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千古留名的倒行逆施者——伍子胥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2-06-20 7:20 已读 718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我们知道“倒行逆施”这句话是贬义词,现在一般是指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的行为。


比如某天朝碰到新问题,也就是改革开放走了四十多年,遇到了深水区,那么是往前或者往左往右闯,都值得探讨,不能往后。但某帝却要返回到该集团差点淹死的浑浊又危险的旧深水区找出路。那就是蠢而坏的倒行逆施行为啦。


但是这句成语的发明者却是一个很复杂也很有名的历史人物,他的行为还真不好简单地说“是”或“非”。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讲春秋故事如果不知道这个人,那最好一边呆着去。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史书上记载的上万人名,他的知名度肯定在前列。




首先看他的简历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公元前523年,楚平王杀其父兄,伍子胥出逃,走之前妻子自杀,真正家破人亡,时年已36岁。


他先去郑国投奔楚国废公子芈建。伍家的倒霉和这个公子建有密切关系,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公子建的老师(太傅),这是很重要的职位,等太子即位,老师会受重用。但是公子建命不好,另一个老师费无极为了讨好现任老板,把公子建的未婚妻秦国美女孟嬴献给楚平王,这是春秋丑闻之一,“楚平王父纳子媳”。


楚平王为填补对孟嬴的愧疚,就把她刚生不久的儿子“珍”立为太子,这又是违背当时宫廷原则的“废长立幼”行为。为免除后患,太子建被外派。这样一来太子建和父亲楚平王之间既有“夺妻之恨”,又有被废之仇,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矛盾,所以太子建和亲信就只有死路一条,太子建逃跑,伍家几乎被灭门。


一心想要报仇的伍子胥自然先投奔公子建,结果没有远见的这位楚国前太子妄图与齐国里应外合抢夺郑国权位,事败被郑国所杀。伍子胥带着公子建的儿子公子胜继续逃命,途中碰到好朋友申包胥,两个人约定“你灭楚,我就要复楚”,友好分手;在东皋公和皇甫讷帮助下逃出天险昭关,过江前往吴国,一路穷困潦倒,途中得到老渔夫和村姑相助。


随后到达吴国,结交杀手专诸,到大街上吹箫乞讨,被吴国公子光的谋士看中,先招到宫中,后又被公子光想办法带回府中,时为公元前520年,也就是伍子胥流浪三年后,以39岁年龄开始进入吴国的统治阶层。


几年后伍子胥帮助公子光成功夺得王位,结拜兄弟专诸舍命刺杀吴王僚。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伍子胥正式当上吴国朝廷大官。时为公元前515年,他44岁。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带领吴国军队向楚国进攻,在孙武和伍子胥指挥下攻破郢都,楚昭王(楚平王和孟赢所生)逃出郢都。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


伍子胥令人挖出楚平王遗体,边骂边打了三百鞭,报仇活动达到高潮。这个时候,躲在山中的申包胥派人来给他传话:你好歹也是楚平王的下属,这样做太过分了。


伍子胥回复:“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这里,本文主人公伍子胥发明“倒行逆施”这句话不存在贬意,透着的是一个千古复仇汉子的苍凉和悲愤!


后申包胥跑到秦国求救,吴国也发生内乱,吴王阖闾退兵,楚国得以恢复。


伍子胥从36岁出逃,53岁杀回来掘墓鞭尸,又在孙武和他坚持下,楚国把九死一生随他逃到吴国的公子胜(公子建之子)接回来安置,在落难时帮助过他的人们也给予回报。


至此他的报仇任务完成,是个结局圆满的故事。


从那时候起,他的命运已经和楚国无关,是以吴国大臣(相国)的身份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作为一个军事家,他辅佐吴王阖闾和夫差一度称霸诸侯,是春秋霸主之一,但最后他却被同僚伯嚭谗害,吴王夫差逼他自杀,复制了父亲伍奢的结局。时为公元前484年,亡年75岁。


围绕伍子胥的那些春秋故事


伍子胥的生平,可谓跌宕起伏,壮怀激烈,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很多“规矩”和思维,是今人无法想象的。


故事以《东周列国志》为主,内容真假在此不辩析,只叙述这些故事包含的春秋时做人道理。


 


君臣之义


 


伍奢被抓,死对头费无极提醒楚平王:他的两个儿子都很有才干,不杀的话会成后患。于是楚王命令伍奢把两个儿子招来,自知必死的伍奢并没有违抗君命,以死护儿;而是乖乖写信让两个儿子前来,这是做臣子的规矩;而他的大儿子伍尚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但是也从容前往,与父亲一起赴死。这就是俗语“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


