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由文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遗书(小说)10-12

送交者: 尘凡无忧[♀★★★人似秋鸿★★★♀] 于 2024-05-14 8:01 已读 3120 次 4赞  

尘凡无忧的个人频道

+关注
10,


 


那几年我是在极度抑郁中度过的。其实我并不能肯定自己真的再没有想过自杀,但是每次这个念头冒出的时候,我的耳边就响起母亲的话:


忍一忍就过去了。过去了,就会发觉日子还好,甚至很好。然后那时候就会庆幸,幸好没死。


我一直在艰难地等待着庆幸自己没死的那一天。那一天仿佛遥遥无期。


我是那种天生笨拙的小孩,这好像是对父亲绝顶聪明的讽刺。我的数学成绩从来没有让父亲露出过笑脸,其实他很少过问我的成绩。我想父亲已经早早地看透了我,对我不再抱任何希望。


不被抱任何希望虽然有点伤自尊,但是比起面对父亲震耳欲聋的吼声,我宁愿他放弃我。我甚至希望父亲完全忘记了我的存在。


要是能够变成一个隐形人多好,这样就不必在与父亲对视时看到他冷漠中夹杂轻蔑的目光。


父亲其实对任何人都有些冷漠。他从来不会像母亲那样微笑,亲近而柔和的微笑,很容易让人放松,沉浸在那笑容的拥抱里,觉得活着是这么美好。


我一度觉得父亲就是为了反衬母亲的美好而存在的。


没关系。每个人都不一样。数学学不好不代表其他也学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才之处。总是母亲温柔的声音安慰我。然后她会笑着再跟我说一句中国的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我听了很多遍才记住。


母亲会跟我说很多中国听起来像诗一样的句子,可惜那时候我都听不懂: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母亲开导我的时候张口就说的句子很多很多,我能听懂的很少很少。即使母亲耐心跟我解释它们的含义,我也只能略微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能准确地记住那些对我来说极其拗口的句子。


中文太难学了。那时我对母亲这样抱怨。


用心点就会记住的。有一天你想起妈妈,就会想起这些话。母亲对我说。我记得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总是笑着的。而我现在想起来只有悲伤。


语言隔断了我和母亲。


这不是我说的,是母亲深切的体会。母亲在日记本中写着一句话:


当语言的桥梁断裂之后,爱,即使纯粹的爱,能够被感觉到几分?


我突然意识到,母亲当年极力鼓励我们学习汉语,不单因为我们有着中国人的面孔,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绑紧我们之间的亲情。


母亲失败了。随着我们日益长大,中文的荒疏让我们对母亲说的话能够完全理解的越来越少,母亲便越来越陷入孤独的深渊。


 


11,


 


在没有阅读母亲的日记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母亲是孤独的。


孤独是一个阴暗的词语,母亲温暖又光亮,她的心中不应当有孤独容身的角落。


即使母亲对父亲的很多言行非常不适应,但凡不涉及到我们,母亲都会对父亲百般容忍。她就像一个永远干燥的海绵,吸去家庭里那些不快乐的水分,让我们很快从阴郁的情绪回到快乐阳光的气氛中。


人在快乐时的创造力是不快乐时的百倍。不开心的话,母亲用手指指脑袋,这里会堵住,你要学会自己调节情绪。


母亲有很多关于情绪管理的理论,我怀疑她是在自我疗愈中的无师自通。母亲也有无数在黑暗的情绪中挣扎的时刻,只不过我们都忽略了。


我在年少时对母亲的道理不以为然,却也不自觉地跟随母亲的教导,接受伤痕,遗忘痛苦。


只是伤痕并不容易接受,痛苦也难以遗忘。


有一次我正跟几位同学为了做课题而进行语言聊天,父亲因为我超过了上网时间突然对我厉声训斥,我根本来不及关闭话筒,所有的大喊大叫都被我的同学们听到。我可以想见第二天我的那些同学的脸。


那时我已经十四岁了。我伤心极了,对父亲说,你在工作开会的时候我对着你的话筒这样尖叫,你会怎么想?


