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索达吉堪布《能断》:《金刚经》第十四品(2)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1-01-12 8:58 已读 326 次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所以,空性法门听得越多、修得越多,获得的利益就会越大。有些人当下即可断除我执,有些尽管不能,我执也会日益减少,乃至灭尽,这就是世间上的第一希有。

正如前面所言,对自己的执著叫我相;对他人的执著叫人相,如“这是我们佛学院的人”“我们都是四川人”“人类应该怎么生存”;对众生的执著称为众生相,如“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众生”;执著自他的寿命是寿者相,如很多人都特别怕死,开法会念长寿佛心咒时,大家特别认真,还没到统计的日子,有些人已经念完十万多了。

如果证悟了空性法门,这四相就没有了,憨山大师在《金刚决疑》中解释得非常好:“四相本是如如,了此即见法身矣。故曰:能离一切相,即名为佛。此真希有也。”

见相非相,即证悟了实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听闻受持《金刚经》的人没有四相,为什么没有四相呢?因为我相在实相中不存在,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实相中也不存在。”

依靠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真实的我相肯定不存在,如果没有我相,其余三相就无法安立。当然,这是一种胜义谛的观察,在世俗谛面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可以假立的。《楞伽经》中说:“诸法世俗生,生于无自性。”意思是,我们所见所闻的诸法,全部是世俗的成分,胜义中根本没有这些相。

只要通过推理了知我相不存在,人相、众生相也不会存在,因为如果见到了一个法的空性,那就是见到了一切法的空性。倘若没有人相和众生相,怎么会有他的寿者相呢?因此,四相究竟而言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证悟了实相。

六祖说:“无此四相,是名实相,即是佛心(佛的智慧)。”六祖是大证悟者,他的语言虽然很少,却有极大的加持和不共的教义。通过听闻和修持这种般若法门,我们的心中也定会生起如是之相。

真正的佛是自己的心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为什么诸法的实相是究竟的胜义谛呢?因为离开了一切诸相,就是真正的佛陀。”

一切诸法的本性远离四相,而远离了四相就是佛陀。当然,在众生的迷乱显现前,释迦牟尼佛有相有色,上师也是有相有色。

现在很多人到处找上师,但真正的上师应该是自己的心,执著相状不一定能证悟,远离一切有无戏论的相,才是真正的佛。世亲论师也说:“如来离诸相,我等学如是。”

关于此理,汉地禅宗有一则公案:某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他跑到大殿里对着佛像小便。老和尚见后呵斥道:“世界这么大,你为什么非要对着佛像小便?”小和尚回答:“十方三世、东南西北、上下左右都有佛,而且一尘刹有尘数佛,你说我应该对着哪里?”老和尚顿时为之语塞。

藏地根登群佩大师在拉萨时,有一次遇到几位黄教的格西找他辩论,他看到他们时,故意把佛像拿到前面,用烟袋锅在上面敲。格西们见后特别不高兴,说:“你对佛陀如此不敬,连皈依戒都没有了。”根登群佩大师反驳:“一切万法皆无相,佛陀又在哪里……”

由此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后来黄教格西失败了。事后他们在拉萨的街上说:“我们学了二十多年的辩论,竟然败在那个宁玛巴老人的手下,不但承认在佛像上敲烟袋锅没有过失,而且不得不承认此举有功德!”

可见,实相中并不存在一个实有的相。《中论》也说,如来超越了一切戏论,但愚痴的凡夫却往往执相不舍。其实,真正的实相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远离一切戏论,这就是佛陀的密意。

表面上,上师在众生面前是世俗之相,但上师实则是自己的心。佛也是同样,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心又离一切戏论,离一切戏论就是法性,什么时候证悟了这种境界,即是真正见到了佛!