伍子胥则做了另外的选择,或许因为当时他官职不大,在“君臣”和“父子”之间,感情毫不犹豫地偏向“父子”关系,为报父仇亡命他乡,展开了惨烈的复仇行动。


而到了晚年,他身为吴国的相国,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但在被馋害,君王不再待见他时,他既不反抗,也没有出逃,而是自杀而死,到底还是做了忠臣。他和吴王夫差的冲突是对越国关系态度不同,他深知那个敢吃屎的越王勾践迟早要来报仇,规劝夫差不要麻痹。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夫差却听信伯嚭馋言,越来越讨厌他,最后逼他自杀,他临死悲愤地吩咐家人: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越人来把吴国灭了。


吴王听到后更气,“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也就是用马革裹住尸体丢进江中,这是非常严重的辱尸行为。似乎又是对他掘墓鞭尸的报应。但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还是给予他应有的尊敬,据说端午节由来的另一个传说就是和伍子胥有关。


伍子胥有一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没有被灭门。


他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朋友之情


 


伍子胥有个好朋友申包胥,两人的关系说好听得叫“义薄云天”,用今天通俗的说法就是“奇葩”。


伍子胥从小就是个厉害角色,这大概是公认的。费无极要杀伍奢之前,首先想到他还有两个能干的儿子;而伍奢知道小儿子没有应招前来送死,叹息道:楚国君臣将要苦于战争了!


他逃跑途中遇到申包胥,两人在匆忙中对话如下:


申包胥:楚王再坏,他也是老板,你家领工资,上下级关系已经定,你怎么能对老板有仇恨?


伍子胥:当年桀和纣杀手下人,就是个混蛋。楚王讨儿媳,随便开除接班人,轻信任用坏人而残害好人,也是个坏蛋。我要带兵杀入郢都,为楚国洗掉污秽,何况还有骨肉之仇要报?如果我不能灭掉楚国,也没脸活在世上!


申包胥:我如果支持你对楚国报仇,那是不忠;如果反对你报仇,那又害得你不孝。你走好自己的路吧!作为朋友,我不会把你行踪告诉别人。但是你能灭掉楚,我就能恢复楚;你能威胁楚,我就能保护楚!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们设想的那样,伍子胥带着吴兵杀进楚国都城,用野蛮手段进行报复,吴王阖闾霸占没来及逃走的楚昭王妻妾,“是时君臣宣淫,男女无别,郢都城中,几于兽群而禽聚矣。”


而申包胥也践行他“恢复楚国”的诺言,跑到秦国求救。秦国不答应,申包胥站在秦王殿上,昼夜痛哭,七天七夜哀声不绝。秦哀公可怜他,感叹:楚王虽残暴,但有这样的臣子,怎能不保存楚国呢?于是派兵援助楚国攻打吴国。


事后楚昭王论攻行赏,认为申包胥功劳大,要给他当大官,申包胥头脑很清醒,先是解释:我向秦国求援,是为老板服务,老板安全回国,我的任务就算完成,没必要再受奖。楚昭王一定要奖赏他当重要领导,申包胥干脆带着妻子儿女逃跑。妻子很晕,问他:你吃那么多苦,立那么大的功,领赏是应该的呀,为什么要逃?申包胥作了自我反省:我为朋友情义,没有把伍子胥的报仇打算泄露,害得楚国被他打破,这是我的罪过。有罪还要去领赏,我害羞!”于是逃入深山,终身不出。


申包胥是一个为朋友而不讲原则的人,又是一个能面对自己错误的纯粹之人,也是一个争强好胜不为名利的奇葩人。


 




刺客“专诸”和“要离”的节操


 


与伍子胥有关的两个著名刺客,各有性格特点,反映出春秋时期英雄人物各显其能的社会风气。


专诸不是一般的刺客,是个很有上进心的热血青年。他表面上只是乡下好勇斗狠的武夫,内里却有自己打算,关心天下大事,观察分析官场动态,孝敬母亲。也就是说其品行非一般乡下莽夫可比,颇有点“待价而沽”的名士风格,后来的诸葛亮也是这样干的。


初次和伍子胥交朋友,就给他介绍吴国上层的情况:吴王僚好勇而骄,不如公子光亲贤下士,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所以伍子胥被招进吴国朝廷后,很快就搭上了公子光那条线,开始为他争王位出谋划策,通过对吴王僚的观察和了解,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把专诸这个把兄弟向公子光隆重推荐。


看到公子光对自己那么好,专诸并没有盲目激动,而是很冷静地和公子光对话。为什么要争夺吴王僚的权位?为什么不能用和平手段解决?


