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音乐之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夏至】星空极光下欧亚情-维语《心星》与汉语《漠河舞厅》!

送交者: 大秦帝国111[☆★金嗓仙女柯南★☆] 于 2022-06-26 8:46 已读 24968 次 1赞  

大秦帝国11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夏至】星空极光下欧亚情-维语《心星》与汉语《漠河舞厅》!
(原创图文音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近几年华语乐坛特别流行古老的斯拉夫民歌或新疆民歌元素的欧亚草原风格的忧伤宛转旋律,所以做一个专题(专题名来源于这一集---中华地大物博,九州方圆,看夏夜银河星空莫过于天山脚下,夏夜看极光自然就是黑河漠河!),比较下这些或者缠绵悱恻,或者哀而不伤,或者悱而不恻的抒情民谣。有我无我的分野,不在是否有我的出现,而在于我能否融入自然,还其本来面目。所谓无我,其实是忘我。

演唱、制作与出镜 
楼主姐姐(汉-塔吉克混血)

我们先把国语版的《心星》与《漠河舞厅》连起来听一次,心里有个直观的比较。



我演唱的《漠河舞厅》单曲


我用维语演唱的《心星》单曲

我用汉语演唱的《心星》单曲

《漠河舞厅》起源于一个2019年去世的八旬老人对因为当年极光雪乡漠河县特大山火离世四十年的年轻美丽的妻子一封跨越时空的情书,老人在爱情里甚至不愿意让世俗知道妻子的芳名,不容红尘亵渎,而非常古雅地称之为康氏。我认为文本颇有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意境---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民谣与文艺摇滚唱作歌手柳爽偶然邂逅这封耄耋老人寄给天堂爱妻的情书,于是有了这首《漠河舞厅》。但我觉得同样是欧亚草原忧伤深沉的旋律,《漠河舞厅》不如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同类作品《心星》、《嘎俄丽泰》隽永。我对于艺术的构图境界,无论美术还是音乐,颇受王国维人间词话影响。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于我,第一等的旋律是天、地、人合一;其次就是天、人合一,再其次唯我唯情,不见天地。也就是现代美学的第一二三自然合一,第一第二自然合一,只有第二自然,注--第一自然是大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第三自然是天道大道。

所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涉及了我的动作,却是无我之境。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不曾明写我,却是有我之境。

《漠河舞厅》这首歌极尽言情之能事,却缺少真正欧亚草原之歌那种,怅然若失,天地悠悠的境界。唱的时候有故事感代入感,唱完了听哭了就了了,欠缺一种沉浸、共情后的余韵--这种余韵叫作悲怆,《漠河舞厅》只是悲伤。
或者,从音乐语言逻辑上来说,缺少第四人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于2019年12月10日瑞典时间傍晚7点左右发表的演讲,题目就是《有没有第四人称》。

我摘引部分和人称有关的内容出来
-我们生活在众声喧哗的第一人称叙述的现实中,我们从四面八方听到多音杂音。我说到第一人称,指的是那种狭隘地围绕着讲述者自我的故事,讲述者或多或少直接地写她自己,或通过她自己而写。我们已经确定,这种个性化的观点,这种来自自我的声音,是最自然的、最人性的、最诚实的,即使它放弃了更广阔的视野。照此理解,以第一人称叙述是编织一个绝对独特的模式,是唯一的;它有一种作为个体的自主,意识到你自己和你的命运。然而,这也意味着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建立一种对立,这种对立有时会让人感到疏离。

我认为第一人称叙事是当代光谱上的一大特色,个体在其中扮演着世界主观中心的角色。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的,而自我发现正是我们衡量现实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在这里,人是主角,今天我们心满意足地见证了一种世界性故事的新叙述方式的诞生,这种叙述方式正是由银幕上的系列片提供的,其中的隐藏任务便是引导我们进入一种忘我之境。

