面对抗疫,笔者认为最基本的事实是感染人数、绝对死亡人数(别这个率那个率)、后遗症影响,这些因素骗不了人。对百姓未来人生有影响的是这些基本事实,想正常的生活于未来,从这些事实出发思考国家抗疫政策和选择自己的抗疫行为应该是符合理性与客观实践的。网络时代专家不能垄断信息,所以百姓的智商有时也可以对抗专家的话语。


政府决策时也应考虑上述基本事实,慎重听取专家意见,不能百姓不受骗你政府决策者受骗,你政府比百姓有更多信息和决策能力。


六、抗疫与保障经济民生应追求最大限度的共存共生,这方面还有可以挖掘改进提高的空间。比如现在已经看到或实现的,静态控制的时间短了,封锁的区域小了窄了更精准了。制造业的闭环管理虽然以生产经营人员的自由为代价,但可以保障一定程度及规模的生产经营,保障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国家对特定行业或地区的纾困政策,减免税费推迟缴纳等。


局部区域局部时段控制好了,赢来的是全国大格局的稳定,所以才有近三年来及今年上半年外贸及JDP数据的向好态势,比躺平放开的国外好。从大局看“动态抗疫”虽然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受损严重,但制造业外贸仍受益。在中国全国一盘棋格局下,借举国之力综合平衡政策调控,可以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边境抗疫贡献与牺牲)之间转移支付调剂余缺,堤内损失堤外补,类似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移来实现全国整体经济格局民生纾困安排的稳定保障与发展向好。


七、中国抗疫中政府是组织者领导者控制者,是民众的主心骨同盟军,而不是民众的对立面,甚至敌人。中国抗疫为何成功?政府的领导者组织者控制者之角色作用彰显发挥,这在人类与病毒灾难做斗争时是不可或缺必不可少的。越强大的领导者组织者控制者和越有凝聚力行动力的社会组织系统越有益于抗疫,这是中外抗疫比较之结论。


可以对政府抗疫中的问题批评,可以谴责个别政府机构与人员的胡作非为,帮助政府改善升级抗疫,杜绝死板僵化过度加码非人性非法治化的粗暴执法等等,让抗疫更灵活智慧更人性更科学更法治。但一些暗戳戳的小作文及视频,将民众意见怨气带节奏矛头直指体制,离间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大疫大难当头,抗疫为先为重,政府要反思要检讨要节制要改进,民众也要体谅要自律要讲义务与责任。政府的改进以人民为重,民众的自律自制利他也利己。


抗疫中的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应该是互相体谅,换位思考,凝心聚力,共护航船,让中华民族在人类与病毒灾难的搏击中书写历史篇章。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