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迹解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各国的笔迹学为什么比中国落后?(十四)

送交者: 韩进[☆★★声望品衔11★★☆] 于 2021-04-13 21:19 已读 8178 次  

韩进的个人频道

+关注


 


各国的笔迹学为什么比中国落后?(十


中国笔迹学泰斗   韩进


 


有些英文批评世界笔迹学的文章,指出西方笔迹学从笔迹材料的书写内容里面获取信息,若是离开了笔迹材料提供的内容,他们几乎从笔迹里得不出什么内容。我估计,这些笔迹学专家大概是给企业做咨询,所看的笔迹材料包括书写者的《自我简介》。


西方人的严谨认真态度是令人敬佩的,另一方面看他们这种有些拘泥的求真精神,我又觉得有些可笑。


就算我们完全相信这些批评者说的是事实,仍然不能否认笔迹学的科学性和实际价值。


因为,就算是依据书写者的《自我简介》来分析笔迹,毕竟也是分析后要能够提供超出《自我简介》的信息和价值,笔迹学才能有自己的市场。如果笔迹学真能提出更有价值的信息,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将它弃置不用呢?


我相信西方企业使用笔迹学多,一定是企业主深信它的功能和价值。


 


在学习笔迹学的过程中,拿古人的笔迹做练习材料,几乎是谁都免不了的;甚至拿古人的笔迹练手更有优势,古人的事迹人人知道,好多评价已经是定论。分析现代人的笔迹,资料非常有限,往往没有定论,你自己分析笔迹的结论,是非对错连自己都不敢保证。


按照那些批评者的要求,你一定要确切地说明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每一种人格素质究竟体现在笔迹的哪个字母、哪一种特点上,是横长了,还是圈大了?如此一一道来才算是科学。


使用中国笔迹学的动态分析法,向外行人说清楚怎么分析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笔迹学专家内部,往往是一说就通,一说就明白。比如我和徐庆元交流,从来没争过是非对错;如果有一方错了,只要另一方说:“你这次的分析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发生错误的一方立刻就能认识到什么地方错了,为什么错了;顶多需要点一下什么地方错了,错误方立马就能顿悟,明白自己分析过程中究竟是在哪个岔路口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分析过程犹如按地图走路)。


有一次在微信群里,中国的笔迹学爱好者在讨论笔迹特征的心理含义。有一位专家说下滑横代表消极悲观,不自信。这样解释,世界各国的特征法都这么说。正在他们举出自己的例子说明这种解释正确的时候,我插话说:“习近平的笔迹也是下滑横,也是消极悲观不自信吗?”有好事者马上发上习近平的笔迹,果然是下滑横!于是大家都不言语了。


我说:“下滑横只有在线条软弱无力的时候才能代表消极悲观不自信的心理含义,当线条有力的时候,它只代表强硬的固执,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勇气概。”


特征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下滑横就认定是消极悲观;动态分析笔迹时,要根据速度快慢、笔压轻重、是否运笔颤抖、字体结构是否异常以及其它笔迹特征是否有重要的信息来判定。单纯提出一种特征的时候,动态分析时往往是暂不做结论的。


 


我的第一本笔迹学著作《怎样从笔迹看性格》定稿于19914月,出版于19931月。在书中有32页的篇幅是《笔迹分类简易处理表》,里面就是把字体大小、笔画工整不工整、末笔向里还是向外、笔压轻重、运笔流畅否、行距大小、字距大小共八个项目变化组合后各自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出来。当时写作时曾经考虑过分成三种变化,如字体大、中、小三种,笔画工整、一般、不工整……但仔细一算,这样篇幅就太长了,只好作罢。


以徐庆元的著述为例,也是用“线条凝重,缺乏和谐一致性”、“线条刚柔相济”这样的语言表述的。


由此可见,中国笔迹学的动态分析法,始终是把各种笔迹特征综合起来才下结论的;而以欧美笔迹学为代表的世界笔迹学,却至今仍然坚持一种特征就下结论,专家努力向他人证明这么做是对的,批评者执意揪住不放说是不准确,不科学——他们好像从来就没认识到,这种孤立一种特征进行解析的方法本身就是不对的;而这一点,实际上更重要,是最重要的。


 


2021411日星期日


 


 

喜欢韩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韩进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