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毛泽东打倒刘少奇前的神秘之旅---重上井冈山(上)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2-12-01 7:32 已读 1634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节选)

            作者:崇新岳、百思峰          



    第六节
重上井冈山

                                            1

 

1965315日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去外地巡视。从1949年到1974年,毛泽东共外巡58次,平均每年外巡两次以上。毛泽东这次外巡,一来是惯例,二来是要避开中央关于试办“托拉斯”的座谈会。所谓“托拉斯”,是刘少奇率先提出的一种企业形式,它与以往的国营企业不同,不是用行政方式管理,而是用“经济的办法管理企业”,这个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后搞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很显然是资本主义(现在叫市场经济)的东西。

刘少奇“气走毛泽东”的计划成功之后,乘胜出击,进一步把资本主义的试点从农村推向城市。刘少奇在试办托拉斯座谈会上讲话说:“托拉斯是在党的领导下,用社会主义的经济办法,而不是行政办法来管理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办托拉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但都没有完整的经验,要我们自己创造。应当充分利用当前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适应国内经济形势和建设的需要,更积极地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新技术。”

刘少奇试办“托拉斯”的计划,实际上是对国营企业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刘少奇原来计划从1965年开始,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这一重大的改革和转型,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断。如果没有毛泽东发动文革,1978年之后搞的“改革开放”,就会提前到1966年。

毛泽东毫无疑问反对这种资本主义试点,但毛泽东看出,刘少奇的经济路线已经得到大多数中央委员的支持,他如果在会议上反对刘少奇,又将陷入少数派的难堪境地。这时毛泽东的最好选择就是离开北京,随刘少奇去搞,因为刘少奇的羽翼已经丰满,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已经阻止不了刘少奇走资本主义道路了,只有另寻办法打倒刘少奇。

毛泽东离开北京的第一站是武汉,住在武汉的东湖宾馆,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一个半月。毛泽东初来的十几天,既没有到外面视察,也没有招当地领导人来谈工作,只是一个人单独地看书和思考。据当时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这段时间吃饭不香,饭量减少,经常打的乒乓球也很少打了,而散步的时间增长了。平日毛泽东散步时,喜欢跟站岗的哨兵、工作人员说说话,而这些天毛泽东只是一个人静静地散步,一边走一边思考。

毛泽东要思考的问题有三个:()人民公社为什么会搞成饿死人的悲剧?()自己在中央高层为什么会变成少数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2

 

人民公社为什么会饿死人的问题上,有两个答案:第一个答案是共产主义本身错了,第二个答案是共产主义没错,而是办人民公社的方法错了。关于第一个答案,毛泽东不予考虑,因为他是坚信共产主义的。毛泽东自己说:“我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两个人密不可分,一个是陈独秀,一个是李大钊。那时我还读了三本书,让我铭记一生,一本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一本是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一本是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此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那么是办人民公社的方法错了吗?毛泽东想来想去,认为办人民公社也没有错,因为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个体单干的小农经济可以让少数农民致富,但让全体农民都致富是不可能的。毛泽东是彻底的均贫富主义者,他给中国设计的蓝图,要不然是共同富裕,要不然是共同贫穷,从来没有“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设计思想。如果想让全体农民致富,分田单干的道路肯定不行,只有人民公社这样集体化和合作化的道路。

既然共产主义没有错,办人民公社也没有错,那么为什么人民公社失败了呢?毛泽东想到了第三个答案,那就是人的思想觉悟问题。农民的私心太重,大家都想少出力、多吃饭,只想从公社获取,不想为公社贡献,所以把人民公社吃穷了,吃垮了。因此,毛泽东意识到,人民公社是失败在人的觉悟上,如果能让每个人都有张思德、白求恩、雷锋那样的共产主义觉悟,人民公社就一定能够成功。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呢?1963年毛泽东发起“学雷锋”运动,但收效不大;1964年发起“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就是“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收效也不大。毛泽东冥思苦想,试图想出一个提高人民思想觉悟的好方法,最终他想到了“灵魂深处闹革命”的文化大革命,这是后话了。

毛泽东继续住在武汉东湖,继续他的思考。413日,外交部长陈毅陪同阿拉伯共和国总统顾问侯赛因,到武汉东湖宾馆会见了毛泽东,晚上毛泽东陪阿拉伯贵宾一起前往武汉剧院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415日,周恩来在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纪念会议之前,专程到东湖来向毛泽东“请示”。这个请示的“画外音”,是周恩来向毛泽东表明,他在北京与刘少奇共事的同时,也没有忘掉毛泽东,再次表现出他的中立立场。

周恩来走后,毛泽东继续思考他的问题:自己在高层干部中间为什么变成少数派?毛泽东想出一个答案:这是因为高干们受“修正主义”的影响,革命理想蜕化了,革命精神丧失了。从1962年起,毛泽东就总把“修正主义”挂在嘴边,什么是修正主义呢?