有缘接触空性法门,非常有福报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须菩提对佛陀陈述了以上道理之后,佛很高兴地赞叹:“你说得对,一点也不错。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人听到《金刚经》后,不惊讶、不恐怖、不畏惧,那是非常希有的。”

佛陀非常满意须菩提证悟的甚深空性,并授记在将来末法五百年时,有些人前世因缘具足,在大乘善知识面前闻受般若空性,听到人无我的法门时“不惊”,听到法无我时“不怖”,听到人法二无我时“不畏”,这样的人确实非常希有。

据莲花戒论师的观点,“不惊”指听闻方面,“不怖”指思维方面,“不畏”指修持方面。这些人肯定在无量佛前积累过资粮,今生善缘善根成熟,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

具有大乘根基的人,听到了空性法门后不害怕。当然,这里的“害怕”,并不是怕魔鬼或怕坏人,而是对大乘空性无法接受,认为不应理。

以前我去泰国时,一次演讲之前,一位法师好心提醒我,最好不要讲中观或空性方面的法,不然,下面的人听了可能会有一些看法。所以,我在演讲时特别注意,一提到空性就马上“保密”。但后来他们还是提了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我也不得不回答。从当时那位法师的话语中,可以推测出有些人对小乘空性有很大的执著(泰国一部分是学大乘,一部分是学小乘)。

一般来讲,有智慧的人对空性不会恐怖,从没有接触过空性的人也不会恐怖,只有中间那部分人会恐怖。如《四百论》云:“不知无怖畏,遍知亦复然,定由少分知,而生于怖畏。”

以前有两位持戒清净的修行人,去拜访阿底峡尊者。尊者首先为他们传授了小乘人无我的法门,他们听后喜不自胜。然后尊者又为他们宣讲大乘般若法门,他们听后惊恐万分,请尊者切莫如此宣讲。当二人听到尊者诵读《心经》时,忍无可忍,捂住耳朵夺路而逃。因此,对大乘空性法门不生恐怖的人非常难得。

如今的社会上,各种邪说相当兴盛,大家有缘接触听闻到空性法门,是非常有福报的。为令此正见在心中稳固,我们平时应该多看一些中观空性方面的书。否则,空性智慧在凡夫的心中非常微薄,偶尔生起一两次,几个月不串习、不思维的话,这点正念很快就会被分别念遮蔽,逐渐“消于法界”了。

佛经的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聊天一样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无论是什么人,若能真正接受空性,这是相当希有的。为什么空性如此殊胜呢?佛告诉须菩提:“如来说的第一波罗蜜,并非第一波罗蜜,只是名称上叫第一波罗蜜。”

在这个世间上,不管是六波罗蜜还是十波罗蜜,最殊胜的就是非波罗蜜,因为它没法以言语、思维来表示,不是一般的世俗法,而是远离一切戏论的胜义智慧。所以,佛陀说这是第一波罗蜜。

在词句上,义净、玄奘的译本与藏文比较相似。这些译本中都说:“般若波罗蜜,不仅仅我(释迦牟尼佛)说非常殊胜,无量诸佛早就共同承许,这是最殊胜的波罗蜜。”

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切诸佛的密意。《入行论》中云:“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布施、持戒等五度,全部是佛陀为了智慧度而广说的。智慧度相当重要,它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尽管在胜义中非波罗蜜,但在名言中,诸佛菩萨说智慧度是所有波罗蜜中最殊胜、最为第一的。

前面也讲过,佛经不像论典那样层次分明。比如,在论典《入中论》中,首先讲一地菩萨的境界,接着讲二地菩萨的境界……条理井然有序、非常清楚。但佛经就不一样了,里面的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聊天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正在讲布施度时,突然会出现安忍波罗蜜;讲安忍度时,又会讲到布施波罗蜜。大家应该注意这一点。

下面讲安忍波罗蜜。

什么是“忍”的最高境界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佛告诉须菩提:“如来在诸多佛经中说,忍辱波罗蜜,并非实有的忍辱波罗蜜。”

