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六祖壇經定慧品 8 : 反省自己有沒有貪瞋癡. 從無相、無住、無念下手.

送交者: ywhan[♂★★声望品衔10★★♂] 于 2023-03-22 12:26 已读 1618 次 3赞  

ywhan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六祖壇經定慧品 8

 反省自己有沒有貪癡. 從無相、無住、無念下手.

 

(二十四)

 儒家也有這種說法,《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之未發」,即真如之體;「謂之中」,所以中道實相就是真如。「發而皆中節」,起心動念即真如之用。明白了心有體、有用,就是真正的菩薩行,就是如來住世。

 喜怒哀樂,屬於眾生境界。尚未起心動念的時候,當下這念心在哪裡?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沒有妄想、昏沉,這就是真如之體。如果喜怒哀樂未發,卻在這裡打瞌睡、無聊,這也不是真如之體。所以,不但不起心、不動念,這念心還要清楚明白、還能作主,這才是真如之體。

 「發而皆中節」,這念心可以喜,也可以怒,起心動念都「中節」。什麼叫作「中節」?例如,有人來侵犯道場,就要學金剛力士、學韋馱菩薩,降伏魔道、護持正法,這就是心的作用,喜怒恰到好處,這就是中節。現在正是修建道場的時節因緣,就必須要起心動念,具足一切善緣,勸大家共同來發心,早日完工,利樂有情,這樣就是中節。禪七時,告訴大眾:「通身放下,一念不生,不但惡念不起,連善念也不起,了了分明、處處作主,這就是體。」體,就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是無窮盡的,稱之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清淨法身佛。有體,就有用;有了用,不著用相。用了以後要歸還於體,否則就成了生滅,成了眾生境界。

 

《莊子》也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此即真如之體。可見,不但是佛法講體,儒家也講體,佛法則講得更清楚、更明白。「至人」就是聖者,學問、慈悲心、定力、智慧,以及其對心性的契悟,都達到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止於至善」。「用心若鏡」,聖人的心像一面鏡子一樣,沒有任何塵垢,時時刻刻都是光光明明、照天照地。心的體性也是如此,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就如同鏡子一樣。

 

「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此即真如之用。「應」,六根應對萬事萬物,無論是待人接物、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乃至於看到世界上的善善惡惡、燈紅酒綠種種境界,都「應而不藏」,心中不留一點痕跡,不躲躲藏藏。眾生好的也藏,壞的也藏。「應而不藏」,隨緣應物,如禪宗祖師所說「如明鏡當臺」,這念心猶如明鏡一樣光明,一照到萬事萬物,漢來漢現,胡來胡現,全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日常生活中要明察秋毫,善法、惡法,乃至世間法、出世法,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最後到達「不藏」的境界,不留一點痕跡,如「雁過寒潭不留影」。雁子從空中飛過,經過水潭時,能夠清楚地看到潭中的倒影,等到雁飛過以後,看不到潭中有任何影子,指境界過去之後,不在心中留下絲毫痕跡,也就是禪宗祖師所說「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的道理,這就是體。

 

「不將不迎」,不預設立場,既不排斥、也不歡迎,和《中庸》所說「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道理相同。「應而不藏」,日理萬機,心中始終不留一點痕跡。明白這個道理,就是真正的菩薩行。《易經》中的〈繫辭〉篇提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此為真如之體;「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真如之用。這段話告訴我們不要執著,真正達到無思、無慮、無為的境界,這念心寂然不動,一念不生,就是心之體。明白這念心有體、有用,還有深淺之別,佛法必須去實踐,實踐了體和用,這一生就能超凡入聖。

 

(二十五)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六祖大師恐怕大眾還不明白,於是以大乘經典來作結論。剛才談無念、無住,恐怕大眾又執著無念。執著無念,則無念又成為一重障礙,所以說「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這就是禪七時師父經常提示大眾的「任心自在,堅住正念」。道究竟在哪裡?道無所不在,周遍一切處,道就是空……這些仍舊只是形容詞而已,真正的道不離見聞覺知。

 

「六根雖有見聞覺知」,每個人都有見聞覺知;假使沒有見聞覺知,這個人就成了木頭,成為麻木不仁的人。如何在見聞覺知上用功?「不染萬境」即是。這念心始終不染萬境,外面所有善惡、是非、美醜,一切境界都不染著,如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凡夫心不起染污,就是佛心;染污了就不是。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功夫,就是時時刻刻使六根不染污、不落境界。

