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从不可一世的清帝国没落事件透视当今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3-03-17 22:43 已读 2128 次 1赞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从不可一世的清帝国没落事件透视当今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原创 四方有灵 四方有灵 2023-03-03 21:12

看似饱受列强欺凌、羸弱不堪的满清政府,却可以毫不夸张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清朝版图奠定了现今中国版图的基础。



众所周知,清朝末期,列强欺凌,国内战乱不断,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在满清权贵的腐朽统治下,中华大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时代。


殊不知,彼时的满清政府,即便是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揍得满地找牙,可一直到中日甲午海战中方战败之前,清帝国一直都是当时世界公认的“列强之一”。



1840年左右,世界边缘地带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世界老大。


原有的海上霸主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迅速黯然失色,退出世界舞台中央。


为满足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海外利益,传统的海盗文化与骨子里的强盗基因,使拥有先进枪炮武器的撒克逊人、盎格鲁人毋庸置疑地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当360°征服世界,成为正儿八经的“日不落帝国”后,加紧了对富裕的东方的入侵。



彼时的满清政府,从东北一隅入主中原,历经几代领导人的奋斗,扩张领土、消除强敌、平叛内乱,在华夏衣钵上加工改造,继承“大统”,建立起了具有满清特色的中华“天朝上国”。


虽没有大唐“天可汗”“万国来朝”的风骚与气派,但周边一圈的“附属国”也算是可圈可点。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人口,即便不是完全的世界舞台中央,但在那个各大陆并不完全联通的时代,依旧是妥妥的超级大国。



乾隆时期,清朝的19个附属国.


也难怪,英吉利与法兰西在非洲、美洲、东南亚为抢地盘斗了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却迟迟不敢到东亚这么一个古老的国度上造次。



早在明朝时期,大明就不仅将早期的海上霸主葡萄牙、荷兰狠狠地揍过,就是后来的“日不落帝国”,也同样被大明揍过。


1521年爆发的中葡屯门之战,与屯门之战后续的西草湾之战,葡萄牙被大明狠狠地摩擦了一顿后,终于获得了在中国经商的权利,但前提是葡萄牙每年要上交10%的利息。



明葡战争


明末崇祯年间,海上马车夫荷兰,与明朝发生中荷料罗湾海战,被明朝将领郑芝龙打败。而后来的1662年,郑成功再次打败荷兰,收复了台湾。


就在料罗湾海战发生不久,英国同样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于1636年,爆发了“明英战争”,最终明朝胜利,英国失败,英国赔偿白银2800两。


这么看来,满清的“天朝上国”并不是没有来由。“日不落帝国”在发动鸦片战争之前也是真的害怕。


毕竟,一个拥有如此庞大领土、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存在的数千年、还曾经揍过自己的国度,怎么会不令人感到害怕?


因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主要通过暗中走私毒品来进行财富掠夺。直到中国大规模“禁烟运动”的兴起,直接切断了英国的财富来源。



禁烟运动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是对于嗜血的资本家来说,无异于扼断其咽喉。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顺理成章地爆发了。



清帝国不幸的开始,在于其祖上积攒下的大国实力与良好声誉,在与西方的第一次交手中就遭到了惨败,东方市场在英国的枪炮下顺利拓展。



西方列强突然发现,古老的东方帝国也许真的不过尔尔,因此都跃跃欲试,企图从中分羹一杯。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法国、沙俄、美国、普鲁士、意大利、奥匈等国,依次来到东方大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各种不平等条约蜂拥而至。


为了维护日暮西陲的封建王朝统治,女强人慈禧奉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原则,来者不拒,来一个签一个,直接将大清国土推向水深火热。



慈禧


道光皇帝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推开棺材板,跳将出来大骂儿媳不孝。


即便是在被西方列强蹂躏的19世纪,满清政权依然在中越边境打败了法国,左宗棠硬刚沙俄、收复新疆,面对意大利的威胁、鸟都不鸟的三门湾事件,甚至是直接出兵朝鲜,袁大头同志还当上了朝鲜的太上皇。



身穿清军军服的袁世凯


加之三十年左右的洋务运动,建造了“时兴”的军队与海军,其风光程度一时无二。


这让西方列强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征服清帝国还是心存芥蒂的。毕竟,在列强之间也时常是战争频繁,英法、法德、英美等,数不胜举。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海战中,西方列强眼中的东方弱小国家日本,居然一战成名,不仅获得了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还获得了台湾岛、辽东半岛的大面积土地。



