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第二章:亚里士多德与希腊科学(2)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2-06-29 0:47 已读 8628 次 2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四、科学的结构


  1.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腊科学


  勒南说过:苏格拉底给人类带来了哲学,而亚里士多德给人类带来了科学。哲学在苏格拉底之前就有了,科学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也已经存在,但自他们之后,哲学和科学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科学只能算一个胚胎,科学是在他的理论成熟的同时降生的。


  比古希腊更早的各文明都曾有过科学,但是从那些模糊的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所反映的思想来看,我们只能说这些科学是与神学和迷信混杂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古希腊时代以前都是用某种超自然力来解释所有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最早抨击这种思想的,显然是奥尼亚地区的希腊人,他们首先对复杂的天体现象和各种神秘事物作出了自然的解释。在物理上,他们探索偶然事件的原因;在哲学上,他们寻找世界总的自然理论。哲学之父泰勒斯主要研究天文,他曾使米利都城的居民大吃一惊,因为被当成神灵的太阳和群星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团团火球。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是希腊第一位绘出天文图和地图的人。他认为宇宙起初是一团混沌,经过一次次的两极分化,就产生了万物。无数天体在不断地变化、解体,天文史就是一切天体周而复始的重复自身的过程。由于地球内部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能保持平静,于是万物就得以滋生:所有的行星最初都是流体,由于太阳的烘烤蒸发才变为现在的模样;生命最早是在海洋中形成的,由于海水下降,不得不呆在陆地上,这些搁浅的物种有的逐渐发展出了呼吸能力,从而成为陆地上所有生物的祖先。最初的人类一定和现代人不同,因为假如最初的人类出生时也像现在的婴儿一样毫无自理能力,需要很久才长成人,那么人类就不可能延续至今。另一位米利都人阿那克西米尼认为,远古时期的宇宙是一团极为稀薄的物质,后来逐渐凝聚成风、云、水、土、石头。现在物质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正是这一过程不同阶段的反映。热和冷就是稀释和凝聚的结果。地震是液态的土壤凝结为固体这一过程引起的。生命和灵魂本是一回事。伯里克利的老师阿那克萨哥拉似乎正确地解释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他还发现了植物和鱼类的呼吸机理;他认为人具有使用工具的智慧,在前肢摆脱了行走任务之后,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的知识发展成了后来的科学。


  赫拉克利特舍弃了财产,在以弗斯的神庙门廊里过起了清贫的生活,心无旁顾地研究起学问来,他使科学从单纯的天文学走向了更为现实的问题。他认为万物永远在运动着,即使是表面上看来静止不动的物质也在进行着看不见的运动,宇宙历史处于循环运动之中,每一次循环都始于火而终于火。赫拉克利特说:一切事物都产生于斗争之中,也因斗争而消亡。……战争是万物之父,它使有的东西成为神,有的成为人,有的沦为奴隶,有的成为平民。凡是没有斗争的地方,必定会出现衰败。在这变化和斗争的过程中,只有规律是永恒的。规律对一切事物都一视同仁,它既不是神的创造也不是人努力的结果。然而,它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始终如一。


  恩培多克勒使进化的观点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最初的器官不是今天这样的,而是经过无数次选择的结果。大自然拿生物做了许多实验,以各种方式将器官组合在一起。生物的器官组合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反之就会灭绝。


  在色雷斯阿大季拉城的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师生那里,我们看到了亚里士多德之前科学的最后形态——结合了唯物论和宿命论的原子学说。留基伯说:万物因必然性而动。德谟克利特说:其实世界上只有原子和虚空。由于物体把原子投射到了人的感觉器官,人才会有知觉。自古以来,宇宙中有无数的天体,它们时刻都在相互撞击,并走向消亡,因为大小和形状相似的原子具有凝聚力,所以在混沌之中又不断有无数的新天体和新世界产生。宇宙不需要谁来设计,它自身就是一台机器。


