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关于李云迪,没有比这篇文章更到位的了

送交者: 花镶玉[★★★★声望勋衔17★★★★] 于 2021-10-25 9:52 已读 11497 次  

花镶玉的个人频道

+关注
来源关胖侃财

李云迪嫖娼,就要取消音乐家身份、就要作品下架、本人社死、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那么民国老司机瞎子阿炳呢?在欢场奉旨填词的柳永呢?有多段不洁暧昧情史的李商隐呢?伤风败俗的柴可夫斯基呢?婚内出轨的居里夫人呢?…………




李云迪这事刷屏两天,说实话,真烦。就这么点事儿,至于吗?






01



何至于置之于死地?






如果是“某大龄未婚男青年在北京朝阳区涉嫌嫖娼被拘留”,别说热搜了,恐怕连个舆论场上的小浪花都算不上。把“大龄未婚男青年”换成了李云迪,多了个名人身份,可以算是个娱乐新闻,但是再怎么放大也就是个治安事件。




纷纷扰扰、沸沸扬扬,大有李云迪不即刻社死不罢休的架势?是什么人神共愤的严重罪行,有什么深仇大恨,要把人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最过分的是某消息灵通的新闻机构,连夜打电话骚扰李云迪的老师但昭义老先生,去问人家有什么“感想”。半夜11点半给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打电话,去问这种事,真不知道这位记者怎么下得去手、开得了口?你要老人家说什么?老人家又能说什么?你无非逼着老人家跟你一起对着他的弟子吐口水,这是什么脏心烂肺的操作?这是做新闻吗?写大字报、搞大批判也没这么搞的。




这不违法,可是肮脏程度比嫖娼严重多了。艺人失德事件是臭肉,这种记者就是苍蝇。




还有上海某名校中文系的名教授,社交媒体三连发。把2015年李云迪某场表演弹错音发出来,以示“我早就知道他不行”。再加了一条李云迪当评委,为了参加朋友婚礼请假离开的“劣迹”。最后还推荐另一位钢琴演奏家。这样幸灾乐祸式的捧场,还有一点体面吗?




人一出事,就成了墙倒众人推的大型鞭尸现场,这是什么舆论风气?昨天还是音乐才子、钢琴王子,今天就成了业务不行、人品很差。行业协会第一时间出来割袍断义,昔日同行、圈里人出来站队讨伐。连累老恩师也要被裹挟着表态。这是什么世道人心?






02



以道德为名杀人,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嫖娼,不是祸害粉丝,不是强尖幼女,何至于此?李云迪有他该受的处罚,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由此引发的种种丑态、满满的戾气,又该谁负责呢?




以道德为名杀人,是极不道德的行为。这对社会风气的败坏,比嫖娼行为严重的多。




正常社会总有些灰色地带,嫖娼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反而看上去很纯洁,这种纯洁的代价是世风苛烈、人人自危的荒芜。而且,那种纯洁也只是表面上的,男盗女娼的龌龊事一样不少,只不过人人自顾不暇,就看不到了,看到了也要装看不到。




名人当然应该更加道德自律,但是不等于普通人就不要。艺人失德有轻有重,难免受到舆论的道德评判。但是,评判者也要有道德的自律。到底是“嫉恶如仇”,还是借题发挥的宣泄恶意,需要评论者的道德自律去分辨和约束。




在娱乐圈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中,舆论场的道德自律不断在滑坡。不分轻重、不问情实,一概戾气满满的喊打喊杀、置人于死地。




霍尊的社死,死于一场不愉快的情侣分手。基本事实都还没搞清楚,人已经“社死”了。




宋冬野的社死,死于一场被举报的演唱会。封杀期满后的复出,却成了算旧账的再死一次。




这是讲道德吗?不分青红皂白置人于死地,不是嫉恶如仇,而是兽性大发的伤害欲。在这些罪不至死、甚至连罪也谈不上的社死事件,是大型群殴的现场。这种戾气满盈、不宽容、不理性的舆论氛围,非常可怕。






03



无人幸免,殷鉴不远






娱乐圈名人之所以会成为恶意宣泄的靶子,自身的不检点只是一方面,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比他们不检点、行为更恶劣、社会危害更严重的大有人在。




只是娱乐圈在所谓精英圈里是最没有“武装”的,他们甚至算不上什么真正的精英,只不过是精英圈里的摆件、装饰品。因此,娱乐圈名人一旦露出了破绽,就成了毫无招架之力的群殴对象。这看上去很安全,其实不然。




把李云迪当吴亦凡打,那么下一个又会继续滑坡。嫖娼十恶不赦了,随地吐痰、闯个红灯也算九恶、八恶呢?“名人要注意公众影响”被无限放大,接下去不那么出名的、压根不出名的也会加速卷进旋涡。




暴戾和苛刻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无人可以幸免。这样的历史教训要多少有多少,殷鉴不远。




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了就要付出代价。但是,代价和责任要对等。法律有“罪刑相当原则”,重罪重判,轻罪轻判,这是基本常识。偷超市的和抢bank的一样判,起不到震慑和规范作用,制造更多的不公。分辨事件性质,给予不同的评价,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理性。理性没了,人性也就没了,只剩下兽性。




不管是吴亦凡还是李云迪,是强尖还是嫖娼,统统打杀,这显然不是理性。







归根结底,艺人也罢,名人也罢,都是人。对待人,都要有同理心。该负责的要负责,但是该宽容的要宽容,可以原谅的要原谅。不宽容的社会不是纯洁的,而是冰封千里的荒芜。




不要找不宽容的借口,道德洁癖会毁灭一切。李云迪嫖娼,就要取消音乐家身份、就要作品下架、本人社死、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那么民国老司机瞎子阿炳呢?在欢场奉旨填词的柳永呢?有多段不洁暧昧情史的李商隐呢?伤风败俗的柴可夫斯基呢?婚内出轨的居里夫人呢?……




高度苛刻标准之下,教科书都没法编,博物馆至少要关掉一大半。B站抖音之流,更要全灭。还追什么番、看什么剧?能留三五部蒸馏水萃取过的戏看看就不错了。




施暴的恶意,始于害人,终于害己。


 


总之,为“李云迪不是吴亦凡”熬夜码字洋洋洒洒,我都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常识成为话题、需要普及,分外荒唐,更需要警醒。

喜欢花镶玉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