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心好一切好-----论人格建设

送交者: 余东海[♂★★义勇兵★★♂] 于 2021-01-18 21:19 已读 828 次  

余东海的个人频道

+关注
心好一切好-----论人格建设

有文章题为:《权力的黑光:人格的缺失,源于对权力的崇拜》云。标题成立,但只知其一,不知其它。对权力的崇拜的只是人格缺失的根源之一。人格缺失的根源很多,歪理邪说的洗脑,歪风邪气的侵蚀,不良环境的影响,都会败坏人格。个人恶习邪欲则是障碍人格成长、造成人格缺失的内因和根本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没有内因的配合,单纯的外因就无能为力。故人格缺不缺失,健不健美,归根结底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东海曰,我欲人格健美就可以健美。当然,健美自己的人格,需要修养功夫和过程。

儒家内圣功夫要从研读儒家经典开始,这是建立君子人格最直接的途径。读经的过程,就是思想深化、智慧开发、道德成长的过程,是建立正知正见的过程。

正知正见,即正确的文化道德知识,正确的思想观点。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五常、五伦、五观和三纲四德。三纲,包括大学三纲和白虎三纲。四德包括良知四德和淑女四德。特将上述概念简释如下。

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观:乾元主义世界观,至善主义本性观,五常主义价值观,民本主义政治观,唯仁史观。大学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白虎三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淑女四德:德言容工。

良知四德:常乐我敬。常者,恒常不易,永恒不灭,至诚无息;乐者,孔颜之乐,天然自得,快乐无倚;我者,吾性自足,万物皆备;敬者,敬以直内,动不逾矩。

学习的目的是致良知,即尽心,这是内圣功夫的要旨。尽心三要素:一、努力于学问思辨和格致诚正;二、努力于说真话说真相说真理;三、努力于正确、正义的事业。其一是自立自达、得乎性天的内圣功夫,其二三是立人达人、道援天下的外王追求。内外双修,三个方面修到一定程度,就可尽心而知性知天。

功夫不封顶,可以高又更高;人格无止境,不断美上加美。人格美好到最高程度,就是是神圣化,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反过来,人格败坏到一定程度,就是盗贼化。人格残缺则人生残缺,没有人格即没有人性人心。

有一条东海律:心好一切好,意谓心好一切会变好。心是关键,心好意味着欲望、意念、思想、言论、行为一切都好,善良和优秀,故可以改良和优化精神、身体、命运优化一切。反过来,心坏一切坏。精神身体命运都会不断变坏,坏化到一定程度就毁灭了。不仅自己毁身灭性,还会连累亲近的人和后人。

注意,不良的欲望、意念、思想、言论、行为等等,都会对人心人格产生不良影响,轻则玷污之,重则败坏之。邪恶对人格造成的伤害特别严重。很多人知道恶行伤害人格,很多人不知道,邪知邪见邪欲、恶言恶意恶念也会伤害人格,而且是更深层次的伤害。很多人没有大恶没有犯罪,却苦难深重,就是因为内伤深重,欲望、意念、思想、言论都邪恶化了,本质上已经非人化了。

人心人格的好坏自有标准。标准有误则好坏混淆,标准反常则好坏颠倒。古今中西都有不少人自以为心好,其实不好;自以为有人格,其实没有。这种人在邪教黑帮中很多,在两极社会中特别多。要准确判断自己和他人的心性人格,必须三明,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和知法之明,必须准确掌握中道标准。

道德和政治的最高标准是中道,道德和政治的高低、优劣、是非、义利、华夷、正邪、善恶等等,皆依中道而判。儒学即中道文化,圣经为文化载体,圣人是中道文化的最高代表,圣王是中道政治的最高代表。中道政治即王道。道统指道德传承谱系,政统指政治传承谱系,学统指学术传承谱系。

从道德角度讲,儒学堪称人间最好的人格哲学,可以培养最健美的人格,最中正的好人,圣人就是人世间最好的人;从政治角度讲,儒学则是人间最好的政治学,可以建设最好的制度和社会。

圣王则是最好的领导人。圣王治下,人民最为幸福,五福最为普遍。这也符合“心好一切好”的定律,领导人的心好到圣贤的程度,必然形成君子集团,必可建设与时偕宜的王道政治和礼乐制度。

好制度可以让人性的阴暗无处发挥,好文化可以让人性的阴暗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文化越好,优化人性的能力越强;文化越好,开出来的制度也越好。儒家培养出来的圣贤君子,人格最健美,人性最光辉,建设起来的王道政治,自由和秩序品质双高。

民主派都知道好制度的重要性,但他们往往有三不知:一不知制度背后都有相应的文化,二不知文化的重要,三不知儒家文化的优秀和王道德治的美好。

很多人将马家的“以德治国”和儒家的王道德治混为一谈。殊不知,前者纯属人治和空谈。真正的德治必须落到实处,政治有道,上有道统;制度合礼,德主刑辅,司法公正;道德教化,领导阶层德高望重,以身作则。德治的成果是,政治文明度、社会和谐度、人民幸福度居高不下。没有三高之果,就没有德治之实。

追求这样的王道德治,正是君子的社会责任。从个人来说,内在功夫高到一定程度,必有王道德治追求;这种追求又反过来有助于内在功夫的提升。2021-1-17
首发于北京之春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280/118202173502.htm
贴主:余东海于2021_01_18 21:20:06编辑
喜欢余东海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余东海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