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万象小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聊聊哲学(十一):也谈儒佛 By PRChina

送交者: maddogs[♂☆★★认真的青铜★★☆♂] 于 2020-12-06 10:45 已读 1132 次  

maddogs的个人频道

+关注
读了匣兄的大作《再谈谈儒释道》,有一点感想,不吐不快,《老子指略》就先放一边,哈哈。我没什么佛学造诣,只是略知皮毛,如果有说得不对之处,还请各位指正。匣兄是《再谈》说明还有前文,我没有读到,所以如果遗漏匣兄在前文讲过的内容,也请包涵。
匣兄在文章中谈到儒佛相通之处,我深以为然:
“儒道两家与佛教的甚深因缘,还在于中国最初接触佛法和翻译佛经的人,大都是满腹经纶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也深深影响了汉译佛经的特色。以我个人有限的知见,我相信汉译佛经的"空",词源来自于《论语》中的"空空如也";而"三宝",词源则来自于《老子》中的"吾有三宝"。”
佛经传入中国之时,翻译佛经的人通常有很深的儒道修为。比如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鸠摩罗什是佛经翻译家,他翻译的方式是口述讲解,由他的弟子记录,然后再润色,所以他的弟子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如同上课,得其真传,而成为佛学大师,最有名的是道生和僧肇二人。道生与僧肇在拜入鸠摩罗什门下前都熟识老庄和玄学。正因为如此,儒道与佛学有相通之处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就以此论断儒佛同道,或说儒佛互补,甚至说儒学替代了小乘佛法的世间法,未免过于草率。我这篇小文就想谈谈佛儒的根本的差别,不谈优劣,因为优劣可不是我这种见识的人可以谈的。 6park.com

从最根本问题出发,儒家最核心内容是两个,仁和中庸;佛学最核心内容的解脱。要了解这中间的差别就必须理解什么是仁,什么是中庸,什么是解脱即如何解脱。我过去讲过仁,仁并不局限于孟子的四端中的恻隐之心,而是统领义礼智信,比如东郭先生有恻隐之心是否是仁?仁的爱和恻隐是一种通感,英文叫simpathy,即感受他人之感,为什么说圣者仁心,又为什么说麻木者不仁?这是能通感和不通感的区别。仁的另一层意思是生命最核心的部分,比如果仁脑仁,由此引申,儒家的仁代表一种自发的能动力和生命力,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以前也讲过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用句简单的话说就是稳定的平衡,中庸之道就是获得稳定平衡的方法,换句更简单的话就是过犹不及。比如我们刚刚讲恻隐之心,过了就是软弱,比如东郭先生,不足就残忍冷血。所以儒家一定是仁与中庸结合。
那么佛家的解脱讲什么?我同意圣儒与圣僧在通感上是一样的,就是慈悲心。慈悲心是大乘佛法的菩萨心的根本。我从来都对小乘佛法持怀疑态度,佛祖为什么三转法轮?说明佛祖有牵挂,能成佛而不成,转法轮渡众生,这就是慈悲心生出的菩萨心,即大乘佛法要义。虽然同心(其实基督也和圣儒圣僧同心),但儒与佛如何安置仁心却各有不同。匣兄只讲了缘起和性空,但没讲到重点,没有讲四圣谛,苦、集、灭、道。苦从何而来?苦来自于无常,即命运突然而至的无力感,有常就不会苦。而无常来自缘起,即事物的随机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看到,佛家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事物的随机不确定性上,这是程子说佛家管中窥天的原因,说明1)佛家确实看到了天,2)佛家看到部分天,我觉得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世事是确定与不确定,有常与无常的混合。佛家认为因为有苦,人世是一切苦的汇集,那么解脱就是灭苦,灭苦的方法是修道而出世间因,这就要破我执破我相,才能性空才能成道,所以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出世。反观儒家,安放仁心的方式是治国平天下,以明明德的方式,解决人民的苦难。所以,说儒家只是替代了小乘佛法的世间法,是无稽之谈,小乘是无法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和仁心的。 6park.com

从以上可以看出,佛家是一种苦感文化,因为要灭苦所以要修行要出世,修的不是现世而是来世,所以需要轮回之说。我之前谈宗教时说过,凡不修现世的文化,必然诉诸于死后,佛家讲轮回,耶家讲天国,伊家讲蜜与处女之地。儒家是修现世的文化,所以不会讲苦,不会讲罪,儒家讲乐,学而时习之之乐,有朋自远方来之乐。而且对于生死,开始时孔子是回避的,子曰不知生焉知死;到宋理时期,程子说:死之事即生是也,意思是死就是另一种生,死是生命生生不息中的一环。而这种生和佛家轮回的生不是一回事,是与我这一生无关的生。我能把握的是把我这一生过好。所以程子在复兴儒学之时必然对佛家开刀,他说佛家“以生死恐动人”。 6park.com

匣兄说到儒佛互补,我不赞同。如果说补,就说明有缺而需要另一方补充。我觉得儒佛各自成体系,完全不存在互补的需要,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交叉重叠,这两种思想在主体问题和根本思维方式上有很大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修佛人学儒和儒者学佛,这也是让儒佛看起来互补和殊途同归的一个假象。在我看来儒佛是途似而归殊。前面我讲了归殊,现在我讲几句途似。所谓似就是相类却不同。比如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讲“心统性情”,都强调了心在人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过,佛家修行时讲一个“破”字,即否定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带来的假象,用意去破除色,修炼至见诸色而不动心,即所谓般若-空的境界。而儒家修行时讲一个“格”字,即反手锤打搓弄,所谓格物穷理,格物是将感官接受的信息反复提炼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中庸,因为中庸讲止于至善,至善在什么位置,必须要将世间事尽可能穷举(完全穷举不可能,现在的大数据也许能帮忙?)才能知道。中庸还讲喜怒哀乐之未发为中,发而中节为和,说明儒家不讲不动心,儒家讲动心但是动而有理动而中节,关键也是在止于至善。由此看出,佛家讲被动的忍心,而儒家讲能动的止心。 6park.com

遛狗时的胡思乱想,只凭印象,略说一二。
喜欢maddog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maddogs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