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此人本是三国奇才,与庞统齐名却被贬为庶民,闻知诸葛亮死讯大哭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1-09-22 0:12 已读 872 次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1-09-21 01:37

文|南城太守


刘备账下的谋士,当属诸葛亮和庞统名气最大,毕竟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说。


以至于看《三国演义》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刘备得了诸葛亮如鱼得水,庞统一来如虎添翼,天下尽在掌握。


诸葛亮、庞统才华横溢,谋略过人,我们不必多说。



庞统诸葛亮


不过在历史上,有一位与庞统齐名的谋士,也是刘备的手下,不过此人最后竟被诸葛亮废了,究竟是什么原因?


此人就是廖立


廖立,荆州人,此人少有才名,不到三十岁就被刘备任命为长沙太守。


诸葛亮给他的评语是:


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


楚就是荆州一带,良才顾名思义就是优秀的人才,赞兴世业是指可以助人成就霸业。


很明显,诸葛亮将廖立与庞统并列,认为他俩是不分上下的荆州地区的优秀人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物,能获得诸葛亮如此高的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廖立做长沙太守,后来吕蒙偷袭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廖立逃回刘备身边。


三国攻城


照这样看来,似乎诸葛亮是高看廖立了,与庞统齐名的人怎么会守不住长沙。


刘备也没有过多责备他,毕竟他是诸葛亮荆州圈的人,还是可靠的,仍然用他做巴郡太守。


后来刘备称汉中王,封廖立为侍中(官职很高,但是没有太大实权,是君主身边的人)。


刘禅即位,又封长水校尉(郡太守级别的官员,汉代长水校尉是统领乌桓、胡人骑兵的官职)。


应该说,刘备刘禅对于廖立的任命还是可以的,蜀国本就是小国,所辖地域有限,很多官职都是虚职遥领,论才能、功劳和资历,廖立的官位算是名副其实,得其所。


但是,这位廖立同学心怀不满,认为自己受到了天大的不公,按照廖立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他认为以自己的才能,起码应该做诸葛亮之后的二把手。


可现在他不但没有做到二把手,其职位还远在李严之下,这令他十分不爽!



廖立


于是,他在刘备死后开始口出狂言,抨击朝政,“妄议中央。”就跟那个祢衡发起疯来一个样。


他对诸葛亮的亲信李邵、蒋琬说:


过去先帝(刘备)不进攻汉中,却去与孙权争夺南荆州,结果导致南荆州三郡被吴人夺走,徒劳无功。又导致张郃等人侵略巴蜀,险些失去益州。后来到汉中,又使关羽兵败身死,连骨头都没剩下,上庸也跟着丢失了。这就是仗着勇猛,打仗没有章法,单纯主管臆断导致的战败。


喷完刘备,廖立开始喷同僚:


如向朗、文恭(蜀汉官员),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作治中毫无章法;向朗作长史,信奉马良、马谡兄弟,说他兄弟俩是圣人,这个向朗最擅长的就是和稀泥。中郎郭攸之,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这种人本不能担任要职,现在却让他当上了侍中。现在天下大乱,汉室衰微,任用这三个人,十分不当。至于王连则只知道贪污腐败,使百姓困苦不堪,国家闹到今天这一步,就是这样造成的!


廖立大嘴巴一张一合,将上至刘备,下到同僚的众人喷了个遍,顺带还讽刺了一把诸葛亮不会用人。


其言外之意,其实是对自己没有得到重用感到不满。



诸葛亮


蒋琬等人则立刻将此事报告给诸葛亮,诸葛亮闻听大怒,随即上表刘禅,将廖立贬为庶人,流放南中(南蛮之地)。


就这样,被诸葛亮称为“楚之良才”,与凤雏庞统齐名的人物,落到这步田地。


一时口快的廖立在接到处罚诏书时完全懵了,不断对着使者大喊冤枉,奈何皇命难违,他最终只能乖乖地带着妻儿老小远赴汶山。


在汶山定居后,廖立内心仍对诸葛亮原谅自己存有希冀,渴望诸葛亮能召他回成都,哪怕不再为官也好。


但这个希望很快破灭,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廖立听说其去世的消息后,竟大哭不止,极度伤感。


因为没有诸葛亮发话,他这一辈子就得老死在这异地边城了。


果然,最终廖立老死于流放之地,一代名士就此黯然离世,当真是才不可恃、人不可傲。



诸葛亮


要说起来,诸葛亮先生虽然自己能力出众,但他识人用人的能力确实稍有不足。诸葛亮没有看准马谡,他任用的接班人蒋琬虽然平稳,但也并无大才。


纵观诸葛亮一生,在识人用人方面确实有很大缺陷。


他用人有洁癖,比如像关羽、魏延这种比较孤傲张扬的人他都不太喜欢。


诸葛一生唯谨慎,在用人方面也一样。


比如他的在《知人》篇中,他叙述了知人的难度和用人的眼力,最终提出了七条识人之道: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即考察一个人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即提出尖锐的问题诘难他,看他的观点能否随机应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即询问他的计谋、策略,看他的见识如何。


四: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 即告诉他艰难、祸乱,看他的克服勇气。


五: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即以美酒试他的品行。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即以金钱之利看他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即托付他办事看他的信用如何。


这种严格的识人用人观念的确有他好的一方面,就是重要官员素质普遍较高,蜀汉内部人心相对较为团结。


不过这种用人观念更适合于和平年代。


在三足鼎立这样一个乱世,蜀汉本来就土地最少,人口稀缺。这样的制度阻碍了人才的储备,所谓“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对比曹操、孙权、刘备在识人用人上不求全责备,唯才是举,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诸葛丞相在用人方面恐怕是真的用错了方案。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