当然,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早已存在于神话和荷马史诗中,这种技巧曾在经典歌剧中被妥协采用,也就是所谓的“天降神兵”(Deus ex machina)。其实就是上帝视角,或全知视角。而不是从主观、限制的第一人称视角出发讲故事。

从托卡尔丘克演讲里,我们其实不难看出,他并不是在说字面意义上的第一人称,而是在说背后的有我状态,这个有我状态就像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一样,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而第四人称也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第四人称,有点类似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两忘。

我还看到一个别的说法,叫做观众视角才是真正的第四人称,意思是作品讲述的故事不是当做“真实感的可能世界”而存在的,而是当做有观众的舞台而存在的,于是观众就成为了第四视点。不过我以为这更像是对“打破第四堵墙”的以讹传讹。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机器意识体现(也就是摄影机视角)就是“第四人称单数”。

这是将镜头进行了人格化,脱离了肉眼视野的局限性,更像是在说剪辑技术镜头感。无我之境就是整个意境中没有“我”这个意象,没有抒情主体的形象,即便有“人”的意象,那个“人”也是迥异于抒情主体的几近于物的客体化意象,仍然应该被算作物象。那么,它是如何展露心灵内容、抒发思想感情的呢?简单地说,就是依靠那些物象。意境中没有了“我”这个特殊意象,没有了抒情主体的统摄、观照和引领,所有的物象都呈现出一种纯客观、纯自在的特点,我的情感和心灵辐射也似乎趋近于零。

王维偏好禅宗,一生喜静,因此他总能在平和的状态中观察世间万物,甚至到细致入微的地步,正如叶嘉莹所说的那样:“王维诗的好处,就在于他既有画家对色彩、光影的细微的观察,又有音乐家对于声音的敏锐的感受,所以能够把大自然本身的生命掌握住。”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常常直抒胸臆,是“有我之境”的典型代表。比如《独坐敬亭山》这一作品,“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二句,诗人和敬亭山构成了完整的意境,“我”是孤独寂寞的,并不高大一动不动的敬亭山在这空旷静寂的背景中孤寂不孤寂?同样是孤寂的。正因为都孤寂,才彼此知心,同病相怜,“相看两不厌”。

但“我”和敬亭山又有差异,“我”能来也能去,孤寂而焦虑,敬亭山一动不动,孤寂却安然恬淡。在李白,笔下,他与敬亭山是平等的关系,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在看“我”,“我”在看山,这是李白的诗情,“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色彩。”

‘以我观物’、‘以物观物’说来自于宋代的邵雍,他曾说道,“圣人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能有于其间哉‚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他所主张的‘以物观物’,就是要摆脱个人情感的束缚,唯道是从,从‘理’的角度来观察事物,邵雍区别‘以我观物’、‘以物观物’,是对道家‘无我任物’命题的发展。

季羡林先生:“我曾经在许多地方都讲过,世界四大文化都汇流在一起的地点,只有新疆一处,此外没有任何地方。新疆是一个多元民族多种的地区,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非常可以珍惜的事情。”

楼主姐姐我祖籍湖南大湘潭,生长于苏沪,但特别的是,我父系是有新疆色目人(塔吉克)女子与汉族湘军世代数百年联姻血缘的后裔,天山也是我故乡,何况我父母是在中国西北孕育了我。这首歌其实最好是用色勒库尔语演唱--是我献给挚爱的歌曲。我的挚爱他信仰大乘佛教。我的色目祖先是曾经西域佛国的吐火罗人或者塞种。我笃信,我和他彼此的爱已经进入阿赖耶识,不会消失,只是停留驻足--我们终止了恋爱的流程而已,但我说过的,我会在永恒中等待他,我们,再也不分离。永恒不依赖于外界,而是把心与宇宙相通。
我永远是出征西域的湘军将官与西域色目人妻子(塔吉克)在慕士塔格下姻缘的后代。
天山脚下,那里,也是我们世代靖边的湘军勇士与他们的色目人(帕米尔人、塞人、吐火罗-罗布人)妻子的家园,慕士塔格与天山绿洲河谷也是华夏起源地姻亲地,好亲切,希望翦伯赞先生、黄正奶奶(烽火丽人作者,二位都是有色目血缘的湖南人)在天之灵能够看到,这片子太美太温馨了。
汉代名将李陵率五千荆楚勇士精兵融入了白匈奴部,令中原的茶叶与草原的奶融合起来-迄今天山脚下最好的奶茶都点名要我故乡湖南,比如茶陵安化湘潭等地黑色的茯茶砖(一种含有金花的黑茶)制作为最佳,其次才是红茶,再次是乌龙茶。
蛮夷,都是夷族后裔,戎狄其实也是古羌和塞人,就是没有跑到中原的古羌,跑到中原的就自称为诸夏中的华夏了。