 

禪宗祖師將六根比喻為牛,必須使這頭牛不落入草莽。色、聲、香、味、觸等境界,就是草。一旦落入境界,就是「落草」,就得輪迴六道,這頭牛就得受宰割,這就是生死的根本。

 

道不離見聞覺知,也不是見聞覺知。所以,修行就是在見聞覺知上來契悟。《華嚴經》云:「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就是指這念心無染著,而且連空也不著,禪宗所講的就是這個最高的境界。許多人以為佛法就是空,並不是完全不對,只對了一部份;空也不執著,才是如來的境界。見聞覺知是空還是有?說空、說有都可以,空有一如,空有無礙,空有不二。見聞覺知就是覺性,亦即《楞嚴經》所說:「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所以,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知」和「智慧」。知就是覺性,就是絕對的智慧心,這念絕對的智慧心始終都要存在。

 

人人都有見聞覺知,可是眾生的見聞覺知會造惡業,所以眾生的見聞覺知不清淨。見聞覺知產生分別、取捨,就成了相對的境界。所以,必須契悟到沒有取捨的這念心。進一步,要時時刻刻檢討見聞覺知,保持清淨而不染污、不落草、能作主,如此就是不染萬境,真如本性常得自在、解脫、無礙。

 

明白了「不染萬境」的道理,眼睛要看就看、不看就不看,看了以後不作看想。眾生做不到,看了以後念念不捨,只找好的看,看到好的便想占有,看到壞的心生厭惡。同樣是一個「見」,卻有迷、悟之別,作用完全不一樣。覺悟了,見聞覺知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愈來愈細,真正達到最高境界──六根歸一,明察秋毫,就是菩薩境界。眾生見是見、聞是聞、覺是覺、知是知,六根各不相干,所以是「背覺合塵」;覺悟的人時時刻刻見聞覺知都能清楚明白、都能返照自心,是「背塵合覺」,也就是不染萬境,心常得自在。

 

(二十六)

 

 

何謂「自在」?遇到任何境界,始終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可以測驗自己,假使外面一有聲音,會不會轉頭去看一眼、聽一下?外面鬧哄哄的,是否能夠靜得下來?眾生不得自在,看到好的東西,就要去貪。例如,喜歡喝酒的人,不讓他喝酒,喉嚨就會發癢,想辦法要弄到酒喝,所以不得自在;看到別人花天酒地,自己也要去花天酒地。受外境所引誘,就得不到自在。修行人時時刻刻心不染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要動就動、要靜就靜。看到善事,一定去做;壞事,絕對不做。做了善事以後,心無染著,即得自在,這是達到自在的第一步。

 

第二步,六根歸一,六根互用,六根得自在。進一步再用功,成就如來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千百億化身隨緣應化,生死自在,所以自在也有深、淺。要達到最終的自在,必須先從眼、耳、鼻、舌、身、意下手,六根不染萬境,淨化見聞覺知。假使做不到,就不可能六根歸一、六根互用,乃至得到三身的果報。沒有前前,就沒有後後。沒有前面的因,絕對沒有後面的果,求也求不到。

 

「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經,指《維摩詰經》,亦稱《淨名經》。「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就是菩提涅槃,這念心始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就是定慧,就是無念、無住、無相。這是說明歸於本心本性,使真性自在無礙的道理。所謂「不動」,古德云:「要得真不動,動中亦不動。」不但打坐時不動,走路也能保持不動心。因此,不動的功夫也有深淺的差別,先藉由打坐養成不動的心,進一步,在動當中保持不動。六根在行住坐臥當中不攀緣,看到好的、壞的境界,知道好壞,好的不貪、壞的不嫌,這也是不動。

 

修四禪八定,達到空無邊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最高境界,一樣只是定,而沒有智慧、覺性。等到八萬大劫過後,定散掉了,又隨業流轉。因為修四禪八定的人,只知道「靜中不動」,而不知道「動中亦不動」,也不知道「能善分別諸法相」。

 

「能善分別諸法相」,就是以智慧檢討、反省自己心中有沒有貪心、瞋心、癡心。若有,馬上照破,照破以後,無能照、無所照,又歸於寂然不動。這一段告訴我們,從無相、無住、無念下手,最後就能真正契悟菩提妙明真心。

喜欢ywhan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