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股海远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注册制后,上市公司的终局,在哪里?

送交者: dm2000[♂☆★★声望品衔12★★☆♂] 于 2021-07-05 2:38 已读 1034 次  

dm2000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一个月时间,密集走访了17家上市公司。其中,2家千亿市值,5家百亿市值,10家50亿以下市值;最小的市值18亿,最大的超1000亿; 和这些老板们聊下来,隐约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注册制,改变的不仅仅是A股的资本市场生态,改变的更是上市公司的终局选择。
一、注册制,正在改变哪些细节?


 这种改变到底在哪?其实种种细节已在显现: 以前,一个创业公司,只要IPO了,大股东几乎就解脱了(俗称“上岸”);但现在,好不容易IPO之后,才发现企业经营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以前,上市的时候能融到很多钱,甚至十几年才能赚到的现金一次性都给拿回来了,有了巨额现金,做事就相对容易,资源和机会都会靠拢而来。但现在,上市拿不到那么多钱了,所有的募集资金都有专户监管,大股东变成了社会财富的看门人; 以前,一上市就能有三五十亿市值,业绩不好股票一样炒,每轮牛熊市都有炒作机会。但现在,只要基本面不行,结构性牛市可以永远和差公司没关系。 此类的细节有很多,这些事看起来都轻松,但对上市公司们来说,每个细节都是正在真实经历的痛。 注册制,已经开始倒逼一大批上市公司开始思考:在这样的资本市场上,应该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未来是什么?终局是什么?这是一场关乎上市公司中长期出路终局的思考,关于上市公司终局选择的问题。 过去十年,我差不多见过近200家上市公司,但最近几年的资本市场变化,确实让人感觉极度不适应,就拿走访的这17家公司来说,交流中真的能够感受到,什么叫做上市公司也有人生百态,它们虽然行业不同,有着不同成长阶段,市值大小、收入规模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操心的问题却有本质的相似性。 作为一个民营成长性公司,不上市行不行?现在注册制了,如果自己不冲IPO,如果竞争对手率先上市,拿到融资,可能立马调转枪头,抢夺市场份额,一旦竞争失位,可能意味着生死存亡。中国还有大量产业,依然竞争格局尚未定局,很多连续十几年赚钱的行业,就在几年之间被新模式连根拔起,摧毁重来。 那憋足劲头冲击IPO呢?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那些好不容易IPO过会的企业,30-50亿市值,稳定了吗?终局了吗?显然没有,上市之后,资本市场已经在次新股中挑选哪些是未来能够冲击百亿市值的公司。慢慢做行不行?过两年再说行不行?不追求百亿市值行不行?资本市场不会等待太久,如果看不到空间,完不成战略思考,看不到成长希望,投资机构能做的可能是先走人,等上市公司想明白了再说,等想明白了他们可以再把股票买回来。中小市值公司的压力大不大,看看现在50亿市值以内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就知道。 有人会说:投资机构把股票都卖光了?怎么可能?但是看看现在A股中,已经有超过600家上市公司,最新一期的前十大股东名册里没有机构投资者了。甚至有一种偏激的观点,如果机构投资者不参与,大概率意味着上市公司市值就只能在20-30亿先趴着,随之而来的是流动性衰竭。 上市公司自己可能觉得“我一个年赚1个亿利润,已经很厉害了”。但投资者会心里想的是“那最多也就值个30亿市值”,如果只是小日子过的挺好,那就别期待资本市场搞运作了,别期待资本市场给它买单,给它过高的流动性,不要希望资本市场给它资本溢价随便套现。现在A股一个事实的情况是:百亿市值的好公司大股东减持一堆机构追着抢,几十亿市值的小公司大股东减持则是看谁跑的快。 那退一步说,3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讲讲故事行不行?只说不干行不行?言不由衷行不行?说一套做一套行不行?以前可以,因为上市公司少,选择范围少,反正也不退市,反正总得炒;但现在,财务报表结果会说明是真干还是假干,30亿市值的公司讲故事的成本越来越高,只动动嘴皮子,资本市场不认。真忽悠了个百亿战略,资本市场认不认?投资机构认不认?你自己信不信?干不干的出来?半年内的报表和经营行动就能见分晓。 再看百亿市值的企业,好不容易做到百亿市值了,已然是人中龙凤,A股百亿市值的民营企业也就不到1000家,但百亿追求是终局了吗?好像也不是,百亿之后不追求千亿行不行?好像也不行,如果一个100亿市值公司的战略是三年做到150亿市值,可能就得洗洗睡了,资本市场直接就用脚投票了。但目前市场下行,需求内卷,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市值不进则退,怎么办? 除非现金流极好,分红超稳定,各种经济环境风雨无阻,说不定可能还有些保守稳健的资金可能会买它们的股票,但符合这样条件的公司在A股也不多,但如果这几个条件也没有,那谁会买单呢?资本市场永远有酒肉臭与冻死骨的故事。 反过来想,百亿市值的老板们可能也很困惑,“我这门生意现金流这么好,这么靠谱,这么稳健,凭什么挑三拣四要求我?”,甚至会怀疑为什么要拿这么好的资产去和资本市场分享,还不如干脆找银行贷款得了。一怒之下也不搞投资者交流了,爱咋看咋看,这么一来,百亿市值说不定一两年又回到50亿市值去了,结果是什么?有利润,没估值,彻底港股化。 但有利润低估值,就这样行不行?好像也不行,这意味着员工的造富机制缺失,老板财富受损,经营能力被质疑;一股独大的时候,可能老板还能独撑局面,要是股权分散,估计就是股东矛盾激化,相互扯皮,甚至出现控制权争夺。甚至如果资本市场不愿意为一家公司的未来去买单,那这家上市公司的转型成本、成长代价都会很大。百亿市值压力大不大,看下那些百亿市值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门的工作量就知道。 百亿市值不轻松,那千亿是不是好过?也不是。千亿市值企业,A股就100多家,高管资源扎堆,市场期待过高,但凡在中国进入千亿市值行列的企业,基本都是肩负这个行业的国家竞争力重任,且都是在细分领域进入了战略无人区。都无人区了,肯定轻松不了,都千亿市值了,肯定会被要求奔向万亿市值,但在中国,万亿公司有几个?如果还是民营企业,难度更大。 以上种种,好像就是注册制以来的变化,这件事情导致了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在企业成长这件事上,这场比赛没有了终点,整个企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之中。 以前上市就可以是终点,百亿市值就是终点,5亿套现就是终点,年赚十亿利润就是终点,现在好像都不是了,问题一个接一个,全是挑战,没完没了。不管是十几亿市值的次新股,还是千亿市值的大蓝筹,大家底层的困惑,好像都差不多。 每个人都在困惑,无非是有些人走过来了,在困惑的同时没有那么纠结;有的人没走过来,一边困惑一边纠结,甚至可能有些人不但困惑纠结,可能还很痛苦,甚至还有风险。

