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用摄影勾勒出美国青少年的真实颓废状况

送交者: 冷猫居士[♂★★猫帅★★♂] 于 2021-09-23 12:27 已读 1237 次  

冷猫居士的个人频道

+关注
© Lisa Sarfati






丽莎·萨法提的近期作品


文 | 夏洛蒂·柯顿

译 | 南艺翻译小组(陈海瑛 徐倩茹)

20世纪90年代,丽莎·萨法提(Lisa Sarfati)在俄罗斯的莫斯科、诺里尔斯克以及沃尔库塔拍摄了一个极为出色的摄影项目,正是这一项目让我开始对她有所了解。萨法提十分熟悉俄罗斯,她的作品记录了苏联解体后的生活状况,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种消沉的颓废感。

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敏感细腻、富于想象的观察者——观察那些阴森破败的工业区,也观察那些被社会遗弃的年轻人。她深入伊克沙的少年管教所,记录了其中正耐着性子服刑的少年犯。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同时,她也密切关注着莫斯科的跨性别群体在变性之后的生活。仔细观察会发现,萨法提的作品试图制造出一种不确定的、多义的视觉效果,让作为观者的我们能够意识到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从而引出超越照片表面的情感与思考。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萨法提拥有一种转换“摄影天线”的能力,能够运用多种视角去看待一个地区及其社会状况。这一点在她所拍摄的俄罗斯影像中有所体现,同样,在她所拍摄的美国新项目中也能得到印证。


在近来关于社会参与摄影(socially engaged photography)的运用及其视觉语言的争论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于萨法提作品的议论,因为她的作品坚决抵制“物化”被摄对象。她在作品中所想要探究的东西非常直观,同时也极具人道主义。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当我们沉溺于观看这样一种照片时(包括那些呈现东欧、中亚共产主义制度瓦解后的照片,或是以美国青少年生存状态为主题的照片),萨法提却有意识的想要削弱观众对这类照片的期待,因为她认为这些照片企图用片面的观点去定义、掩盖复杂的社会观念。她的摄影作品试图以一种更为直接、客观的方式来引发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凭借美学技巧将被摄者如实地记录下来。








© Lisa Sarfati




上次遇到萨法提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误将她的新摄影集说成 “美国青少年肖像”(portraits of American teenagers)选集。萨法提认为我这种说法过于浅显,且恰好与其作品主旨相悖。她指出,“青少年”通常是成年人才会使用的分类词;而且,他还认为“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受市场操控的标签,用以对应一个强大的新晋消费群体。


无论如何,在萨法提看来,大多数年轻人不会用“青少年”一词来定义自己,同样,激发其摄影创作的也并不是“青少年”。萨法提的摄影调查涉及她在美国各个商场、街道以及住宅中遇到的年轻人,但她并没有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审视那些年轻人。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萨法提的选题出奇地现实:这个娇小而又热情的法国女人,在她所游历过的美国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在这种疏离感与自身之中发现了联系,这一点着实令人惊讶。


萨法提拍摄对象的年龄(在美国,青少年的肖像权受到法律的绝对保护),意味着她默认了被拍摄的青少年及其父母不排斥将这些承载着人类共有经验的照片公之于世。在这一系列影像中,萨法提的编排并不会让人觉得照片里的年轻人是被剥夺权利、混乱不堪的象征,也不会让人觉得她忽略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年轻人的真实思想状况。相反,我认为她揭露了一种尚未定论的共同经验——以一种非语言、不确定的方式存在于她所拍摄的肖像中。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近来,拍摄青少年已成为当代艺术摄影中的一种“常见套路”。当然,这并不是说像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和海伦·范梅内(Hellen van Meene)这些摄影师所拍摄的具有宏意妙指的青少年照片毫无作用。只不过,“青少年”在许多当代艺术摄影作品中已经成为一个过于公式化的符号,这些作品或许只是自恃地将一些片面的观念放入其中,将青少年表现为生命中的一个多愁善感、转瞬即逝的片断。




© Rineke Dijkstra




© Hellen van Meene




而萨法提不同,她将这些年轻人身上所带有的一切情绪巧妙地转换成了可视的图像——这些年轻人拍摄于德克萨斯州、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他们都即将迈向需要独立担责的成年阶段。她所拍摄的这些照片,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近来“青少年摄影热”的随声附和。


但是,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的作品想表达的并不是年轻本身,而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青少年这一生命阶段本身所固有的。在这一时期,人的情绪难以克制,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它们都不断地提醒着我们:无论是个性、脆弱,还是坚韧,这些特质都是全体人类所共有的。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萨法提的美国摄影项目在正式拍摄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在其他拍摄中也通常如此)。她是一个习惯预先做好设想的艺术家,为了想出满意的主题,她会在内心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创作思路。


她承认自己被那些充满矛盾和希望的生活所吸引:矛盾来自“我们从哪儿来?”希望则源于“我们要去哪?”萨法提也意识到,这些吸引她的东西最有可能存在于那些发生社会巨变的地方(例如俄罗斯那些后工业化的城镇),以及那些只有年轻人才能自发流露的内在自我中。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那究竟是什么使她成为这样一个能沉下心创作的摄影师呢?在我看来,这是由于她一直都将自己的创作动机铭记于心,而且一旦遇到吸引她的事物,她就能轻松地将这些微妙而意外的偶遇转化为照片。




© Lisa Sarfati




© Lisa Sarfati




因此,这件事发生在萨法提身上也不足为奇:仅通过两次美国旅行便地拍完了这一连贯而可观的作品。萨法提认为她的照片中所呈现的东西是在按下快门时“自然发生”的,但这种拍摄体验是其他摄影师难以预知、效仿和重演的。她并没有刻意策划或定义拍摄主题,而是呈现出事物原本就已承载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她只是尽力去探索和理解这些意义。


但不可避免的是,她的在场影响了被摄对象,同时,她为被摄对象所创设的心理空间反过来也影响了她。或许,这就是她成功的原因,以一种绝不排斥被摄对象的心态,完美地勾勒出了这些美国青少年的真实状况——以自我为中心、个性与共性并存。

2005年






文章:Aperture , Fall 2005, No. 180 (Fall 2005), pp. 52-65




作者:夏洛特·科顿,策展人、作家。她曾担任美国洛杉矶州立博物馆瓦里斯·安嫩伯格摄影部主管,英国伦敦摄影家艺术馆的项目负责人,英国国立媒体博物馆创意总监,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摄影策展人。她策划了许多当代摄影展,出版了《缺憾之美》《万物归于平静》《盖伊·伯尔丁》等书。她也是wordswithoutpictures.org和EitherAnd.org这两个网站的创始人。




译者:南艺翻译小组是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曹昆萍副教授率领摄影专业在读硕士生组成的翻译团队,致力于将国外优秀的摄影文论引入国内,以飱广大摄影专业人士及爱好者。该团队力图以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还原原著,希望与读者一起共同营造多元的学术环境。



喜欢冷猫居士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