华夏中分派各地的管理者(后来的诸侯)基本上就称为“炎黄贵胄”!周族就是诸夏(古羌,父系)与塞人(母系)通婚的后代,秦族是诸夷(父系)与诸夏和塞人通婚的后代。诸夏建立了虞朝、夏朝与周朝。

总之,包括华夏族在内的诸夏,及其姻亲邻居都是新疆的土著民族,或者更直接地说是西戎人,因为在中国古代,不管是古羌人也好,还是月氏人、车师人、古楼兰人也好,分明都脱离不了“戎”的序列。

#罗布泊人----吐火罗人的直系后裔(青铜时代颜那亚人西支,赫梯人、古提人---即我国记载的大月氏人)#

#帕米尔人----雅利安人的直系后裔(青铜时代颜那亚人的东支,亚述人、斯基泰人----即我国记载的塞人)#

#华夏(古羌、叶尼塞人)----青铜时代颜那亚人母系与古羌父系的后裔,血缘接近戎狄、羯、氐羌、小月氏、周、义渠、匈奴、鬼方等#

#也许新疆-葱岭-帕米尔是美索不达米亚之外又一个人类文明伊甸园#季羡林先生:“我曾经在许多地方都讲过,世界四大文化都汇流在一起的地点,只有新疆一处,此外没有任何地方。新疆是一个多元民族多种的地区,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非常可以珍惜的事情。”

《漠河舞厅》MV讲述了一场动人的爱情故事,男生来到舞厅遇见多年未见的女孩在唱歌,与爱的人喜悦共舞,但最后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他的思念与幻想。在该曲的MV里,周冬雨、刘昊然和梅婷、袁弘首次“唱跳”起来,再现多种复古舞步。光影交错之间,画面从开启到落幕,仿佛一场奇妙的时空穿梭之旅。MV用双重故事线将电影主人公周冬雨饰演的李斐和庄树刘昊然饰演的故事延续到戏外,把电影中这段有关约定与守护、离别与成长的故事讲述完整,还原了每个人的心中的美好。MV中,周冬雨、刘昊然、梅婷、袁弘的造型都极具年代氛围感与故事感,他们分别身着碎花短裙、格子衬衫、喇叭裤等复古时尚单品,摩登范儿十足,精致的造型契合了90年代的时代潮流

维族歌曲心星(豆瓣高分纪录片--天山脚下主题歌)汉语版--流浪的心

作曲与原唱:克尔曼

吉他伴奏:克尔曼

演唱:楼主

歌曲歌词

心星 - 克尔曼
词:买买提肉孜亚尔肯
曲:克尔曼

《心星》维语版歌词大意:
你是我心中 最美丽的星
你是我心中的最爱
因为有你相陪
一生才精彩
在我生命里这颗星永不灭
你是我心中 最美丽的星
你是我心中的最爱
因为有你相陪
一生才精彩
在我生命里这颗星永不灭
亲爱的 有你相伴
生命才有意义
亲爱的 有你相伴
生命才有意义
亲爱的 有你相伴
生命才有意义
亲爱的 有你相伴
生命才有意义
亲爱的 有你相伴
生命才有意义