  上述浅显的理论反映了亚里士多德之前古希腊科学发展的状况。考虑到科学先驱们使用的观察工具和实验仪器有多么简陋,也就可以理解这一时期科学的粗浅了。由于奴隶制的严重束缚,古希腊的工业停步不前,使这些极富生命力的科学萌芽得不到充分发展。雅典的政治生活日趋复杂,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纷纷放弃了对物理学、生物学的研究,转而研究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还体现在他过人的勇气和犀利的目光上。他将古希腊思想中的物理与伦理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他越过自己的老师,重新抓住了前苏格拉底的发展脉络。他继承了前辈的工作,而且更关注细节。他喜欢以多种角度观察事物,最后,他积累下来的研究成果经过整理,形成了一个庞大、严谨的科学体系。 


  2.自然主义的亚里士多德


  如果我们按年代顺序先谈他的《物理学》,那么我们可能会大失所望。因为这只是一篇玄而又玄的论文,用晦涩的语言分析了物质、运动、空间、时间、无限、原因和其他类似的终极概念。其中有一段批判了德谟克利特的虚空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亚里士多德少有的幽默,这说明他喜欢未经证实的假设,还说明他喜欢对哲学前辈评头品足。我们这位哲学家喜欢在自己的著作前列出全部已有的论述,然后对每个论述进行猛烈抨击。但是,多亏了亚里士多德这种毫不留情的口诛笔伐,我们才对苏格拉底以前的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


  由于以上原因,亚里士多德在天文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超出他的前辈们。他没有接受毕达哥拉斯的日心说,而把宇宙中心的殊荣给了地球。不过亚里士多德那篇气象学论文却深刻、新颖,放射出启发的火光,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他指出,我们这个世界是循环的:太阳蒸发海洋、河流、溪泉,最后使浩瀚的海洋变成了岩石,同时,蒸发的水汽凝聚成云,变成雨水落下,重新流入江河,汇入海洋。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尽管我们难以觉察。埃及是尼罗河的杰作,是几千个世纪以来泥沙沉积的产物。海水在这边大肆侵蚀陆地,陆地却在那边悄然向海洋延伸;古老的陆地、海洋消失了,新的陆地、海洋又已产生,世界在生灭之间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容貌。有时,突然出现巨变,文明和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被摧毁。灭顶之灾频繁发生,常常把人类拖回到原始状态。人类文明犹如西西弗斯的神话,逐渐发展到了某一高峰,又退回到野蛮状态,重新开始艰难的攀登。毋庸置疑,今天流传的古老神话,其原型就是上一轮文明。


  3.生物学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流连于自己庞大的动物园,渐渐发现各种生命形式可以连接成一个有序的链环,其中每一环与相邻的环差别都不大。从低级刭高级,生物体在生理结构、生活方式、繁殖方式、感觉与感情等方面,每一环只比前一环稍有进步而已。在最低级的生物那里,我们连它们是死是活都难以判别了。从无机世界到生命世界,大自然的过渡是如此精细,以至于我们看不清二者的分界线。也许在无机世界里还有某种生命存在着。另外,许多物种我们无法确认是植物还是动物。有些低等生物彼此过于相似,要将它们归入适当的种类几乎是不可能的。生命形式的演化是无止境的,但是在各种繁复的结构中,有些特征还是明显的。随着生命体的复杂化,各项功能越来越强,智力也得到了发展,器官功能日趋专业化,生理机能趋向于集中控制。渐渐地,生命发展出自身的神经系统,大脑发育更加成熟,于是成了周围环境的主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生物发展的阶段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物种进化理论。恩培多克勒认为一切器官和生物体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阿那克萨哥拉认为人类智慧是手从行走中解放出来用于劳动的结果。但亚里士多德既没有接受前者的理论,也不赞同后者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之所以用手劳动,是因为人首先拥有了智慧。显然,他犯了一个独立的生物学家所能犯的全部错误。比如,他认为在生殖活动中,雄性的作用只是刺激和促进。他没有认识到,与其说精子的主要功能是使卵细胞受精,不如说是给胚胎提供父亲的遗传基因,从而使后代成为融合了父母血缘的混合体。由于他那个时代还没有进行过人体解剖,所以他在生理学上的错误尤其多。他分不清动脉和静脉,他认为大脑的功能是使血液冷却。如果说他认为男性头颅上的缝隙比女性多还情有可原,那么他认为男性身体的一侧只有八根肋骨就无法让人同情了。最离奇的是,他说女性牙齿比男性少,而他和女性的关系显然是亲密的。


