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家居百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保护历史文物,一场持久战!德国学者:各国缺少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遗产保护师

送交者: 花名雞仔[♂★★★★8008★★★★♂] 于 2021-09-16 15:17 已读 190 次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关注

编者的话:“中国政府呼吁到2035年前建立新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体系。”法国《费加罗报》近日关注到,今年7月暴雨期间,河南省约有400处历史遗迹受到暴雨影响,包括著名的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的佛教雕塑,以及中国青铜时代的著名殷墟考古遗址。从长期角度来看,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强降水风险增加可能会危及该省大部分历史遗产。“夏季洪水之后,中国意识到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并将采取更完善的保护措施。”


阿布辛贝神庙


不只是河南,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变革,一场“文物保卫战”如今成为中国各地区以及其他国家面临的一道难题。同样作为文明古国的埃及,以及曾遭遇洪水灾害的德国,都有不少短期措施和长远规划值得借鉴。


从“努比亚行动”到“城市记忆”计划


位于埃及南部阿斯旺的阿布辛贝神庙,建于公元前13世纪,是古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巨大神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1959年,埃及为根除尼罗河水患和满足供电需要,决定在阿斯旺修建大水坝。建成后,阿布辛贝神庙将被升高几十米的水位完全吞噬。怎么办?在埃及的求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施以援手,发起“努比亚行动”。

[iframe]"[/iframe]

阿斯旺旅游局文物专家穆哈辛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当时,由近30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考察团经过周密勘查、测量和计算后,先用钢板把阿布辛贝神庙围起来,然后抽干湖水,再把构成神庙的岩石切割成807块,用起重机吊起并运送至贮石场,按编号存放好。接着,再把这些标有编号的岩石块运到比原址高出65米、距离湖岸180米的沙石悬崖上,并用一座内部镶嵌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假山牢牢固定。最后,专家们像做拼图和搭积木游戏那样,把这些化整为零的石块重新拼接、组装,还原了阿布辛贝神庙。


“如果没有‘努比亚行动’,气势恢宏的神庙就会葬身水底”。穆哈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埃及在国际社会帮助下,成功拯救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好例子”。


今年年初,埃及文化部出台名为“城市记忆”的开罗古城区、古街道历史文化遗产系列保护计划,意在守护首都的文化古迹,记住城市的辉煌过往和悠久历史。在具体做法上,主要有两点:为古迹街道“树碑立传”,以及为名人故居“编码存档”。前者的正式名字叫“街道故事”,《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如今埃及主要的历史街道上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匾牌,上面用阿拉伯语和英语醒目地写着“街道故事”,下面具体介绍街道起源、来历和文化事件等。“编码存档”也叫“蓝牌子”,行人走在街上,经常会看到某座古朴建筑的墙体上镶嵌着一块圆形蓝色牌子,上面用阿英双语写着“某某居住于此”的字样,记述着曾在这里居住、生活过的,对埃及历史文化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著名人物——除了主人的姓名,还标注有生卒年月、居住于此的时间、生平简介等。


埃及开罗大学著名考古专家巴德朗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这一计划不断取得进展。他强调,作为城市基本单位的街道和老城区,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如果符号褪色,链条断裂,国家民族的根脉和精神家园也就失去依托和支撑”。


埃及《金字塔报》称,从“努比亚行动”的成功实施,到“城市记忆”计划的深入推进,埃及挽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脉络清楚可见。不过,也有阿拉伯媒体称,埃及的文化历史遗产保护在细节上仍有需要完善和加强之处。如应强化立法,用法律和条文为历史文化遗产保驾护航。同时,埃及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也面临资金匮乏的瓶颈,在惩罚措施上,也存在力度不够、执法不到位等问题。


气候变暖正在侵蚀遗产


“气候变暖正在侵蚀遗产!”德国《焦点》周刊称,洪水、热浪、山火等极端天气肆虐全球,受到威胁的不仅是人类自身,还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珍贵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天灾面前,各国正在加大遗产救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7年的报告称,气候变化对25%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造成威胁,包括珊瑚礁、冰川及湿地等。其他报告也指出,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各种极端天气影响,如近两年澳大利亚的火灾、德国和中国的洪水、美国的飓风等。“德国洪灾虽然是百年一遇,但对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不大。”德国柏林文化学者佩特兰德尔介绍说,这依靠的是德国遗产保护措施。


德国遗产保护立法权归属地方政府,如柏林有《柏林历史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等具体保护手段。各级政府都有各种遗产保护机构,联邦政府设立文化与传媒事务专员,德国遗产保护委员会则作为一种州际协调机制。还有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以及外交部多边文化和媒体政策部门内的世界遗产协调专员等。州一级别,则有州文化事务部,负责遗产保护、登录、补助、税收豁免认证等业务工作,并在各区设立分部。一旦哪里遇到天灾,职能部门立即行动和协调救援措施。


此外,还要对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及风险评估,提出化解风险和保护文物的方案。比如,发生灾害时应采取什么措施,如何疏散现场人群,以及灾后根据数字档案进行修复和保护等,都要制定详细方案,并与消防、警方等部门进行演习。


开设世界遗产专业


对于一些古迹,可修建保护墙或准备可快速安装的保护装置,以防止洪水侵袭。1966年,意大利文化名城威尼斯遭受史上最严重洪灾后,有885件一级艺术品和超过70万册珍贵档案毁于大水。1984年,意大利设计了名为“摩西计划”的防洪系统,试图在威尼斯潟湖三个入口处设置四座由78个活动模块组成的闸门,该项目预计2022年完成。


佩特兰德尔认为,现在各国最缺的是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遗产保护师。为此,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开设世界遗产硕士专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和自然多样性公约》量身定制。就读该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丁同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专业要学习社会科学、古迹维护、建筑学、生态学、行政管理、经济学和国际法等内容,还有不少实践项目。

喜欢花名雞仔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