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数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科技美学」降噪耳机 | Bose/索尼/B&O/微软对比测试(文字稿)

送交者: 不清不楚[♂☆★★声望品衔11★★☆♂] 于 2019-09-13 17:29 已读 3681 次  

不清不楚的个人频道

+关注

耳机,就是一对能接受电讯号并转化为声波且贴近耳朵的扬声器,不同于音响,它诞生的最初意义是为了通讯。到了1895年,人们才开始用来听音乐,那时的意义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聆听声响,1910年有了第一款现代耳机,一个叫Nathaniel Baldwin在自家厨房里造出来的,这副耳机可以说是头戴式耳机雏形。



时代在进步,人们不再满足耳机只能听的单一需求,更多是希望在享受音乐过程中不被外界打扰,1980年,耳塞式耳机出现了,通过特殊的材质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被动隔绝环境噪音。



既然有了被动隔绝,人们又对主动隔绝产生想法,20年后,Bose研发出第一款降噪耳机,那时候称作“抗噪音耳机”,顾名思义使用者在周围噪音很大的情况下仍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音乐世界。


19年后的今天,降噪耳机因其特殊功能性被更多人需要,我们针对市场反馈选择四款非常优秀的降噪耳机,这里有降噪界的元老,也有后来居上的追随者,当然还有初来乍到的业界新星,来对它们进行一个详细的对比。


外观


耳机开箱(主体、配件)

我们做过很多手机的开箱,有些厂商愿意在产品包装或配件部分下功夫,所以看到了许多风格迥异且有特色的包装,让用户在拿到产品第一刻起,就能感知厂商的用心或者说是所谓的“工匠精神”。回到降噪耳机这边,Bose、索尼和微软除去外包装盒,随机附赠的便携包几乎占满了整个内包装空间,取出便携包,下面是不用读系列。



耳机本体当然藏在便携包里,还有常见的USB-Type C数据线、音频转接线,索尼还附赠了机上专用插头适配器,虽然不怎么坐飞机,但有总比没有好,万一哪天用上了呢。B&O H8打开外包装首先看到的是耳机,没有便携包么?



咱们接着往下看。提出耳机,三个黑纸盒规整放置,分别是不用读系列,Micro-USB数据线和机用音频头,又一个我用不到的。印有定位符号的黑纸盒装的是绒布袋,作为高端头戴式耳机,没有附赠的硬质便携包稍许遗憾。



外观设计(ID设计、重量、佩戴舒适度、操控)

Bose 700从命名来看是一个新的产品线,当然外观也没有继承Bose以往“繁·重”的设计特点,全新的不锈钢头梁一直延伸到连接结构固定在坑槽,在坑槽内有旋转结构,可以让耳罩旋转至水平模式,方便收纳。



说到收纳,Bose 700取消了QC35上的折叠式设计,相应的收纳包体积增大了,这对于外出携带不是很友好。不锈钢头梁采用了类肤材质,倾斜式耳垫由蛋白质皮革合成,包裹整个耳朵,但这个耳罩为塑料材质。结合250g重量,佩戴舒适,长时间也没有疲劳感出现。



索尼WH-1000XM3外观继续传承家族设计,贴合头部的全包裹头梁,亲肤材质机身,软质聚氨酯泡沫的耳垫,对耳朵空间结构重新设计,加大加深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这里唯一的折叠式设计方便收纳。



外观看似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细节之处的改进使得产品更贴近完美,255g机身重量也比前代减轻了20g,佩戴也不会存在不适的问题。



B&O H8的设计与前两者大相径庭,皮革包裹的金属头梁,仅在头梁上部分稍有缓冲处理,作用不大。



圆形耳垫是羊皮包裹的记忆棉,耳罩的皮革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顺应耳朵形状,发生一定的变形,理论上用得越久越贴近耳朵,腔体背面为阳极氧化铝材质。



虽说外观更别致,255g的重量控制得还不错,但压耳式设计对长时间佩戴来说相较全包裹设计一定会有压迫感。



微软Surface Headphones乍一看就像网吧里的耳机,没有Bose、索尼的精致,也没有B&o的小巧,但通体浅灰色且浓重的商务风还是能在茫茫“机”海中一眼认出它。



机身上找不到一条直线,金属头梁配合亲肤材质,硕大的圆形蛋白耳垫不同于B&O H8,全包裹式设计在佩戴舒适上绝对领先传统压耳式,290g重量是四个耳机里最重的,长时间佩戴略有压头感。