翻开《白莲花论》,佛在因地修道的过程中,历经了无数次修安忍的苦行,但以胜义智慧来观察,没有能安忍的人,也没有所安忍的对境,更没有安忍的方法。

当然,在众生的迷乱显现前,佛陀将身上的肉割下来,布施给众生,可以说是一种安忍,在名言中可以承认。但在胜义中却没有安忍,这是最殊胜的安忍之法。

作为一个学菩萨行的人,应当通达三轮体空的本义,只有通达了空性,才能忍受一切痛苦。否则,座位被抢了、房子被占了,就生嗔恨心,这说明你没有观空性,还没有达到安忍波罗蜜的境界。

想一想佛陀在因地是怎样修安忍的?看一看我们,动不动就对别人不满,常为了区区小事就大打出手。还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境界很不错,平时总喜欢夸夸其谈,可一旦遇到小小的违缘,或者和别人发生矛盾,嗔恨心就非常厉害,所谓的“证悟境界”便显露无遗了。

在藏地,有一种红色的虫子,小孩子喜欢故意去惹它,将它放在太阳下滚来滚去,它特别生气,一会儿就气得爆炸了。生活里,有些人会不会也是这样?稍微惹他一下,就把自己气炸了。

佛曾经怎样修忍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胜义中根本没有四相,为什么呢?佛以亲身经历告诉须菩提:“往昔我是忍辱仙人时,歌利王割截我的身体,我当时并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在昔日是忍辱仙人时,有个国王叫歌利,暴虐无道。一日,他和王妃等眷属去森林中打猎。休息时,他在花园里小憩,王妃们就到森林深处去采花。无意间,她们发现一位仙人正在坐禅,便对仙人生起信心,于是围坐在他面前求法。当时,仙人觉得王妃们很可怜,为了断除其贪欲,就对她们宣讲佛法。

国王醒来后不见王妃,便四处寻找,发现她们都围在仙人身边。他非常生气,厉声道:“你是何人?”

仙人平静回答:“我乃忍辱仙人。”

“为什么和我的王妃在一起?”

仙人说:“我心清净,无有垢染。”

王又问:“你若没有垢染,那是不是已得阿罗汉果?”

“没有。”

“你是否得了阿那含果?斯陀含果?须陀洹果?”

仙人谦虚地说:“都没有。”

国王怒道:“既未得圣果,谁相信你们之间清清白白?说,你在这里到底有何企图?”

尊者诚实答言:“我于此欲修安忍。”

国王立刻拔出宝剑,吼道:“那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忍。”说完,用利剑把他的手、脚等一一割下。在此过程中,仙人没有对国王生一刹那的嗔心。

看到恶王的暴行,天人非常不满,从天上降下沙雨。国王见后害怕极了,马上跪在仙人面前忏悔,只见仙人以悲心发愿道:“我将来成佛时,先来度化你。”

后来,天人问忍辱仙人是否后悔,仙人说一点也不,并以谛实语令身体恢复如初。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有五位比丘最先得度,其中的憍陈如尊者,前世就是歌利王。

有大智慧,才不生嗔恨心

下面讲为什么没有执著之理。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佛说:“假如我往昔没有证悟空性,歌利王用宝剑割我的身体时,定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了这四相,必对歌利王生起极大的嗔恨心。正因为我没有生嗔恨心,可知我当时已经通达了安忍波罗蜜。”

《释量论》中讲过:有了对“我”的执著,定会产生对他人的执著;有了执著自他的心,自然就会生起贪嗔,产生一切烦恼等种种过患。

佛在当忍辱仙人时,若有四相的执著,肯定会对歌利王生嗔心。但他并未如此,由此可见,他的心中存在空性智慧。

所以,闻思空性法门非常重要。没有空性摄持的话,凡夫的贪嗔等烦恼压也压不住、躲也躲不掉,生起来时非常难受。而一旦有了空性的甘露,烦恼一下就无影无踪了。

安忍不要“口惠而实不至”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告诉须菩提:“我想起过去自己做过五百世的忍辱仙人,那时候,我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以前,法王如意宝讲过佛陀的广传——《白莲花论》。每次讲到佛陀因地时修安忍——对怨敌的安忍、修法的安忍、舍弃身体生命的安忍,经常在课堂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可惜的是,当时没有条件同步翻译,有时候上师哭了很长时间,汉族僧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有第二天早上我翻译了,大家才知道上师哭的原因。