  但是,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学上的成就又是其他的任何一位希腊人都无法比拟的。他发现鸟类与爬行动物在躯体结构上很相似;猴子的结构介于人与四足动物之间;他曾大胆地宣称,人类应该划入胎生四足动物(哺乳动物”)一类;他说婴儿和动物在智力上没有多大差别;他还有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观点,认为食物决定了生活方式:有的动物群居,有的动物独处——它们的生活方式最适于它们获取食物。亚里士多德预示了后来冯·贝尔提出的著名法则: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如眼睛、耳朵等)的出现先于物种的特征(如牙齿的样式”),也先于个体特征(如眼睛的颜色)。他还预见到了两千年后斯宾塞的概括:个体的进化和物种的起源正好反向发展,也就是说,物种或个体的进化程度越高,其特殊化程度就越高,后代的数量也就越少。他注意到并解释了某种类型的返祖现象——某种大的变异(如天才)倾向于在一代代繁殖中逐渐减弱,直到在后代中完全消失。他的一些动物学观点一度为后来的生物学家所排斥,但却为现代研究所证实,比如存在筑巢的鱼类、鲨鱼有胎盘等。


  亚里士多德还创立了胚胎学。他认为只有注意观察物种生长的全过程,才会有真知灼见。古希腊最伟大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是注重实验的榜样:他打破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进行观察,还将由此得来的研究成果写进了论文《论婴儿的发育过程》。亚里士多德仿效这种方法做了很多实验,他对小鸡的生长过程作了一番生动的描述,直到今天,仍令许多胚胎学家敬佩。无疑,亚里士多德在遗传学方面也做过一些新颖的实验,他曾引用实例说有个男子的右侧睾丸被结扎后所生的孩子中有男也有女,据此推翻了当时的一种理论:孩子的性别取决于哪侧的睾丸提供精子。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些至今也没能解决的遗传学问题,伊利斯一位女子与黑人结婚后,生下的孩子全是白人,但到了第三代却又出现了黑人。于是他提出问题,第二代身上的黑色因素藏到哪里去了呢?这个重要的问题离戈里格尔·孟德尔的划时代实验只有一步之遥。知道问什么,答案就已经出来了一半。的确,亚里士多德生物学著作中的缺点比比皆是,但这些著作仍然是科学史上最宏伟的丰碑。考虑到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没有系统的生物学知识,我们认为仅凭生物学上的功劳,就足以使一个人名垂青史了,但这只是亚里士多德伟大成就的开端而已。 


  五、形而上学与上帝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源自其生物学。一切事物都是由内在的、自我发展的愿望推动的。事物既是形式又是实质,形式来自实质,并能产生更高形式的实质。因此,成人是形式,孩子是实质;孩子是形式,胚胎就是实质;胚胎是形式,则卵子就是实质,由此类推,直到实质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成了没有形式的东西。但没有形式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形式。因此,从广义上说,实质只是形式的可能性。形式是实质完成了的本体。实质具有阻碍性,形式具有构建性。形式不仅是事物的外形,也是惟一形成事物的力量,是内在的必然性,是与生俱来的推动力,它可以将单纯的原料塑造成特定的外形,这就是实体潜能的实现,是事物内部力量的总和。


