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以偏概全是否合理?揭露诡辩,驳斥divingsnake

送交者: dangelization[☆品衔R4☆] 于 2021-10-13 12:35 已读 15882 次  

dangelization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这几天关于佛道的讨论不少;我对于divingsnake网友的贴子独是有很大意见,以下试论:
一、先说说从正常的文章角度看,什么是不应该被接受的行文方法、应该被批判的语言方式:
1.以偏概全:
假如一个人,大部分时间做好事,少部分时间做了一两件坏事;假如一个团体,少部分人有不良行为,大部分人行为都很好。那么我们议论评价的时候可以说:A这个人,有那么几次,少数时候,做的BC事项可不好。X这个团体,有那么一小撮人,干的YZ事项实在太坏。这样的说法,尊重事实,大家都能接受。
然而诡辩的说法则是:A干BC事,不是好人。X做出了YZ事,不是好团体。
2.一句话的意思可以被多重理解,以便迷惑读者:
这方面,我不做重复赘述,可以参考: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tid=2300725
关于“任何宗教最初一定是先有哲学”这句话的分析。
3.最重要的是,论证自身观点时,要有事实支撑。不能不顾事实,去说与事实基础相反的东西。

二、当我们对于一件事物去议论评价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
1.一是要说清,我们议论评价的是什么。是一件事物,还是这件事物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后者需要明确的用定语将议论评价的范围限定。前者也要讲明。总之对于“我们讨论的是什么”,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没有的话,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诡辩。
2.那么既然说清楚了我们讨论的是什么,议论评价之前,还要对于想要议论评价的内容,做一个准确的了解。所谓“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你连你要评价的东西的情况都不了解,仅靠想象,觉得它就是那个样,进而做出评论,那就不止没有价值,而且愚蠢恶心。
3.议论文,无非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可以自由发挥。论据就要经得起推敲,符合事实了。论据站不住脚,那别管推理过程多精彩,论证也是站不住的。那么有了站得住的论据后,还要有逻辑清楚,概念不混淆,的论证。

三、对于divingsnake网友的发言,逐条批驳:(限于时间,慢慢添加)
1.“佛教徒,一字名 僧,二字名 和尚,三字名 鬼索乐,四字名 色中饿鬼。
很明显,
divingsnake网友没有去了解“佛教徒”是什么,就做出这样的评价。
第一,很多信佛的人,不是僧人,而是在家居士。
第二,绝大部分僧人,不是和尚。
第三,鬼索乐、色中饿鬼,怎么就是佛教徒了?完全没有论据论证,信口雌黄。
此处既有“没研究没了解就发言”的毛病,也有“以偏概全”的毛病。
最后,地球上佛教徒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教派的佛教徒的行为方式、思路体系有所区别,divingsnake网友完全没有说明是对哪个特定团体做评价,还是全部。
但是仅靠常识,我们就知道,佛教徒全是色中饿鬼,这样的说法,显然不符合事实。

2.道士这个名字恐怕是最不被道家喜欢的。道家最爱天师这个称呼。
这不符合事实,从道教创教至今,大部分有名的道教人物,都不自称天师。天师是道教支系天师教的称呼,也只能对历任张天师用这个称呼。绝大部分道士,自我称呼就是“道士”。
依据可参考维基百科,道教人物。举个例子,道教内部都直称“张紫阳”“陈泥丸”,连道长都不说,称其为天师更是完全没有任何记载。divingsnake网友既然说道教修士喜欢别人称自己为天师,那请拿出典籍记载,看看是历史上大多数道士都如此,还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如此。

