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猴痘感染扩大, 如何预防,如何治疗?

送交者: BLUESKYUK[★★★★声望勋衔17★★★★] 于 2022-06-09 19:50 已读 9590 次  

BLUESKYUK的个人频道

+关注
猴痘扩散多国,也有无症状者!如何预防?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新冠疫情未平息,欧美近日传出罕见的人畜共通传染病「猴痘」(monkeypox)案例,截至目前为止,已累积百例确诊或疑似病例。

猴痘动物传播给人二次传播由人传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的病毒),病人症状与过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观察到的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随着在1980年消灭了天花和随后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成为最严重的正痘病毒,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热带雨林仍有猴痘散发病例。

二次传播或人际间传播因密切接触了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者的皮肤损伤或最近被病人体液或病变材料污染的物品而造成。传播主要通过通常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活动病例的家庭成员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

潜伏期最短6天感染分成两个阶段

猴痘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为6至16天,但可为5至21天。

    发病期(0-5天):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背痛、肌痛(肌肉疼痛)、重度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皮疹期(出现发热后1-3天内):出现不同阶段的皮疹,经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最常见面部(95%的病例)、手掌和脚掌(75%)皮疹;皮疹的变化从斑丘疹(底部扁平的病变)到小水疱(充满液体的小疱)、脓疱,约10天后结痂,约三周后结痂才能完全消失。

此外,病变数量从几个到几千不等,影响口腔粘膜(70%的病例),生殖器(30%)、结膜(眼睑)(20%)和角膜(眼球)。

部分病人在出现皮疹前会发生严重的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这可有助于识别猴痘,因为其他类似疾病都无此特征。

这些人易出现无症状感染儿童感染病状严重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14至21天;严重病例较常见于儿童,且与病毒暴露程度、病人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居住在森林地区或附近的人们可能间接或低水平地暴露于感染动物,可导致亚临床(无症状)感染。

猴痘出现流行时死亡率差异很大,在记录病例中低于10%,主要发生于幼儿;一般来说,较年轻的年龄组似更容易发生猴痘。

无有效治疗方式天花疫苗可减轻病征

尚无针对猴痘的特效药物或疫苗,但可控制疫情暴发。虽在过去已证明,接种天花疫苗可防止猴痘,有效率为85%,但天花疫苗在全球消灭天花后已不再供一般公众使用;以前接种过天花疫苗可能会减轻猴痘病症。

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会出现感染者病情严重的情况。根据病毒的暴露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严重患者也可能死亡。

目前,猴痘的治疗方式还没有经过安全验证,不过若要控制猴痘疫情暴发,可使用天花疫苗、抗病毒药物以及牛痘免疫球蛋白。

猴痘病毒自然宿主

在非洲,多种动物均有猴痘感染:绳松鼠、松鼠、冈比亚巨鼠、条纹小鼠、睡鼠和灵长类动物。对该病毒的自然史仍存有疑问,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猴痘病毒的确切宿主及病毒在自然界的存续情况。

在美国,人们认为该病毒是从非洲动物传播给与其混养的其他易感动物(如草原犬鼠)。

预防猴痘降低人群感染风险

发生猴痘疫情时,与其他病人密切接触是猴痘病毒传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在没有特效治疗和疫苗的情况下,减少人群感染的唯一方式就是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

为降低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风险,在猴痘病毒流行地区,预防传播应首先注重避免与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发生任何接触,其次应限制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在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应配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服。

此外,避免与猴痘感染者进行身体密切接触,还应避免使用已被污染的材料;照看病人时,应戴上手套和防护器具,照看过病人或探视过病人后,应按规定洗手;建议在家中或在医疗机构中对病人予以隔离。
贴主:BLUESKYUK于2022_06_09 19:51:24编辑
喜欢BLUESKYU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