  一切事物都在朝着具体目标运动。自然的种种谬误和无效,都是因为实质的惰性阻碍了实现目标的力量,因此就产生了停滞,出现了种种魔鬼,并扭曲生活的本来面目。发育和成长不是随意和偶然的(否则怎么解释各种器官的普遍出现和遗传呢?)。一切事物都由内在的本质和生命规律引导,向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在鸡蛋内部的本质早已注定它要变成小鸡,而不是小鸭;橡树也是如此,只会长成橡树,而不是柳树。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并不表示有一种外在的旨意在控制着事物,事物发展的倾向是内在的,是由事物的种类和功能产生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天命,与自然因果关系是完全一致的。但上帝是存在的,尽管他可能不是人类早期那种简单的具有人性的上帝。关于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是从探讨运动这一古老的难题入手的,他问,运动是怎样开始的?他认为运动和物质不同,他不接受运动没有开头的说法。物质也许是无始无终的,因为它仅仅是来来形式永恒的可能性,但是宏大的运动过程最终用无数形体填满了无限的宇宙,这一切始于何时,又是如何开始的呢?他认为运动肯定是有起因的,只要我们不把问题推向没有尽头的过去,我们就必须假定有个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它没有形体,不占空间,没有性别、感情、变化,它是完美和永恒的。上帝没有创造世界,但他推动了世界,而且,他不是一种机械的力量,而是驱动世上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上帝驱动世界,就像被爱者驱使施爱者一样。所以,上帝是自然的终极力量,一切事物的推动力和目的。它是纯粹的能量,是经院哲学所谓的活力本身,也许还是现代物理学和哲学探讨的那种不可思议的。与其说他是个人,倒不如说他是一种磁力。


  然而,亚里士多德有自相矛盾的习惯,他又说上帝是一种神秘的自省精神,因为他的上帝从不做任何事,没有欲望、意志和目的。他就是活力本身,所以就不必运动。他绝对完美,所以没有任何欲望。他惟一要做的就是思考事物的本质,但由于他自身就是万物的本质,一切形式的惟一形式,所以他惟一的职责就是冥想自我。亚里士多德的上帝多么可怜——他是一个王,却无所作为。难怪英国人喜欢亚里士多德,他的上帝显然就是他们的国王或女王的翻版,甚至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自己的翻版。他的上帝像他一样恬静,没有红尘中的浪漫,一躲进象牙塔里,整个世界就消失了。柏拉图这位哲学之王是这样,严厉的耶和华是这样,温和、热心的基督教上帝也是这样。


  六、心理学与艺术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中有许多有趣的章节。在这里,习惯的力量受到了重视,而且首次被称为第二天性;联想的规律虽然未作详尽解释,但也得到了系统的论述。然而对哲学和心理学极为重要的两个问题——意志自由和灵魂不朽——却没有详细论述,仍然让人迷惘。有时候,亚里士多德像宿命论者一样悲叹:我们不能凭意志直接改变目前的状况,但是接着他又会说出反宿命论的话来:我们可以靠改造环境来选择我们未来的命运,通过选择朋友、书籍、职业、娱乐方式来塑造我们的情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是自由的。他没有想到宿命论者对此自有现成的反击手段,他们会说,你这些塑造性格的做法,本身就是由原来的性格决定的,而原来的性格最终又是由不可选择的遗传因素和早期环境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理论来自一个有趣的定义:灵魂是一切有机体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它的力量和变化的总和。植物的灵魂只是一种营养和繁殖能力,动物的灵魂还有一种感知和运动的能力,而人的灵魂则是理智与思维力量的总和。灵魂是各种肉体能力的总和,两者正如火焰与蜡烛,虽然可以在想像中把它们分开,但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特定的人,其灵魂只能存在于自己的肉体之内,然而,它又不是德谟克利特所说的物质,也不会完全消亡,人类灵魂中的理智有一部分是被动的,它与记忆结合,并随着记忆的载体——肉体的死亡而死亡。但是理智中的主动部分即纯粹的思维能力却独立于记忆之外,也不会死亡。主动的理智普遍存在于人身上,与人的个性截然不同。能够超越肉体而存留下来的并非个性和欲望,而是与个性无关的思想形式。总之,亚里士多德毁掉灵魂是为了赋予它永生。永生的灵魂是没有被实在玷污的纯粹思想。谁拥有这种灵魂,谁就能从这种神学中得到慰藉。有时候人们不禁怀疑,这种既吃掉蛋糕又留着蛋糕的形而上学思想,会不会是亚里士多德为了免遭反马其顿势力的迫害而想出的权宜之计呢?