父亲甩给我一个恶狠狠的眼神不再理会我。我不知道一个父亲怎么可以用那种眼神看自己的孩子。


你知道,爸爸是爱你的。爱你才会管束你。爸爸只是缺少教养。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大人们都拼命工作,没有时间注重孩子的修养教育。


母亲总是会替父亲找托辞。我后来越来越不接受这个借口。


好吧,是爸爸太自私。他从来不懂得设身处地,不懂得尊重别人,尤其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小孩。


母亲这样承认的时候眼里有一层悲哀的雾气,和我想到自己有这样的父亲为自己感到悲哀的雾气一样。


我有时候觉得很对不起你们,即使我尽了最大努力,还是不能改变你爸爸的修养和脾气。母亲的声音低沉,目光并不看我,看着远处,问我,你希望妈妈给你们换个爸爸吗?


母亲问得极其委婉,我的脑海里却出现离婚这个词。虽然我并不喜欢爸爸,甚至看到别人的爸爸那么和蔼可亲也希望自己能有那样的爸爸,但是真的要换一个爸爸的时候,我又退缩了。我不能想象叫另一个人爸爸。


可是爸爸是我们唯一的爸爸。我说。爸爸虽然脾气不好,但是我已经习惯了。


这不全是我的真心话,没有人会习惯被大喊大叫。我只是习惯了一种迫不得已的事实。


母亲的眼圈突然就红了。


我很少见母亲流泪,那是让我震惊的一次。母亲无声的眼泪让我心事重重,比父亲的大声呵斥更让我茫然无措。


我可以找很多个丈夫,但是孩子们却只有唯一一个爸爸。母亲的日记里记着她那时的心情,她那天并没有这样告诉我。


 


12,


 


正如母亲曾经预料的那样,父亲在母亲出走后完完全全地变成另外一个人。


他再也没有冲我发过一次脾气。我一度以为他会把母亲的离去算到我头上,向以往那样对我横加指责。一次也没有。


父亲仿佛突然老了。衰老夺去了他年轻时的暴躁脾气。他一下子对谁都恭敬得不得了,神态语气里都是卑微不安。


随着母亲突然出现的希望日益渺茫,父亲越来越颓靡。终于有一天,当我面对父亲的时候,他完全无视我的存在。


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


对老年人来说,痴呆并不是稀奇的病症。但是每当我看着痴呆了的父亲无所适从的茫然模样,就会想起当年父亲飞扬跋扈的神情,就会觉得人生真像一场幻觉。


母亲说的对,即使我不喜欢那样脾气暴躁缺乏修养的父亲,我依然希望父亲可以回到当初,哪怕他还会对我大吼大叫。


父亲成了一个弃儿。一个被自己的妻子和生命同时抛弃的弃儿。


我直到那时才意识到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当初对我解释过她为什么可以忍受父亲。


爸爸的缺陷是不会爱。你长大了要学会识人。记住,看人要看心地。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并不是一个坏人。没有人是完美的。相比较那些虚情假意,尔虞我诈的人,你会知道,一个胸无城府,简单直接的人更值得拥有。


那些年母亲一直在教导我,用她关于人性的认识教导我。有时我想母亲在父亲身边忍受那么多年,也许仅仅是为了教导我们兄弟几个走上正确智慧的人生轨道。


我当然知道父亲有他的好。如今身为男人,我更加知道父亲好在哪里。父亲不圆滑,但是从来也不耍滑;父亲对母亲一心一意,从来不在外面拈花惹草;父亲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最重要的,在他暴躁的脾气下有一颗善良的心。我高中时一位同学的父亲得急病去世,家庭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柱,父亲听说后大方地捐出一千元,这让我的形象在同学中间小小地光辉了一次。父亲的大方连我都感觉意外。当然我不会告诉我的同学,我买一百块钱的鞋子父亲都不答应,认为太奢侈。


我知道父亲其实是爱我的。但一想起父亲暴跳如雷的样子就内心颤栗又感觉无比委屈。


为什么爸爸不能像妈妈一样对我们呢?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因为爸爸愚笨啊。他不能看透人生,所以就不能知道,所谓父母,不过是你日后关于爱的回忆。母亲说这话时目光遥远。


我是你他年的回忆。每每想起这句当年不能理解如今深得其味的话,我就感觉脑海里有一道门向着往昔缓缓打开,一个属于母亲的世界,里面是可以支撑我一生的爱与信念。


 
喜欢尘凡无忧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尘凡无忧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