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华夏史上的第三位哲人王—毛泽东 by 79ying

送交者: 河山依旧[♀☆妙明真心☆♀] 于 2021-01-26 9:04 已读 5249 次  

河山依旧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三)华夏史上的第三位哲人王毛泽东


黄帝是华夏史上第一位哲人王。可是他也非完人。《黄帝四经》据说是黄帝自己编撰的,里面如实记载了他是如何对待蚩尤的。黄帝不仅砍下了蚩尤头,还把他的身体做成肉酱分给自己的部族们吃,而且不能拒绝。周文王也曾吃了自己大儿子伯邑考的肉。黄帝和文王是圣人吗?是的,不论按古时候的标准和现代人的标准他们都是圣人。可是圣人为什么也会犯错?圣人当然会犯错,不会犯错的是真人。


《黄帝内经》上按人的修养、修为,将人分为五种:


1. 真人。这类人生命没有极限,掌握自然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自然规律,不会犯错。这样的人在一神教认为是神,但在华夏的上古文明中,这才是人的真正状态。


2. 至人。与真人比至人对自然规律掌握略差,运用上也有瑕疵,会犯一些微小的错误。


3. 圣人。圣人可以适应自然规律,但对自然规律的体悟要差不少,运用起来也差强人意,和一般人比较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可是会犯一些小的错误。


4. 贤人。贤人知道有自然规律,分得清什么是真正的自然规律,什么只是表象。贤人还在学习自然规律中,并能运用其中自己体会到的一小部分。他们会犯一些不大不小的错误。


5.庸人。庸人就是普通人,大多数普通人不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还自以为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庸人在认知上迷惑颠倒,思想上主观且情绪化,行为上放纵自己的欲望,不懂得节制,犯错误是常态。


所以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对比,黄帝和文王都是圣人。在黄帝的时期,民众不纳税,统治阶级没有脱产,大家都一样需要劳动,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以,那个时候也不存在贪污腐败。中国自夏朝开始,统治阶级不事生产,出现了税务的雏型,那时叫纳贡,贡品的数量品质没有硬性的规定。到了商朝,开始出现了奴隶制,也就出现了真正的无产阶级。这些无产阶级无房无车,无五险一金,甚至连生命都不是自己的。那个时期的统治阶级对底层民众的压榨开始走向极致。


到了文王时期,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开始愈演愈烈,这也是文王为数不多的劣迹之一。到了春秋末期,奴隶制开始退出了历史舞台,底层人民的主体由绝对的无产阶级转变为相对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这时候的劳动人民大都是农民和手工艺者。剥削情况依然严重。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里,华夏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每当剥削阶级将被剥削阶级压榨到活都活不下去的时候,被剥削者就会起来反抗,推翻他们,然后昂首挺胸地成为新的剥削阶级。旧有的剥削阶级,不是被新的统治者杀死,就是成为了新的被剥削阶级,然后被剥削、被压榨、被迫害。这样的情况,古今中外从无例外。


华夏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理论上没有阶级,没有彼此剥削的情况,那个时期是1949—1976年。也曾出现过新的统治阶级没有清算或打击报复旧有的统治阶级兼剥削阶级的时期,那个时期是1949—1965年。然而,仇恨是人类最难以放下的情感之一,1966-1976年,在华夏的大地上,被压抑后的仇恨爆发得更加猛烈,它使1949年后出生的一代人几乎丧失了理性。人类历史与社会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复仇最猛烈的,往往是那些被压迫、被剥削的下一代人,也就是那些父辈、祖辈被剥削和压迫的,而自己没有被直接剥削压迫过的人。子报父仇,父债子偿,这似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约定俗成,而是人的本性,或者说伦理天性。


1949年,新一代的哲人王毛泽东加冕了。与文王相比,他的头衔多出了不少,他是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从理论上消除了阶级差别,实现了民族融合:每个人都是无产阶级,资产是国家与集体的。这个尝试无疑是伟大的,因为它是在理论上是可以消除矛盾与冲突的好方法;但它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自私与无私都是人类的天性,在适合的条件下,自私或无私总会显现并击倒对方占据统治地位。也许毛泽东不是不知道,但他天真地以为靠教育与哲学可以扭转这个局面。于是九年义务教育出现了,更进一步,他又试图将自己的哲学思想传授给每个人,让大家都成为哲学家。想法很好,表面上也很可行,人手一本红宝书,哲学思维遍华夏。


但在三样东西的作用下,一切都变了样。这三样东西叫仇恨、贪婪与形式化。


1949年的华夏,对当时的广大劳苦大众来说,自夏朝(前2070-1600年)至民国(1912-1949年),压在头上4019年的统治兼剥削阶级终于被真正意义上地推翻了,可谓千古未有的辉煌,四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但是大多数民众还无法感悟到:形成阶级的是人类的欲望,从形式上消灭了阶级,不等于从根本上消灭它。国家大同了,可是按需分配的方式滋养了人们的惰性,经济政治都会出现停滞。满足不了人的正常欲望,也是违背了客观规律。这也许不能算是错误,但也不正确。


欲望和水一样,积累到一定程度是要宣泄的。正如禹的父亲鲧,治水靠堵是要出更大的乱子的。这是毛泽东犯的第二个错误:靠来消除人的私欲(第一是娶了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加上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地发展经济的内因,苏联老大哥背后捅刀子,撤走各行业的专家和逼还贷款的外因,还有自然灾害的天时,其后果就是导致了实质上的经济危机,即所谓三年自然灾害