佛陀在因地时当过很多世的仙人,仙人的名字都叫忍辱,每一世都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对前面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那么,歌利王的公案与此处忍辱仙人的公案是不是一个呢?汉地有些法师认为是一个。但如果分开的话,歌利王时代的忍辱仙人与具诤国王时代的忍辱仙人,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公案,只不过故事情节大致相同而已。

《贤愚经》中记载:印度鹿野苑有位具诤国王,性情野蛮粗暴。一次他带王妃、仆女一起去打猎,因感疲倦就到林中休息,王妃们继续游玩。在一个寂静的花丛中,她们看到一位仙人,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供养仙人鲜花、水果,在他面前恭敬祈祷,仙人也给她们传授了殊胜的妙法。

国王醒来后,不见王妃与眷属,即刻生起嗔恨心,开始持剑四处找寻,最终在林中见她们和一个男人在一起。

他面露凶色地问仙人:“在此无人之处,你单独与女人说话是什么道理?”

仙人回答:“我在为她们传授解脱的甘露妙法,未做任何非理之事。”国王蔑视地说:“你是否已得四无色及四禅定诸境界?”

“没有。”

“既然没有这些境界,凭什么敢与女人在一起?你到底有什么境界?”

“我有不害众生的安忍境界。”

“你真能安忍吗?”

“能。”

国王挥剑砍下仙人的两只手,问:“你现在还能不能忍?”

仙人答:“能。”

国王又割下仙人的脚、耳朵、鼻子,仙人皆安然受之。

这时,仙人的五百眷属以神通从空中飞来,天人也降下冰雹灾害惩罚国王。见此,国王生起极大的恐怖与后悔,马上在仙人面前作忏悔。

眷属们问仙人有无后悔之心,他说:“我没有丝毫后悔,若我所言真实,愿我身体恢复如初,否则不要恢复。”言毕,以谛实语的加持力,仙人的身体果然恢复如前。

同时,他又发愿道:“今天国王用宝剑割我的身体,愿我成佛之后,用智慧的宝剑,斩断他的无明烦恼。”当时的具诤国王,即为后来之憍陈如尊者。

在这里,鸠摩罗什翻译的是“又念过去”,“又”字也说明了两个公案是不同的。但这个问题,在汉地的部分讲义中,分析得不是很明显。

现在讲《金刚经》的人不少,但真正讲明白的,似乎不是特别多,甚至有些人宣说的内容,好像和原文没什么关系。相比之下,过去的大成就者,如六祖、憨山大师,虽然在文字上表达得不多,也没有广泛引用其他内容,但用一两句话,就能如实道出《金刚经》的本义。

释迦牟尼佛过去做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每一世都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从不同的角度,实际上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比如说,一地菩萨是布施度圆满,讲布施度时,要从布施的角度说怎样远离四相;三地菩萨是安忍度圆满,讲安忍度时,要从安忍的角度说怎样远离四相。详细解释的话,每一个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但在这里不广说。

总之,佛陀是忍辱仙人时,就早已远离四相了,要不然,一定会生嗔恨心的。

往昔佛陀修安忍时,别人用刀割他的身体,他都不生嗔恨心,我们学佛陀教法的人,也应该像佛陀一样,正如《入行论》所说:“往昔如来如何发心,我也如是发心。”但这一点能不能做到呢?很多人不要说用刀子割他身体,就算稍微碰了一下,他也立即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尽管每天的发心偈念得好听,但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

遇到违缘时,还是尽量修一点安忍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佛告诉须菩提:“作为一个菩萨,应当远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当产生一个无有所住的心。若心有住,则非真正的所住。”

“住”可以解释为执著。凡夫对任何法都有执著,但如果通达了空性,对有实法、无实法便不会有所住了。

没有学过中观的人,觉得这里有点难懂,但学过中观,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此处佛陀把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结合起来,告诉我们:在不离世俗菩提心的基础上,应发起胜义菩提心。这种胜义菩提心是无上正等觉之心,它远离一切相,既不住于色,也不住于声、香、味、触、法。若有一点所住,则不是真正的发心。