流浪的心 歌词 (《心星》国语版文本)

专辑:克尔曼 同名专辑

在这寂静的夜

走在无人的街

我的泪孤单的被风吹

一片枯红的叶降落伤心的街

我的心流浪在人世间

在这寂静的夜

走在无人的街

我的泪孤单的被风吹

一片枯红的叶降落伤心的街

我的心流浪在人世间

眼泪在飞

风儿相随

流浪的心

一去无悔

眼泪在飞

风儿相随

流浪的心

一去无悔

眼泪在飞

风儿相随

流浪的心

一去无悔

眼泪在飞

风儿相随

流浪的心

一去不回

眼泪在飞

风儿相随

流浪的心
一去无悔


《漠河舞厅》是由柳爽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20年6月15日,收录于专辑《1st.星球》中 [1]  ,该曲为电影《平原上的火焰》推广曲

如果有时间

你会来看一看我吧

看大雪如何衰老的

我的眼睛如何融化

如果你看见我的话

请转过身去再惊讶

尘封入海吧

我从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

也没有见过有人 在深夜放烟火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

你什么都没有说 野风惊扰我

三千里 偶然见过你

花园里 有裙翩舞起

灯光底 抖落了晨曦

在1980的漠河舞厅

如果有时间

你会来看一看我吧

看大雪如何衰老的

我的眼睛如何融化

如果你看见我的话

请转过身去再惊讶

我怕我的眼泪

我的白发像羞耻的笑话

我从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

也没有见过有人 在深夜放烟火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

你什么都不必说 野风惊扰我

可是你 惹怒了神明

让你去 还那么年轻

都怪你 远山冷冰冰

在一个人的漠河舞厅

如果有时间

你会来看一看我吧

看大雪如何衰老的

我的眼睛如何融化

如果你看见我的话

请转过身去再惊讶

我怕我的眼泪

我的白发像羞耻的笑话

如果有一天

我的信念忽然倒塌

城市的花园没有花

广播里的声音嘶哑

如果真有这天的话

你会不会奔向我啊

尘封入海吧

尘封入海吧

2021年10月下旬开始,歌曲《漠河舞厅》在各大社交平台被模仿传唱,背后爱情故事的虚实引发讨论。根据创作者柳爽去年3月的发文,他的灵感来自于一位在1987年大兴安岭“五·六”火灾(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地区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和塔河四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发生火灾。这场火灾的火场总面积达1.7万平方千米,造成211人丧生,266人烧伤,受灾居民1万多户、5万余人。房子烧毁后只有烟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如同黑色的墓碑,人们记忆也全是黑色的——火灾几乎吞噬了整个漠河。)中失去妻子的老人,遇见他就在距离火灾仓库原址不远的舞厅。他以故事原型人物张德全(化名)老人的视角,给老人在33年前火灾丧生的妻子“康氏”,写了一封信:《再见了晚星》。

这个故事里,“康氏”在举国震惊的1987年大兴安岭“五·六”大火大火中丧生,往后30余年,张德全老人并未再婚。2021年10月27日,《漠河舞厅》作者与原唱柳爽再次发文承认了,之前信的内容,是他和老人简单攀谈不到五分钟后,经本人同意进行的创作。

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其中“加入了一定程度的文学想象和细节填充。”相比于资本与推手的力量,柳爽更倾向于相信,歌曲在发出一年多之后陡然走红,“可能是无数个机缘巧合的击中和现代社会对保守爱情观的某种共情。”

11月3日,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确认,那是一家位于漠河市西林吉镇38区的地下室舞厅,确实有人见过一位独自跳舞的老人。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副馆长马景春则说,火灾的遇难者资料中没有康姓女子,可能故事里用的是化姓。至于那位“70多岁、穿着朴素的独舞老人”,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疫情之前。


贴主:大秦帝国111于2022_06_26 9:13:36编辑
喜欢大秦帝国11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大秦帝国111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