第二次编辑,补充此项:
那么既然“天师”不是道教道士的普遍称呼,也不是一般对于高级道士的尊称,“道长”是吗?
“道长”这个词,确实更普遍一些,对于道教文化了解不多,或是对于对方道士不认识的情况下,有时会作为尊称;但是一般道士都会自谦,自称“小道(士)”。
而最为普遍的、官方的、被历史上的历朝历代朝廷所认可、被道教内部所认可的,对于修行成就较高的道士的尊称,是“真人”。比如张紫阳张真人,吕洞宾吕真人,许旌阳许真人。“真人”这个词,既可见与历史上的官方文书,也可见于历史上有名道教人物写的文字。反而是“道长”不见于此二者。
这里列举几个一般熟知的有名道教人物,都可以在维基“道教人物”查到:葛洪、孙思邈、张三丰、吕洞宾。这些人,从未被称为“天师”;文字典籍记载中多称“真人”。


3.仙人有点难于企及
仙人怎么就难以企及?从古至今,道士修行踏入门槛,可称人仙的,说一大半多了,说三分之一可能还会少。人仙、地仙、天仙(神仙)、金仙,按步修行,都可称“仙”。若说后几个难以企及,仅以炼精化气修成人仙的入门功夫来算,那可真不能说太难。(依据可见《大成捷要》《灵宝定观经》

这里
divingsnake网友的问题,很显然,就是没搞明白,“仙”在道教里,是什么。那你既然评价道教,难道不应该搞明白吗?难道用自己脑子里对于“仙”不知是道听途说还是想象来的概念,就可以以此为准为据了?
4.
道家最求长生不老
道教典籍集大成有“道藏”。“道藏”里那么多经典,哪一个教人“求长生”?说一个都没有,可能过于武断,即便有,必定也是极少数。道教所有经文,内容都是教人如何修行。道教修行,必以清静为要,讲究舍“欲”得“清”,舍“思”得“静”,“清静”常真。更有实修道长文字警告后辈修者,修行切不可有“求心、欲心”,绝不可“求长生”“求修神通”便有丝毫都是走火入魔的起始。
相关依据,比较基础的、比较早期的可见《常清静经》《灵宝定观经》,比较系统的、后期的、详细的可见清刘一明《指南针》。
divingsnake网友既说道家求长生,敢问能拿出哪篇确实属道家道教的文字,写了“修道者应该求长生”吗?
-------------------
先写到这里,后面不断添加。(第一次编辑
,整理格式)

贴主:dangelization于2021_10_13 12:40:19编辑

贴主:dangelization于2021_10_13 15:01:04编辑
---------------------------
第三次编辑:
5.虽然佛教源于天竺,但是已经被彻底汉化
日本佛教、东南亚佛教、藏传佛教,这些不算佛教吗。这样的行文,极度欠缺严谨性;背后是极度欠缺科学素养的写作习惯。
6.中国的佛教已经是与天竺佛教南辕北撤,更不会殊途同归了
不符合事实。世界上所有佛教都是求超脱彼岸、解脱成佛;所有佛教都是殊途同归的。这一点,这个最终追求,是所有佛教支系都承认的、是所有支系的经文所明文教导的。
7.
佛。。。戒律清规的严厉,组织系统的尊卑有序
还是上述问题:佛教支系众多,并非所有都以严厉的戒律清规、
尊卑有序组织系统为特点。单说汉传佛教,一花开五叶。以律宗研究戒律最透;以禅宗最不讲究现实生活中的戒律条文。
这里可以参考
《二入四行论)、《血脉论》、《破相论》、《悟性论》,就可以看出禅宗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矩是不重视的。更没有对于修行要有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尊卑有任何叙述。不仅没有,从这些“论”中可以看,禅宗以“心性”为要,组织秩序过多,只会干扰,不会助益