触摸不再是通讯设备上的专利,近几年的耳机上也引入「触摸流」。四款耳机除了按键外都支持一侧或两侧触摸操作, Bose 700与索尼1000XM3 较为相似,机身右耳罩双击播放/暂停音乐或接听电话,上下滑动改变音量,左右滑动切换歌曲,Bose 700长按可收到语音电量提示,索尼1000XM3手掌捂住耳罩激活快速提醒,长按触控板是语音助手,按住左耳罩上的NC/AMBIENT按键还可唤醒腾讯云小微,Bose 700这边则是单独一个实体按键唤醒语音助手。



B&O H8轻触是播放/停止,接听或挂断电话,长按为播放/停止或拒接电话,双击进行重拨,前后滑动切换歌曲,上下滑动是开关闭降噪,转圈调整音量。



微软Surface Headphones左右的耳罩外壳均支持触摸操作,单击或取下耳机暂停,双击下一首,三击上一首,长按呼出手机自带的语音助手,这里一定会有小伙伴问,音量控制去哪了?



除了按键、触摸交互之外,微软还引入第三维度操作——无极旋钮。



左侧旋钮调整降噪,右侧旋钮控制音量,相比 Bose 或索尼的触摸滑动,微软Surface Headphones 的旋钮控制要方便得多,而且不存在误触的问题。当然了,自家的Cortana也不会缺席,通过「Hey Cortana」唤醒词来调用语音操控系统,完成拨打电话、切换歌曲等一系列操作。


降噪


降噪参数信息

Bose 700同时使用了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技术,拥有6个麦克风用作降噪技术组件,在APP内通过11个调整档位来进行降噪。(降噪演示)



索尼1000XM3搭载了最新的HD降噪处理器QN1,除了隔离路途中的车辆噪音,还能实现对城市道路、嘈杂交谈声和背景噪声的降噪,甚至可以根据海高低导致的气压不同来优化降噪。(降噪演示)



个性化优化设置还能分析个人特点,例如头的大小、眼镜和头发,之后优化适合佩戴者的降噪效果,这里看起来就有点玄学的意思了,没关系,表现如何后面我们会详细测试到。


B&O H8为主动降噪,机身有个降噪开关,需要时开启即可,但没有像前两者那样多种降噪模式或档位可供选择。(降噪演示)



微软Surface Headphones是主、被动降噪技术,左右各两个降噪麦克风,通过耳机左耳降噪拨盘转动调节降噪强度。(降噪演示)



接下来外放观看的小伙伴请你立刻戴好耳机,本期视频的重点来了,这四款耳机的音质和降噪表现究竟如何呢?



我们选择了室内办公地点和车水马龙的大街两个测试场景。可以调节降噪档位的都调整为最大降噪或者开启环境自适应模式,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收音。场景一为室内办公地点,周围环境主要有交谈人声、键盘敲击声和走步声等,先听一下环境噪音。



首先肯定的是四款耳机都有很强的降噪效果,大多的环境音都能屏蔽掉,但播放音乐前还是可以听到细微的人声,音乐没有进入鼓点时键盘敲击声也能感知到,脚步声却完全屏蔽掉了。



Bose 700与索尼1000XM3的优秀在我们意料之内,B&O H8降噪能力稍弱一些,可能是压式耳罩有关,不能完全包裹耳朵,微软Surface Headphones的优秀在我们意料之外,获取良好的降噪同时,声场还非常饱满有力。


场景二在室外,环境音更为复杂,及其考验耳机降噪能力,四款耳机都播放同一首流行乐,还是先听下背景噪音。



最后是通话测试,测试地点依然是在室外,使用同一部手机拨打与接听电话。


播放音乐方面四款耳机都几乎能屏蔽掉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当然了鸣笛声和人声无法彻底消除,至于其它噪音也都进行了极大的削弱,Bose与索尼不用多说,微软Surface Headphones人声不够通透,B&O H8降噪效果与上一组相同。



通话方面,对话时都有降噪处理,总体表现索尼1000XM3降噪效果最好,人声没有失真,Bose 700表现平平,微软Surface Headphones音量最大但出现明显齿音,B&O H8还要再差一些,或许压耳式耳罩与收音设备间产生了缝隙,另外三款可能也会有这个问题,我们在测试中无法通过主观感受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达到最优,因此所有的实测数据都仅供参考,毕竟设备的人造耳与我们的人耳完全不同,可以·说四款耳机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远比测试数据好很多。


其它(特色)功能


四款耳机独占或特有功能

Bose 700此次加入了Bose AR功能,这是首款音频增强现实平台,结合可穿戴音频产品和手机端app实现音频式增强体验,就好比未来可以直接通过语音进行导航,识别地标性建筑,不需要屏幕呈现。但咨询相关客服,得知目前该功能在国内无法使用,后续该功能上线我们也会第一时间为大家体验。