  心理学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领域,因此他就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几乎创立了美学——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亚里士多德说,艺术创造源自塑造形象的冲动和表达感情的渴望。艺术形式从本质上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对着大自然举起的一面镜子。人能在临摹中感受到乐趣,这在低等动物中显然是没有的。然而艺术的目的并非局限于反映事物的外表,还在于表现它们的内在含义,因为艺术的实在正是这种内在含义,而不是外部特征和细节。


  高雅的艺术不但打动我们的感情,而且体现了我们的理智,这种理智上的愉悦是人所能得到的最高形式的享受。因此,艺术作品应该注重形式的完美,尤其是整体的统一。比如一出戏,应该有统一的情节,不能让无关紧要的情节扰乱了视线。最为重要的是,艺术的功能在于精神宣泄,亦即使感情得到净化。在社会规范的种种束缚下,人们心中积累的各种欲望很容易爆发为反社会的破坏行动。但是,这些欲望能以一种无害的形式,即通过观赏戏剧宣泄出来,因此悲剧能通过怜悯与恐惧,使感情得到净化。这一理论仅仅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它说明亚里士多德有进入一切思维领域的能力。


  七、伦理学与幸福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期望得到他的指点,争相投到他的门下。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兴趣却离开了具体的科学,转向了不可捉摸的行为与性格问题。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个纷杂的世界有一个根本的问题: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或者说完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美德是什么?我们怎样获得幸福?


  他的伦理学很简单,也结合了当时的实际。他受过科学训练,所以既不宣扬超人的理想,也不空谈如何实现完美的生活。桑塔亚那说: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性的概念十分合理,每一个理想都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每一个自然的事物都有理想的前途。亚里士多德坦率地说,善并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幸福。我们追求幸福是为了幸福本身,而不是为了别的;有时我们之所以选择荣誉、快乐、智慧等等,是因为我们相信幸福能够通过它们获得。但是他也发现,把幸福说成终极的善,完全是老调重弹。最需要说明的是幸福的本质和怎样获得幸福。因此他深入研究了人和别的生物的根本区别,认为人的幸福在于充分发挥人类的特性。因为人的独特优势在于思维能力,人正是凭着这种能力才超越并主宰了其他一切生命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假定:发展思维能力能给人带来幸福。除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幸福的主要条件就是理智的生活一一这是人类特有的荣誉和能力。美德或优点要依赖于明智的判断、自我控制能力和协调欲望的方法。美德不是俗人所能具有的,也不是天真的愿望所能产生的——它是经过充分发展的人凭经验获得的。要获得美德就必须走中间的道路,即中庸之道。性格可以分为三部分,两头为极端和缺陷,中间才是美德或优点。所以,怯懦和鲁莽之间是勇敢,吝啬与奢侈之间的是大方,淡薄和贪婪之间的是志向,自卑与骄傲之间是谦虚,沉默与吹嘘之间是诚实,暴戾与滑稽之间是幽默,争斗与阿谀之间是友谊,哈姆雷特的犹豫和唐·吉诃德的莽撞之间是自制。因此,伦理上的与数学上的没有什么区别,它们指的都是适度,适度就是取得最佳效果的方式,但是,中庸之道并不是根据两个可以精确计算的数字得出的平均数,它是一种变量,随着各种情况、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思想成熟、处事灵活的智者才能做出准确判断。美德是一种艺术修养,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获得。我们不是由于有了美德才正确地行动,而是由于正确地行动才有了美德。人先有了行动,才会形成这种行动的美德。反复的行动才造就了现在的我们。因此,美德不是一次行动,而是一种习惯。人的善行是灵魂在实现完美生命的过程中发挥的一种作用。……就像并非一次晴天或一只燕子就能构成春天一样,一个人的幸福也并非为善一时就能一劳永逸。