 

                                       3

 

毛泽东在批评苏联变成“修正主义”国家时,是这么说的:“苏联已经形成一个特权阶层,控制了苏联党政和其他重要部门。这个特权阶层,把为人民服务的职权,变为统治人民群众的特权,利用他们支配国家财富的权力,侵吞苏联人民的劳动成果,占有远比苏联一般工人和农民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收入,而且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化公为私。他们在生活上完全脱离了苏联劳动人民,过着寄生的腐朽资产阶级生活。这个特权阶层在思想上已经完全蜕化,背离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传统,抛弃了工人阶级的远大理想。他们自己背叛革命,还不准别人革命。他们唯一的考虑,就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统治。”

毛泽东认为:革命成功后,很多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退化了,革命精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生活舒适,追求物质享受,这种思想就是修正主义。毛泽东在批评苏联共产党变“修”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正在向修正主义的道路靠拢,中国共产党正在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阶层。因此,毛泽东提出要“反修防修”,要阻止中国共产党“变修”。毛泽东不止一次地说:“苏联修正主义正是有了一个特权阶层,把列宁的党变成了修正主义的党,国家也变了颜色。我们决不能像他们。”

在共产党内,有少数高官能够理解毛泽东为什么要搞“反修防修”。比如中共元老谢觉哉说:“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官国’,当官做老爷的特权思想一代又一代传下来,从古代到民国都是如此,有很厚的土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破‘官国’传统的人是毛主席,共产党的官就是不能当官做老爷,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可是我们共产党进城了,当官的特权跟着就来了,很多人感到这是天经地义。我的亲戚要我帮忙安排工作,觉得这是正常的;我的孩子也要坐我的小车,吃得比别人好,穿得比别人好,也感到很正常。可我感到这些对我们党来讲,是不正常的,非常危险的。”

但中共的大部分高官们,不理解或者根本不愿意理解毛泽东的“反修防修”苦心,认为“修正主义”不过是毛泽东老年固执症引发的臆想。但毛泽东还是坚持他的想法,1962年以后,党政大权已经不在毛泽东手中,只有军队还是毛泽东一个人说了算,于是毛泽东就在他控制的军队里展开“反修防修”。

毛泽东认为防止特权阶层形成的有效办法,是减少和降低官员们的物质待遇。在毛泽东的主导下,19652月中央军委做出《军官减薪决定》,指出:“军队现行的工资标准,是全国各类工资中较高的一种,它同我军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不相适应。因此,必须降低现行的军官薪金,这样有利于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4

 

从毛泽东给军官减薪这件事,其实就看出为什么毛泽东在高层干部中间变成少数派的原因。一个企业的老板,给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减薪,怎么可能得到高管们的支持呢?毛泽东的地位就好像是一个国家的老板,他要限制高级干部的待遇,甚至要给他们减薪,这显然难于得到高干们的支持。毛泽东认为在战争年代,这些干部都是好的,都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这些人的革命意志就消沉了,所以他要用减薪的方法,用降低物质条件的方法来激发这些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然而毛泽东却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人对未来的梦想。在战争时期,尽管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大家对未来有一个憧憬,认为只要打下来天下之后,我们就什么都有了,大家就是为了这个梦想而奋斗。当共产党胜利之后,毛泽东仍然要求大家继续过艰苦朴素的生活,这时干部们就不满了。战争时期因为没有条件享受,只能提倡艰苦奋斗,所以也没有人埋怨毛泽东;胜利之后有条件享受了,毛泽东继续提倡艰苦奋斗,不让大家享受,干部们自然就有怨言了。