面对这样的困难,华夏的当家人们开始分裂了,有人觉得需要满足合理的欲望,管他有几座大山压迫,满足基本欲望就你好我好大家好,逮住老鼠就好了。第三任哲人王觉得这样的观点纵使可以短暂缓解当下的矛盾,但是不用多久,搬走的三座大山不但被请回来了,还会形成更大的压迫、矛盾与对立,甚至几辈人的付出与心血都会付诸东流。反对者却认为,你不请回来,连现在都过不去,就算饮鸩止渴,我不渴就行,死不死那是后人的事,说不定社会发展了,科技发展了,他们自己会解毒


面对这样的观点,第三任哲人王愤怒了: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广大劳苦大众可以挺直腰杆子,不受压迫地生活吗?这句话可不是简单的空话,为此,他的朋友牺牲了,同志牺牲了,战友牺牲了,他更牺牲了发妻,牺牲了钟爱的儿子,牺牲了子女们的优渥待遇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生活!最后难道一切为这个国家和人民的付出都是一场空、一个笑话吗?华夏要再度回归四千年的老路吗?


不,我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抱着这样的初衷,哲人王发起了文化大革命。他试图以哲学上理性批判的原则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反对者们认识到错误。但他没注意到,这个时候,仇恨开始重新滋生了。如果没有早先的自然灾害,人民的情绪或许不会那么极端。数年间在生死边缘的徘徊,已经让人们的情绪走向了偏激的一面。这时候,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让大家意识到:哦,原来从前压迫我们、剥削我们的人们不止活的好好的,而且享受过特权的他们还食髓知味地妄图再现特权!凭什么?欠我们的要加倍地还回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这个时候,毛泽东海没有发现自己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他不但没能把握好人们的心理走势,甚至还亲手递给了他们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哲学思想。哲学,并不是普通人没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艰苦的实践就能够掌握精髓的东西。当每个人都可以熟练记下哲学言论,却不明白真实含义的时候,哲学就变成了足以毁天灭地的武器,其可怕程度,远超核弹千倍万倍。仇恨与形式化,导致文革变了味。围绕不同哲学思想,出现了保皇派、革命派、走资派等等不同派别。他们彼此攻击互相倾轧,恨不得思想上不能同化对方就从肉体上消灭对方!这恰恰又源自于毛泽东的第三个错误:在年事已高,无力把握前进方向与无法充分了解下层实际情况的时候,依然把住权利不放。这个错误,在邓小平时期得到了更正。(九歌以为,邓小平当政时唯二做过正确的事之一,就是确保当政者有足够的精力和头脑继续执政。另一件是收回香港。)终于流于表面的东西,几乎将文革时期的每一个人都改变了,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几乎个个以为自己是哲学家,可以质疑权威,可以用各种方式批判他人,但唯独没有理性!


毛泽东当政时期的第四个错误,就是没有对华夏的传统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对其过度地批判,导致了华夏文化传承的断代。对华夏传统文化,他自己试图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并予以理性批判。然而上行下效之下,加上形式主义,最后形成了全面地抵制,无理地捐弃。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让·皮亚杰的理论认为,人类不论有意还是无意,要完成自己的知识累积离不开四个核心概念:


1.基模(schemas): 将知识/记忆具像化,在意识上形成特定的概念模型。


2.同化(assimilating): 将之前的知识与新学到的知识类比,发现关联性,并归入原有的基模中。(原有基模不变,但相对丰富起来。)


3. 调适或顺化(accommodating)将旧知识的基模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知识。(原有基模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知识)


4.平衡(Equilibrium):同时兼有同化与顺化的特点,并在两者中找到平衡点。


毛泽东没能了解过这个理论,但他试图做过同样的尝试。不过他以西哲马哲为基模、同化顺化华夏传统文化的理念根本就没能贯彻执行。这也就导致了华夏的传统文化有几十年的时间被排除在炎黄子孙的知识累积以内。


第三任的哲人王,就因为这四个错误而被世人毁誉参半,也因此被邓小平评价功过六四开。冤吗?不冤,因为他是领袖,人民的过失他不负责谁负责,黑锅他不来背谁来背,谁该背,谁能背?


不冤吗?冤枉!他是在自己认知、能力、智力、体力的极限里,为人民做了最好选择。纵使他有错,但他问心无愧,也无愧于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做了他那一代人该做的事。不但如此,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他还尝试去做突破历史与时代局限的事。在哲学上,他并没有错,哲学允许错误的发生,允许错误的尝试,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并贯彻执行理性批判。然而后人对第三任哲人王的批判理性吗?


和哲人王们比起来,九歌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连哲人也算不上,没有资格给哲人王盖棺定论。九歌也不想和一直在给他盖棺定论的朋友们做更多讨论。因为我上我肯定比他好,和你行你上式的假设性讨论永远没有终点,也没有意义。


当代绝大多数炎黄子孙的共同特点是只会批判别人,而不会批判自己。九歌自己也未能免俗。如果我们能肩负起华夏的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使命,九歌希望能够从自我批判与理性批判开始。请不要让祖辈和父辈犯过的错误在我们身上重现。

喜欢河山依旧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河山依旧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唉,多读点书吧。 (无内容) - okerbank (0 bytes) 01/26/21
鼓掌???! (无内容) - 空行菩提 (0 bytes) 01/26/21
这可怎么说好呢…… (无内容) - 文学城作业本 (0 bytes) 01/26/21
“九歌”爬格子辛苦了 (无内容) - 风婷云起 (0 bytes) 01/26/21
期待你的高论。 (无内容) - 79ying (0 bytes) 01/27/21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