二、看看美国资本市场?其实也是这样!


 你可能会觉得,注册制怎么会这么大威力?怎么会搞得这些上市企业这么焦虑、难过、压力很大?国外那些上市公司怎么这么牛?但其实我们看看美国的资本市场,早已如此。 美国过去40年退市的公司超过1.4万家,这是什么概念?纳斯达克现在才不到3000家上市公司,意味着过去40年,“铁打的资本,流水的上市公司”,70%的公司最终选择离开资本市场,为什么?这背后的历程与选择,可能就和我们现在一样,在美国市场上搞资本运作,难度更大;难度更大不是因为它是美国,而是因为它们的市场体系,更成熟,无非是经历的更久而已,啥故事都讲过了,啥林子都见过了。 1.4万家退市企业的背后,是美国至少五轮经济周期的淘洗,而且这还不包括那些已经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中上市多年,不断回购,已经没有流动性的公司,它们只不过挂着牌而已。能长期在市场中淘洗剩下的,只剩下那些伟大的公司,以及还有一些也没那么差,但无实际控制人的职业经理人公司(美股的治理结构带来的公司经营选择又是另外一个深层次话题,A股的无实际控制人公司,也会越来越多)。 而且多年下来,在美国资本市场形成了一套非常严格的监管自洽体系。上市公司实在成长不动了,造点假行不行?美国的监管体系的罚款+判刑,会罚到造假者毁灭人生。搞点小动作行不行?中介机构都不理你,它们宁愿得罪上市公司,也不敢得罪投资机构和监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那些真正的好公司都在不停地回购股份,宁愿只发债也不愿发股,为什么那些人现金流极好都不愿意融资,他的现金多到他自己宁愿买自己的股票。这导致长期来看,真正留给资本市场的好公司、留给资本市场的便宜股份,越来越少;真正又优秀、又有未来、又有竞争力、又有现金流的公司,它为什么要跟小散户分享股份?唯一的理由只有一个,市场可以给出比它的机会成本远高的价格。 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的时间还不久,流动性资源分布还是“倒金字塔型”结构,而美国市场早已变成了“T字型”结构,1%的公司拿到整个市场上超过99%的流动性资源。倒金字塔型的未来,必然是“T字型”。 推演一下:未来会如何?我们看到的结构性分化,并不是差不多了,而是远没到位。我们能看到的是流动性衰减,能看到的是资本市场生态的变化,那都只是表象;最终真正影响的是什么?是上市公司的终极追求的终局在变化,真正优秀的公司,会惜售股份;还在成长中的公司,会被资本市场不断选择;停止成长的公司,会被资本市场抛弃。这才是注册制的真正威力所在,它正在改变最根本的利益分配结构。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推演一下,长期看,它们的选择会是什么? 一个创业者,一路打怪,拿到N轮融资,如果不去IPO,要么当生意做,择机撤退,赚一把钱就赶紧撤;要么选择被并购,估值高点卖资产,给投资人和高管一个交代;一直不上市,又做不大又死不掉又不想卖,接班人都找不到。短期可以择中,长期没有中间态。 如果选择上市,还成功了,20-30亿市值,也不是稳态,如果2-3年内不能消化历史包袱,找不到新的爆发机会,市值可能会跌到20亿以内,如果还找不到,跌到10亿以内;经过几轮资本周期的洗礼,一旦环境变化、盈利周期过去,只能是要么退市、要么重组; 10个亿不到的市值,拿不到资本资源,就是在资本市场上了个假市,老板会想:算了吧,退市吧!一旦退市,投资者没法交代,高管无法安抚,企业没人接班,自己的企业战略选择又回到非上市企业的选择。 如果还有些利润,但也不多,也不增长,那就是估值不高,港股化;可能主动退市成本更低,但一旦退市,又回到非上市企业的产业竞争选择中。短期可以择中,长期没有中间态。 如果利润也不行,估值也不行,要么卖壳公司(壳再过两年也不值钱了),要么退市。 如果市值能到100亿,挑战继续,如果3-5年看不到挑战千亿的机会,市值可能回50亿市值,变成了一个“高利润但低估值”的公司,传说中“赚钱但不值钱”(注意:资本市场认为的不值钱并不只是说没有“故事”,不会“忽悠”,而是净利润可能长期看不持续)。高利润低估值的终局是什么?要么在资本市场上自己玩,慢慢逢低回购股份;要么被那些千亿级上市公司给举牌了,被头部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变成旗下板块,还省了分拆上市。 所有公司都在这个称重器里不断地进化,资本像投票器一样不断对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做出选择。最终能被选择出来的人,都是那些在资本市场的逆流中逆势而上的人,而且是一直逆势而上,没有终点。 在这个过程里,注册制是,一场残酷而理性、艰难而正确的资本市场的饥饿游戏。