佛陀依靠如是殊胜之心得以成就,我们作为随学者,也应发起这种心,即名言中利益无边众生,众生怎么损害自己,也不产生嗔恨心;胜义中三轮体空,不住于任何一个法,“应生无所住心”。这样的菩提心不为物转,唯一相应于万法实相,与如来的境界等同,诚如《楞严经》所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归纳而言,佛陀为了利益无边无际的众生,世俗中修过安忍波罗蜜,胜义中处于无所住的智慧境界,我们后学者也应如是效仿。以前,法王如意宝在四众弟子面前发愿:“纵然有人以各种手段加害我,我永远也不害任何众生!”这是修行人最究竟的誓言。我在《悲惨世界》的结文中也说:“愿我生生世世中,宁可转生为乞丐,也切莫成为屠夫等危害有情生命者。”

不要变成损害众生的人,这一点对修行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天天口头上说“往昔佛陀怎么发心,我也怎么发心”,心里却常常恨这个、怨那个,这种发心又有什么用?

当然,最究竟来说,我们应当发起无上的胜义菩提心,不执著任何相,了知一切皆如梦如幻。唐朝法融禅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正在专注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专注的,同样,正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也没什么可执著的,应该生起这样的智慧。

通达甚深空性,既是安忍,也是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所以,诸佛在般若经中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在这里,释迦牟尼佛引用教证来说明这个问题——菩萨真正的布施,不会对色法起执著,是三轮体空的圆满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也应以三轮体空的方式进行布施。”

不管是布施还是安忍,菩萨都应安住于三轮体空的境界。但在名言中,为了利益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菩萨还是要作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当然,“无畏布施”包括对甚深空性的安忍,否则,不仔细观察的话,有人就会认为:“前面正在讲安忍,突然又讲起布施来,这是怎么回事?”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如来说,世上一切相,都不是真实的相。”

六度中无论是安忍的相,还是布施的相,名言中可以有如幻如梦的显现,但以胜义智慧来观察,这些都不是真实的相。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如来又说,世上一切众生,都不是真实的众生。”

在没有观察时,茫茫轮回苦海中有无量众生,但如果真正去观察,一切众生并不是众生,众生的本性与佛无二无别。

《入行论》也说:“众生如梦幻,究时同芭蕉。涅槃不涅槃,其性悉无别。”意思是,世间上的一切众生,以胜义理来观察,本体不生不灭,一切了不可得,犹如芭蕉树般无实。既然如此,那众生无论涅槃或不涅槃,其本性皆无有任何差别。

佛陀的说话之道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故语言绝对可信。”

胜义中一切法皆不存在,无有丝毫实质,而在名言中,却有如幻如梦的显现,这种说法合不合理呢?对此疑问,佛告诉须菩提:如来不像凡夫一样,他的语言绝对可信,这一点有充足的证据。

如来的真实语,在《释量论》第三品中讲得比较广,论云:“无因不说妄。”佛之所以不说妄语,因为他已断除了妄语的因——贪嗔痴等一切烦恼。

【真语者】

按世亲论师的观点,指名言中佛所说的法真实不虚。譬如因果轮回、须弥山的高度、千差万别的世界、人的生老病死、地狱的寒热痛苦等,凡夫人无法准确知晓,最多只是一种推测,但佛却能现量照见,并如理宣说。

【实语者】

这是从胜义角度来讲的,在法界实相中,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的万事万物,如来全部抉择为空性,没有一个不空之法,这就是实语。

【如语者】

如来在第三转法轮中抉择,尽管万法本体是空性,但如来藏并非不存在。光明与空性恒常不离的如来藏,每个众生都有,这种现空无二的真理非常可靠,故从真如方面而言叫如语者。

【不诳语者】

释迦牟尼佛为引导众生而宣说种种法门,每一种语言都有不同的密意,从成佛至涅槃之间,从来没有一句欺骗的话语。凡夫经常喜欢打妄语,这对别人不利,对自己也不利,而佛陀所说的句句属实,暂时或究竟都在利益众生。