一提到索尼产品,“硬件黑科技,软件上世纪”的标签深入人心,不论是手机还是相机在软件体验上总是差点意思,这次1000XM3有着强大的硬件基础,软件方面当然也有过“机”之处。



打开Headphones APP,与耳机连接后丰富的功能菜单选项呈现眼前,比隔壁700良心多了。除降噪之外,提供环境音控制,根据环境音着重拾取语音信息,也就是说戴着耳机开启降噪即使乘坐公交地铁,也可听到报站信息,不会出现坐过站的骚操作;声音位置控制,顾名思义就是可设置声音传来的方位,该功能更多用在马路上,毕竟安全第一;环绕 (VPT) 音效,提供露天舞台、音乐厅、俱乐部等多种音效,以及均衡器、声音质量模式等等。



B&O H8,有手机端APP,但软件体验上做得实在是糟糕,只能查看剩余电量,开关降噪,控制音乐和调整预设。可拆卸式电池设计或许是最大亮点吧,平时外出多备一块电池,避免没电又找不到电源的苦恼。


微软Surface Headphones,其背后强大的Windows体系支撑是最大亮点,耳机内置Cortana,配合电脑端APP,可以语音控制设备,还可以设置均衡器等等;



通话过程中按下静音按钮,屏蔽掉周围环境音和自己的声音,同时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方便商务交谈时使用,当然这个功能在日常里也被称作“一键单身”,Bose 700也支持此功能。



关于连接并切换多台设备,Bose 700支持同时连接一台手机和一台iPad或者音乐播放器,当使用iPad播放音频时,连接的智能手机有来电,耳机会自动暂停视频用来接听电话,结束通话后耳机切回iPad上的音频。索尼1000XM3就没有这么方便了,切换设备需要断开之前已连接的设备,才能继续连接其它设备,如果你手中的设备恰好支持NFC,可与耳机快速配对。B&O H8支持同时连接两台设备,但我们测试耳机与iPad和智能手机无法同时连接,只能断开其一设备后再连接,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弹幕或留言告诉我解决方法。微软Surface Headphones支持Swift Pair 蓝牙快速配对,可以同时切换Windows10设备、Surface电脑、手机等,但耳机只能同时连接到两台设备,一台智能手机和一台多媒体硬件,播放音乐时候接听电话逻辑与Bose 700相同。


续航充电


关于续航,Bose 700官网没有注明电池容量,只说明可以使用约20小时,索尼1000XM3续航情况官网标注比较复杂,蓝牙连接开启降噪最长约30小时,支持快速充电,使用AC电源适配器可实现“充电10分钟,播放5小时”,总的来说续航水平要比前者好一些,B&O H8是这里唯一一个可更换电池的,电池容量770mAh,3小时充满,微软Surface Headphones开启主动降噪最长可使用15小时,2小时内可充满电。


总结


总的来说,四款耳机的降噪能力毋庸置疑,日常使用都没有问题,差别也就是外观和功能拓展性上了。



Bose 700是Bose耳机新的产品线,新的ID设计,出色的降噪,蓝牙5.0,功能单一的APP,配件没有附赠机用转接头,2999元的售价,貌似除了降噪其它的也就没什么了,Bose还是还是那个Bose,产品趋近完美但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索尼WH-1000XM3,已经是旗下的第三代产品,2899的官网售价比前者便宜100块,但丰富的软件体验足以支撑起这个售价,不禁感慨道“索尼大法好”。B&O H8,压耳式设计不同于包裹式,结合出色的工业设计整体看起来更小巧更精致,但缺点也很明显,头梁偏硬,长时间佩戴会有压迫感,APP端做得实在是简陋,最新的B&O H9i完善了以往产品的一些缺陷,如果你注重酷炫的设计,对压耳式耳罩没那么敏感,3898元的售价可以考虑下。



最后是微软Surface Headphones,这是微软一次惊艳的尝试,出色的工业设计,旋钮控制降噪和音量,调节起来比触控更精准,还不容易有误触问题,2808的国行售价,如果你对微软的生态感兴趣,戴出门又想有很高的辨识度,这款耳机绝对是不二之选。



自耳机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功能需求发生很大转变,从通讯工具到享受音乐,从不去打扰世界到不被世界打扰,我们感叹科技进步之快,又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同时还是推动科技前进的劳作者,日出日落,城市喧嚣,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与这个世界打交道,降噪耳机就如同一道屏障,戴上它的那一刻,世界安静了,仿佛只有我自己,尽情地专注在完全属于自己的舒适圈里。



可当音乐静止,取下耳机时,喧闹的世界又回来了,我知道它从没离开过,每个人都是这世界的一部分,是个体又非个体的存在,乐在其中,活在当下,这或许就是平凡的生活吧。这里是科技美学,我是那岩,我们下期再见。

喜欢不清不楚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