贴主:dangelization于2021_10_13 15:17:19编辑

第四次编辑:
8.但这就是道的流传方式,深深扎根于老百姓之中,深深的把握权力的脉搏,现实且功利。

天师道从晋朝后,就再也没有跟“权利”挂过钩。
其余支系,可以看看维基道教人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6%95%99%E4%BA%BA%E7%89%A9%E5%88%97%E8%A1%A8
这个列表中,多少人沾上了权力二字?大部分人都是避世隐居。道教中兴人物吕洞宾,可以说是作为宗教的道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也没有一官半职,更不让官府找上自己。
而沾上权力二字的,以王重阳、丘处机的全真为最有名、体量最大。
那么他们干了什么呢:
“73岁高龄的丘处机还带着尹志平等18名弟子到西域去见成吉思汗,向他讲道。成吉思汗对丘处机非常礼貌,向他咨询长生之术,丘处机对以止杀(即“一言止杀”)。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农历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等人携带诏书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1219年农历十二月,刘仲禄到达山东莱州昊天观,奉命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与成吉思汗会面,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欣然同意前往。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农历正月,丘处机挑选门人弟子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名弟子离开山东昊天观,启程西去,这时他已经年届73岁。几个月后到达大蒙古国统治的燕京(原金朝中都,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帝国攻陷后改名燕京),丘处机一行人入驻玉虚观,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此时,丘处机听说成吉思汗已经于1219年农历六月统兵西征中亚的花剌子模沙朝,而自己年事已高倦冒风沙,欲约成吉思汗来燕京会见,于是写了一份陈情表。刘仲禄乃令曷剌急驰报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于西征战事,不能东到燕京,便写了回复诏书,派遣曷剌带回复丘处机。

丘处机知道燕京会见不可能,便于1221年春天继续西行。当时刘仲禄欲为成吉思汗挑选处女,丘处机当即劝阻,他说,“春秋时期齐景公为了削弱鲁国,派人挑选美女80人送给鲁定公。定公与国相季氏朝欢暮乐,朝政日衰,孔子为此指责定公:君相沉溺于声色,国家何以图强?”后成吉思汗知悉而罢选。"
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成吉思汗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该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这在宗教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意义极为深远。从《玄风庆会录》的记载看,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宣传“去暴止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所征服地区人民所推行的残酷杀戮政策。丘处机针对成吉思汗希冀长生之心理,要他将追求“成仙”与行善结合起来,劝告成吉思汗,养生之道重在“内固精神,外修阴德”。内固精神就是不要四处征伐,外修阴德就是要去暴止杀。成吉思汗后期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缓,在山东为官的木华黎及其继任者对各地反抗大都采用招安措施,固然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但丘处机雪山论道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丘处机仍然不断劝告蒙元将帅,减少对人民的屠杀。二是宣传济世安民思想,为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救济贫困百姓、安定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
***前述摘自百度百科、知乎答案、维基百科
由此可见,道教历史上最有名、规模最盛大的与权力、官府、皇帝接触的事件,是为了天下老百姓能够减少苦难,也确实成功的造成了影响。
这个目的和成果,确实很现实,但是绝不“功利”。

贴主:dangelization于2021_10_13 15:31:22编辑

另一方面,我们再看看“道教”的传承方式:
龙虎山一脉很简单,血脉传承,跟权力没关系。
其余支系,虽然有历史上教团兴盛的时候,但是兴盛都不长久:能够形成传承脉络的,全真正一这样的以教团方式存在的,大概占总体支系上的一半;还有一半,甚至一多半,其实是个人传个人的。
比如说:陈抟、火龙真人、张三丰这一系。张伯端、石泰、薛式、陈楠、白玉蟾 这一系。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 这一系。(在王重阳前都没有大规模的教团)
而如果仔细研究道教的传承,会发现重要传承都是依靠这些个人传个人的方式传承下来的。与之相比,教团在传承方面其实不大。
也因此,所谓“道的流传方式”,跟功利、深深扎根百姓、权力,都没有关系。道的流传,靠的是这些一传一。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到,喜欢评价道教的divingsnake网友,可能对于这些人名绝大多数都不知道,他们通过一传一,传承的道教内容是什么,也没有任何了解。这里我也不想再长篇赘述,只想说,没有这些人,这个传承,道士就不能称为“真人”,更不可能在皇帝多次找人都找不到的情况下,还要去给这些厉害的人物封号。他们和这个传承,维持了道教真正的生命力。
贴主:dangelization于2021_10_13 15:46:22编辑
喜欢dangelization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dangelization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