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体制内的老同学们都销声匿迹了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4★★★♂] 于 2023-09-18 9:20 已读 4370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体制内的老同学们都销声匿迹了
原创 干部小生 年轻干部小生 2023-09-17 18:50

这篇文章来自小生,曾在36岁就职位不低,年轻有为、文采斐然,短短几个月积累数十万粉丝。
他的号里,头条是诗和远方,次条是实用主义,你会喜欢。
堂妹要去入职,特意到家来请教入职经验,问小生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事情。



因为是自家妹妹,小生十几年的经验用两个小时和盘托出,不知道她能信几分又能听几分。




我说:任何事都主打一个原则——低调。




不说家里的事、不打听别人的事、不发朋友圈儿、不发抖音,上班干活、下班消失。




堂妹若有所思,说:难怪长辈们都说要知道你的动态太难了,除非当面问你,你还不一定说,原来是主动的失联啊。








这不是小生一个人的谨慎,而是整个体制圈子约定俗成的沉默。




细想一下,你身边的公务员同学们是不是早就销声匿迹了:




他们的朋友圈常年一条线,回复的微信简洁明了没有废话,关系好有要事的话他们会择时打电话回去说。




他们的消息传来传去都是旧闻,问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人了解他的近况,大家都说不知道。




其实是有规定:党员干部到一定级职级不得参加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等。




有些老同学的消失,不是混得不好,而是混得太好。








即便是如此回避,他们也并不缺友情。




仍然有大把的人群在苦苦寻觅他们的消息,就为寻得一个机会,叙上旧情、重建联系。




有的人会主动拜访老同学留在老家的父母,有事没事过去探望看看有无需求;




有的人会默契地请老同学撸个路边摊,吃的简单、有数没数揶揄几句,假装依旧很熟悉;




他们的软肋就在于个别时刻的不好意思拒绝,但仍旧拒绝合影、紧张你的手机、沉默寡言。




背地后,大家探讨:当官了变了啊,再也不是当年的老同学了,有必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吗。








太有必要。




无论以什么方式什么角度,上热搜就是原罪。




有句名言说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最好的办法就是隐身。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