这两个关键问题,他得到满意回答,于是他认为公子光行为是正当的,剩下的就是值不值得卖命了。公子光用诚心打动他,最后专诸做出决定,从容给妻子交代:不用担心,就算我死了,公子光会照顾你们的。


他权衡了各种利害关系,认定自己能成功,而活下来的机会应该没有,但死了他一个会幸福一家人。


于是他按照公子光和伍子胥的计划行动,一把“鱼肠剑”帮助他完成了使命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专诸的儿子被封为大夫,后代荣华富贵自不待言。


而要离的行为就有点匪夷所思,《东周列国志》给他定位是“要离贪名刺庆忌”,也就是他是为名而干这事的。


庆忌是谁?他是春秋著名的猛人之一,是吴王僚的儿子。吴王阖闾派人追杀他,“乘驷马追之,庆忌弃车而走,其行如飞,马不能及。光命集矢射之。庆忌挽手接矢,无一中者。”他跑到卫国,积极联络各诸侯准备向吴国反攻。阖闾觉都睡不安稳,让伍子胥赶紧想办法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伍子胥就把瘦小的要离介绍给他,吴王阖闾见状大失所望,但要离坚定地说:杀庆忌靠智不靠力,我有信心杀他。


结果就是玩了一出残忍的苦肉计:要离得罪吴王阖闾,全家被抓,砍掉他右臂,逼他说出同党,否则处死家属。


伍子胥派人偷偷把要离放走,他跑出去就到处说阖闾的坏话,于是家属被当街烧死,这事弄得各诸侯国都知道。


要离和吴王阖闾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跑去投奔也是阖闾死敌的庆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庆忌也没有理由不相信他,全家被杀,自己成了独臂残疾人,天底下还有什么人能咽下这口气?


再者说,一个瘦小的只剩下左臂的残疾人,在身高力大能赤手斗猛兽的庆忌面前,站在一起都违和,能把猛士怎么样?简直防备都是多余的!


于是庆忌得逞,就是凭着左手持矛,趁风势一下子就把庆忌刺了个透心凉!


那一刻,庆忌和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会死在这个瘦小的残疾人手下。


重伤的庆忌倒提要离,三次把他按进水里浸泡,然后像抱小孩似地把他放在自己膝盖上,笑着说:“天下还有这样的勇士!真敢杀我?”


惊醒过来的卫士冲过来要杀要离,庆忌制止:不准杀!把他杀了等于一天死两个勇士。把他放回吴国,让他接受表彰。说罢将胸口的矛拔出,一个威猛武士就这样从容而死。


要离最后没有去邀功请赏,重新过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明确结论:为服务老板而杀妻子,不仁;为新老板而杀旧老板的儿子,不义;为了他人的事业把自己弄得家破身残,不智。有这三条罪,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


要离不是表演,是真的自杀了。估计那时和后世的人都没法理解他的行为。


    其实不好理解的还有伍子胥的行为,他回复好友申包胥的那句“日暮途远”,透着无限的苍凉。


他追求的远方在哪里?要去干什么?为了达到远方而“倒行逆施”,当然他这里所指没有贬义,只是说用了非正常的手段,但这样子做,和要去的远方有什么关联吗?


无法理解。


与他的行为相反,除了好友申包胥,他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同事,那就是伟大军事家孙武,这个人也是他推荐给吴王阖闾的。吴军得胜班师回朝,吴王阖闾论破楚之功,以孙武功劳最大。但是孙武不愿当官,坚持回乡,吴王让伍子胥去挽留,孙武悄悄对他说知心话:你看明白天下大道吗?暑热天过去,寒冷冬天就要来;春天走了秋日到;我们的大王依靠强大军力,四境平安,必然产生骄狂享乐心态,成大功还不知道后退,会有后患呀。我不忍心只顾保全自己,也希望你平安!


伍子胥没当回事,孙武潇洒地走了,赏给他的几车金银财宝,都散发给沿途贫困的老百姓,后人都不知道他的行踪。


孙武没有更多的战争经历,也就谈不上有多少战绩,但他留下一部影响后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人生堪称完美!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伍子胥,他命运奇特,经历丰富多彩,下场悲惨!


但他对历史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我们且不要去管那填进了无数生命的军事成就,只他建立姑苏城,修水利建设——胥江,这些造福千秋的工程就足以让后人记住他了。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布南温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