1965427日,解放军中地位仅次于林彪的三位大人物来东湖面见毛泽东,他们是军委副主席贺龙、总参谋长罗瑞卿和副总参谋长杨成武。这次他们是来向毛泽东请示取消军衔制以后的军装式样问题。取消军衔后,军装上不再使用表示军衔的奖章、领章、大檐帽,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毛泽东说:“我赞成走回头路,恢复到老红军的样子,只要一颗红星,一面红旗,其他的军衔牌牌统统都去掉。我看到那些牌牌就不舒服,过去没有牌牌打胜仗,现在有了牌牌,我看倒是要打败仗了。”

贺龙等人走后,毛泽东吩咐他的警卫长汪东兴,给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打电话,让张平化过来见自己。汪东兴立即给张平化打电话,说:“毛主席在东湖,请你马上来一趟。”

张平化一听毛泽东叫他,二话不说立刻乘特快列车,傍晚到达武昌,直奔毛泽东住的东湖。张平化是毛泽东的同乡湖南人,也是井冈山时代的老战士,是党内极少数喝过毛泽东喜酒的人。那是1928年在井冈山,毛泽东与井冈山游击队女侠贺子珍结婚。其实所谓喜酒不是真的酒,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只是简单地以茶代酒而已。张平化比毛泽东年轻十四岁,从井冈山开始就一直跟随着毛泽东,毛泽东也十分喜爱这个小弟弟般的老部下。

毛泽东对张平化就像昨天刚刚见过面一样,没有寒暄,没有开白场。张平化原本想把湖南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事情向毛泽东汇报一下,可是毛泽东却一摆手说:“这个问题不用汇报了,情况我都知道,现在看来光搞社教运动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5

 

张平化不知道毛泽东这句的含义,插不上话。毛泽东接着说:“我们有些同志,遇到困难不是到马克思那里去找答案,而是到资本主义那里去找答案。1962年我在北戴河会议上就说过,什么‘包产到户’,统统都是单干。包产到户,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一些粮食,时间长了,就会两极分化。贪污盗窃的、投机倒把的富裕起来,讨小老婆,放高利贷,军烈属和五保户这边就要贫困了。所以‘包产到户’的问题,不是粮食增产多少的问题,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你懂得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吗?

张平化不懂,只好说:“我想想看。”其实张平化想也想不出来。张平化作为一个省的第一把手,与毛泽东这样的国家第一把手,在思考问题的规模上、层次上和范畴上都完全不同。张平化想的只是怎么完成好上级领导交待下来的任务,怎么把本省的工作搞好,从来没有想过国家的长远大计。

毛泽东也知道张平化不懂,于是说:“你不太清楚,那么上了井冈山后我们再说。”

张平化大吃一惊,问:“上井冈山?

这时毛泽东脸上严肃的表情不见了,亲切地对张平化笑着说:“我年纪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一看。你最近能不能抽出时间,带带路?

张平化这才知道,毛泽东这次南下是要上井冈山,叫他来的目的是要他带路。因为张平化是井冈山老战士,最近又回过两次井冈山,对井冈山比较熟,让张平化带路自然是最佳的人选。毛泽东身在北京,对这些地方大员的动向了如手掌,早就物色了张平化作为自己重上井冈山的带路人。

张平化听毛泽东说完,立即兴奋地站起来说:“主席要重上井冈山,太好了!井冈山男女老少都在念叨主席,请主席回来看看!跟主席上井冈山,我随时有时间,现在交通又方便。”

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他最喜听人民在想念他这样的话,也相信人民是在想念他的。事实上,那时候的井冈山人民确确实实是想念毛泽东的。

一直跟在毛泽东身旁的汪东兴,这时才知道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要上井冈山。不过毛泽东要去哪里,从来都是前一天才告诉他的,所以汪东兴也习惯了。汪东兴是毛泽东的警卫长,必须负责毛泽东的安全,于是他决定第二天和张平化一起,先行上井冈山探路,安排好一路的警卫工作和准备好毛泽东下榻井冈山的住处。

第二天汪东兴和张平化就上路了,第一是看哪条路平坦好走,第二是为毛泽东选好几个途中休息和吃住的地方,第三是向当地的接待人员交待,怎样接待好毛泽东。因为毛泽东这个人个性比较强,还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人,弄不好他就要生气,所以汪东兴要把接待好毛泽东的要点事先传达下去,尽量避免毛泽东的不快。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