  年轻人易走极端,如果一个年轻人犯了错误,那总是因为做得太过分。对年轻人和许多年龄比他们大的人来说,困难的是如何避免走出一个极端又陷入另一个极端。骄傲自满固然会引起非议,过分谦虚又未免做作。坚持极端而不自知的人蔑视中庸之道,他们谁也不会容忍一位持中间立场的人,勇敢者被懦夫指责为鲁莽,被鲁莽者骂成懦夫,其他各种中庸行为,也都会遭到两个极端阵营的指责。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自由分子被激进分子斥为保守派,而保守派又说他们是激进分子


  显然,中庸之道几乎是一切古希腊哲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柏拉图持中庸立场,所以称美德为和谐的行为;苏格拉底持中庸立场,所以将美德与知识等同起来。希腊七贤开创了中庸传统,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刻下了物极必反的箴言。也许正如尼采所说,所有这些都是古希腊人克制自己的火暴脾气所作的努力。更准确地说,这一切都表明古希腊人认识到了情感本身无所谓好坏,要看它所起的作用是否适度,或者说是否有节制。情感既是罪恶的根源,也是美德的根源。 


  但是务实的亚里士多德又说,中庸之道并非幸福的惟一秘诀。我们还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因为贫穷会让人变得吝啬和贪婪,而富有则可以使人摆脱焦虑和贪婪——这是心平气和的根本保证。在有助于获得幸福的所有外界条件中,友谊是最高尚的。幸福比不幸更需要友谊,因为幸福与人分享就可以成倍增长。友谊比公正更重要,因为如果人人都成为朋友,公正就可有可无:但如果人人都公正,友谊仍然是额外的收获朋友是两个身体共有一个灵魂,而友谊又意味着有少数朋友而不是很多朋友,因为朋友最多的人其实一个朋友也没有同时与很多朋友建立真诚的友谊是不可能的。真诚的友谊需要的是持久的热情,而不是一时的亲热,就是说交朋友需要有稳定的性情。友谊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出于感恩的友谊最多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苟合。通常,施恩者对受恩者的友谊比后者对他们的友谊要多。这就像债务关系,……负债者恨不得离债主远些,而债权人恨不得拴住欠债的。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他更愿意相信施恩者喜欢受恩者,正如艺术家喜爱自己的作品,或者母亲喜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喜欢自己创造的东西。


  虽然财富和友谊都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获得幸福的关键还在于广博的知识和纯洁的灵魂。感官享乐当然不能算幸福,这种快乐正如苏格拉底形容粗俗的伊壁鸠鲁享乐主义时说的:为了瘁而挠,为了挠而痒。博取功名也不是幸福,因为走上政坛,就得按照民众的意志行事,而民众又是最反复无常的,因此,幸福只能是理智的快乐,只有通过追求真理获得的幸福才是真实的。


  不过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完人,并不仅仅是坐而论道的思想家。他不会无端地冒险,因为世上值得他关心的事很少,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会自觉地牺牲生命——因为他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苟且偷生,他助人为乐,……他不喜欢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他是非分明,光明磊落。他蔑视俗人和俗事……从不热烈地赞美什么,因为在他眼里根本没有称得上伟大的东西。他决不阿谀奉承,因为那是奴隶的特征。……他从来没有恶念,受了伤害也不放在心上。……他不喜欢高谈阔论,……不把荣辱放在心上,他从不背后议论别人,哪怕是敌人。他举止稳健、措词很有分寸。他从不慌张,因为他在乎的东西很少。他从不激动,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意外与不测,他能够从容面对,并能从苦难中找到乐趣。……他喜欢安静独处、自娱自乐。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心中的完人。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