三、对于上市公司,终极的挑战是什么?


 再试想一下,当一个比赛没有尽头的时候,企业经营的方式和心态可能都会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喜欢在战略成长中寻找假想敌对标,或者是提战略阶段目标的原因,本质是要给自己的加速度找坐标; 但当企业经营没有终点的时候,所有上市公司的老板与团队,都会面临三个终极拷问:

终极拷问一:治理结构。这种无限的竞争游戏过程会非常考验老板和团队的结构,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治理结构是不是合理?如果不合理,公司做不大,如果市值做不大,刚才诸多困惑与挑战接踵而来;甚至治理结构的合理性会带来经营迭代的新陈代谢问题,管理层权力交接等种种问题,如果老板年富力强,短期没问题;如果老板年事已高,很多问题就是致命问题的前夜。这个时候国企央企的“体制优势”就凸显了,它们从来不缺少接班人,而民营企业正在大面积面临50后60后创一代退休的问题。 终极拷问二:千亿梦想。如刚才讨论的,当没上市时,都说要上市;当上市了之后,又说要百亿市值;当百亿市值之后,又说要千亿市值。甚至还有更简单粗暴的投资人,上来就问老板:你想干千亿吗?答曰:没有;直接pass。答曰:有;继续讨论这个千亿靠不靠谱。如果不靠谱,直接pass;如果好像有点靠谱,继续调研,长期关注。长期成长性这个问题,终极答案就四个字:千亿梦想!没有千亿梦想,在资本市场迟早碰到坎,不如洒脱一点,IPO之后第一件事情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千亿情怀,如果运气好能找到某个赛道,十年千亿,那就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反过来,这也是为什么投资人喜欢去找千亿赛道的原因,30亿的时候是能看出一些千亿苗子的,如果找到了,长期持有长期陪伴长期赋能。

终极拷问三:人才心态。一个公司上市之后,治理结构能优化,千亿梦想能寻找,但其实最大挑战是:作为老板,你的高管人才真的愿意跟你共赴千亿吗?如果来个真心话大冒险,估计很多高管会说“我不要千亿,我只要5000万现金得了”。千亿理想,对老板来说,考验的是人生价值观选择,而不是考验财富追求;老板可以选择许身千亿,但高管呢?他们为什么要千亿?干得死去活来,压力巨大;嘴上说千亿,身体很诚实,一有套现机会立马减持。

所以,如何建立起一套长期主义的人才心智,让高管回归本心,思考长期的事业终极理想是什么,这可能才是所有的老板、高管、投资人都要去思考的问题。甚至别说千亿市值,我看很多30亿市值公司的高管都不想干了,最后老板成了孤家寡人。

 注册制,正在用一套残酷的大数原理的漏斗机制,在A股中淘洗那些长期看可能只有几十个的产业真命天子。我们觉得,天呐,A股,这么残酷的?但你仔细想想,美国市场不是这样吗?马斯克、贝佐斯不就是这么被淘洗出来的吗? 所有上市公司,都在加入一场无限制、无尽头、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竞争赛道上,而中国经济,也在这个过程中,踏浪前行。
喜欢dm200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