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海外华人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网上学习要努力,视力保护不能停

送交者: wate03[♂★★无★★♂] 于 2021-09-15 2:26 已读 7634 次  

wate03的个人频道

+关注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近视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看看为了预防近视,我们能做些什么?

1. 筛查视力不良和近视


通过对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可以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及时转诊并及早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通过建立中小学生每学年不少于一次的视力不良定期筛查制度,可以评估学生的视觉健康影响因素。对怀疑有远视储备不足或有近视高危因素的儿童青少年予以高危预警,重点干预。


视力不良:又称视力低下。指根据《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2011)检查远视力,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低于5.0。其中,视力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视力≤4.8为中度视力不良,视力≤4.5为重度视力不良。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原因多见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以及其他眼病(如弱视、斜视等)。


远视储备不足:通常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不过孩子的这种“远视”是生理性的,随着生长发育和眼球成熟,会逐渐成为正视眼,不同年龄具有不同的远视储备。如果裸眼视力正常,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偏离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就可能有远视储备不足。

2.培养健康用眼习惯

各种不良用眼行为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积极关注自身视力异常迹象


例如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眼睛经常干涩、经常揉眼等症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视力变化情况。可交替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自测,以便发现单眼视力不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一拳一尺一寸”: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

●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

家长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躺卧看书,不在走路、吃饭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家长设定明确规则,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积极选择替代性活动,如游戏、运动和户外活动等,减少视屏时间。



3. 建设视觉友好环境


近视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非常复杂,需要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媒体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主动参与,建设视觉友好环境。


家庭内应做到:


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


 提供良好的家庭室内照明与采光环境。


 定期调整书桌椅高度,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


 不在孩子卧室摆放电视等视屏产品。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



4.增加日间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对近视的发生发展起到保护作用。

5.科学诊疗与矫治


截止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不科学的处置可能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或外伤等严重后果。



对视力正常,但存在近视高危因素的学生,建议其改变高危行为,改善视光环境。


对远视储备不足或者裸眼视力下降者,其视功能可能异常,建议到医疗机构接受医学验光等屈光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矫治。


佩戴框架眼镜是矫正屈光不正的首选方法,建议家长到医疗机构遵照医生或验光师的要求给孩子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并遵医嘱戴镜。对于戴镜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每3个月或者半年,中小学生每6-12个月到医疗机构检查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如果戴镜视力下降,则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眼镜。


近视儿童青少年,在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减缓近视进展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医嘱进行。


近视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媒体社会等共同努力,愿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双明亮清晰的眼睛。

喜欢wate03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