这让在清帝国土地上折腾了半个多世纪的西方列强发现,他们原先的努力在东方弹丸国家的“狮子大张口”面前都是小打小闹,关键是满清政府还爽快地答应了那些近乎不可能的条件。


于是乎,八国联军侵华接踵而来,古老的东方大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眼中的“东方列强”已然不复存在。



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


不久,清廷覆灭,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等一众豪杰建立起的丰功伟业,在历史与时代的发展中灰飞烟灭。


纵观整个满清时期的发展历程,由早先的弱小,到中期的强盛,再到后期的大而不强,依旧逃脱不了“三百年而亡”的历史定论。


如同今日的米国开始进入衰退期一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是目前世界上无敌的强大存在。


灭亡前夕的清帝国,依旧有过诸如“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这样昙花一现的短暂中兴。


一直到甲午海战之前,清帝国在西方老牌列强的眼中,始终是东方的“列强”。



清末军新军


但腐朽的封建思想与原有阶级的固化,最终使得不可一世的清帝国被原先的“弱小邻居”暴揍后,迅速走向没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百余年前,梁启超在《论不变法之害》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法律与变革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性:法律的完善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变革的与时俱进可以促进社会源源不断的前进。



梁启超与李惠仙一家


唯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才能保持先进性,才能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才能在历史进程中不被淘汰。


满清入关之前,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但随着地盘的扩大与管理人口的大幅增加,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统治形势。


因而从皇太极开始,便逐步仿明朝设立了六部与内阁制度,为清帝国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西方一众曾经的“蛮夷之国”借着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改变本行政体制,走上了现代化的进程。


就连东边的蕞尔小邦“小日子”,也通过变革成为可以骑在“天朝上国”脖子上作威作福的“东洋人”。



日本明治维新


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有志之士,也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通过系列诸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预备立宪”等措施开展了救亡图存的运动。


但其已“病入膏肓”,如不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只能湮灭尘埃。


事实上,曾经不可一世的“东方列强”大清帝国也确实是最终被本国人民革了命。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的土地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将土地分给农民,鼓励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而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是“双减政策”,也就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日。


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土地改革,确保“耕者有其田”,农民也因此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农业合作化将土地的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目的即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再后来,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又开始了“包产到户”,重新将土地发放到农民手中。


目前,随着青年一代愿意留在农村种地人数的减少,在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尝试性地实行“大承包”制度,就是让想种地、会种地、能种地的人承包几百上千亩的土地,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劳作,开展种植生产作业。



棉花播种


笔者了解到,在新疆部分地区,有私人承包土地种植棉花面积一度达到5000亩。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大规模机械化的投入,在从前,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棉花收割


仅从土地政策一项内容就可以看出,无论采取何种土地政策,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为了更加符合时代进步的需求。


而所有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历史上,各个封建王朝在立国之初,几乎都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便于发展、保障普通民众利益的政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富流转到少数人手中,社会分配不均,既得利益者无法做出任何有损自身利益的改革,只能眼睁睁地被“底层人民”来个彻底的“大变革”。


最终,很少有朝代能够逃脱“三百年运势”的诅咒。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部门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9年与2018年进行了5次改革。


国务院机构改革每5年进行一次,从1982年至2018年,一共进行了8次改革。


无论是何种改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了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


我党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心,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其根本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


这与历史上任何国家或者政权的组建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而,在数次政策改革过程中,其推动方式与过程,相比较于曾经的清帝国,或者如今的西方国家,都要容易得多。


即便是曾经有过错误的出现,存在过一定问题,但基本上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予以纠正。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说道“ 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充分说明了政治制度、体系适时改革变化的重要性。



康有为全家福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都处于一种持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即使是适时的改革和变化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但在开展过程中,也总是会不可避免地损害部分人群的利益,这也是改革过程中的最大阻力所在。


清帝国之所以覆灭,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经相悖,且统治者并没有“壮士断腕”的手段和决心,减少自身利益而保全人民利益,所以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八国联军都没有将清帝国灭亡,只是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但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武昌起义”就让偌大的清王朝分崩离析,足见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



武昌起义后,多省宣布独立


如今的执政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最高权力机关更是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与变更,从前适合社会需要的一些机构与体系逐渐变得与社会实际不符,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及时纠正调整,长此以往则容易积攒成大问题。



只有把握社会实情,提前预判发展方向,适时果断地进行机构改革与调整,充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才能永葆社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