【不异语者】

佛陀转法轮时说的同一句话,饿鬼听到是饿鬼的语言,人类听到是人类的语言,其本性就是为了众生解脱,暂时令其获得善趣安乐,究竟种下善根而成就佛果。因此,佛陀的语言是最究竟的。

我们平时认为某人很老实,不会说谎,但他毕竟没有断除妄语的因,为了某种目的,仍可能说一些妄语。然而,佛陀与之完全不同,他已彻见了一切实相,断除了语言障碍,所说的话语究竟圆满。

当然,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佛的说话方式肯定不同,但这并不代表佛在说妄语。比如,一个人针对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编了不同的教材,每种教材的表达方法不同,但对相应的学生都会有利。同样,佛陀在第一、第二、第三转法轮中讲的法肯定不同,但这并不是欺骗众生,只是在次第引导,其目的都是为了接引众生趋入解脱。

“有”“无”是一种矛盾吗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之法,既不是有,也不是无。”

乍一看来,这里似乎有点矛盾,因为按照平常人的思维,不是有,就应该是无;不是无,就应该是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后,才知道那种境界多么不可思议。

“如来所得之法”有多种解释方法,从一方面而言,如来在因地时舍弃过很多次头目脑髓,经历了难以忍受的苦行,最后获得了甘露妙法,这就是如来所得之法。

这种甘露妙法是诸法的本性,也是一切法的实相,但它不是实有的东西,用胜义理论观察时,并没有所得之法,因此“此法无实”。不过,它也不是完全没有,因为在众生的迷乱显现面前,因果不虚、轮回痛苦、人身难得等都真实存在。

佛陀所说的万法无实无虚,其中有甚深的意义:在名言中,如幻如梦的显现真实不虚,能取所取没有消于法界之前,这些都是存在的,但在胜义中,实质性的东西丝毫也没有。《四百论》也说:“以世间少有,于胜义都无。”

因此,从世间角度来说,一切都是“无虚”,但以出世间智慧来衡量,一切都是“无实”。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假如菩萨的心执著于法而行持布施,就像在黑暗中行路一样,什么也看不到。如果菩萨不住任何法相而作布施,如同有眼睛的人在白天看色法般一清二楚。”

有智慧的菩萨以三轮体空的境界来行布施,这种布施是最圆满的。无论五度中的哪一度,都要以智慧度来摄持,否则,就像盲人在黑暗中摸索一样,无法得到究竟实义。

《大智度论》云:“五波罗蜜如盲,般若波罗蜜如眼。”《入中论》言:“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圣果。”永嘉大师也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金刚经》主要抉择的是般若之功德。究竟来说,暂时的布施等五度,就像盲人行路一样,最后一定要靠智慧度,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在有生之年,请每天念一遍《金刚经》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未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对《金刚经》生起信心,受持读诵。以如来的智慧完全能够了知、照见,此人将来定可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根据《俱舍论》的观点,佛陀不同于声闻、独觉,佛能于一刹那间不混杂地照见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并以神通把未来千百万劫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正在讲闻《金刚经》,未来将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一点佛陀早就一清二楚。

有些人因为智慧有限,平时没有能力闻思修行,但每天诵一遍《金刚经》,功德也非常大。麦彭仁波切说:“自己若没有闻思修行的能力,最好念诵真实的金刚语。”而且,讽诵经典是“十法行”(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维、修习)之一,行持十法行中的任何一种,都能获得无量福聚,乃至书写、听闻一偈,功德也超越一切世间善根。如果真能发愿在有生之年每天念一遍《金刚经》,我们得这个人身,也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发下誓言后,大家务必要坚守誓言,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能放弃。《高僧传》中有一位唐朝的惟恭法师,他每天念诵《金刚经》五十遍,三十多年从未间断。后来临终时,无有任何障碍而往生净土。

一天五十遍《金刚经》——这么高的要求,对我们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一天一遍,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