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哲学版文章评论精选录(18)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8-16 12:30 已读 4226 次 3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自由的度》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7-20 0:59 已读 5242 次 5赞

离题讨论:

仁剑君,我有一个事情求问。。今天我上班的时候用我的眼角余光看到了。。

那个新来的经理用手打了那个从我身边路过的女员工的屁股一下!!两人都以为我没看到!所以都没说话,都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关键是女员工有丈夫,只是她丈夫回印度了现在不在澳洲,她前几个星期才送走的,她还给我看过她丈夫的照片呢,然后那个经理有两人女儿。。但从来没听说他有伴侣而且他才来这里上班几个月。。

就想问问这是正常的同事关系吗?你平时会不会也打女员工屁股啊〜〜〜!

回复上述评论:

噢!虎兔君逼着我回答啊?那么我再次迟点睡,给你三个答案:

1,假如我是道德裁判者,我会站在道德高地义正词严地回答:这对狗男女,不知廉耻,是应该被万众唾弃的一对渣男渣女!虎兔君千万不要学他们,一定要像仁剑君那样,永远保持道貌岸然的形象。

2,仁剑君说:站在道德高地的裁判者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恶,所以,他不会评判这对男女的行为,只会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只是在做爱...........做的事。

3,仁剑君承认自己无知,只好反过来不耻下问虎兔君:我摸一下眼前可爱的小猫,你绝对不会问为什么,因为这行为太正常了。但同样是摸,对象不同,对摸一下屁股这个人类的行为之一,为什么你要问为什么?————————当你问这个问题时,答案已经在你心里。——————————苏格拉底式的提问。

你深恶痛绝之事,有人乐此不疲。如同杀人放火,一样有人好爱此道。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

别人如何是别人的事,虎兔君就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就行了。

冷眼看世界,看风云而已。


《布莱尔:中国的崛起》

送交者: ywhan[♂★★声望品衔10★★♂] 于 2022-07-20 12:08 已读 511 次 2赞

讨论原文:

中共曾经非常仇恨工党仇恨布莱尔。

回复上述评论:

请问“黨性第一”, 与"反共第一"有什么共同点?

回复上述评论:

这个回复精彩。


《圆满 7.9.1 (多元主义的应用;超渡系列6)》

送交者: Adam_Luyan[♂☆光辉☆♂] 于 2022-07-20 16:01 已读 4144 次 3赞

讨论原文:

不错。但有一点不认同:【现在西方世界流行多样儿化;就是这种多元主义。】这两句与之前的【你的烦恼就是因为修补过错,永无止境】比照,西方的不是多元主义。甚至现在的世界发展方向都与多元主义背道而驰。

多元主义应该是“自适应”的,现今世界的种种“主义”是“他适应”,即排斥性的。


《《正义是什么?》—罗翔教授》

送交者: 兔子兔子老虎[★★兔子兔子老虎★★] 于 2022-07-21 4:19 已读 3012 次 2赞 

讨论原文:

值得讨论。但我个人认为:所谓正义,是存在的,但不是实在的。意思是:正义是“是”判断的产物,因人类的自定义存在而必然存在。

深层的意思是:离开了人,正义不存在。

完美亦是,自定义不得不追求完美。但永远处在完美的对立面。

必然正义与不得不正义是两回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哈!

回复上述评论:

绝对客观正义是不存在的,正义本身是有立场的,尤其是在当下,人类分属不同的国度,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


《中国和西方哪个更加自由民主?》

送交者: 沙河粉[♂★间隙★♂] 于 2022-07-21 8:45 已读 4129 次 5赞 

讨论原文:

文章很好,有点小意見. 西方的道德是融合在宗教之中.当然到了資本主义,有人为了自我利益,宗教的约束力不很彰显.  但是生活中, 人人的和谐,处处可见.

讨论原文:

关于道德和法律的观点有道理。以法律约束人利于有钱人而不利于穷人,因为法律是由有钱人及其代理人制定的,向有钱人倾斜是必然的。而道德则不然,它是历史长期沉淀和积累的结果,用于约束所有人,不管有钱还是没钱。在中国对有权有势者道德要求比一般百姓的道德要求高一些也是常见的现象,只是最近几十年来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弱,越来越强调法律的作用了。强调法律的作用本没错,但法律的制定如果脱离了百姓心中的天道,只会成为恶法,成为道德的破坏者。

讨论原文:

很多人潜意识里把自由民主当成绝对的好东西。当然,我这话不是说自由民主是不好的东西

,问题出在绝对上。当今需要像苏格拉底一样的人,像不断追问勇敢诚实是否是美德一样的追问:自由民主就是政治美德吗?

答案很明显,并不一定是。

讨论原文:

关键在于“道不远人”是古典中哲与西哲关于道的定位的区别。

中庸之道,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古典西哲认为至善之道是远人的,由神把握的。


《超渡 7.5 (虚无主义的应用;超渡系列1)》

送交者: Adam_Luyan[♂☆光辉☆♂] 于 2022-07-21 21:47 已读 4177 次 2赞 

讨论原文:

目前西方世界,认为佛学是古典心理学,我认为佛学介于哲学和心理学之间,是哲学心理学或心理哲学!

回复上述评论:

"古典心理学"的说法比较到位,不完全懂人不懂人脑是其局限。劝人为善时,多数时候靠编造故事说事,从科学的角度看,那种做法效果不会太好,有时会起反作用,有时说事会有自相矛盾的事发生.

心理学还在婴幼儿期,许多不到位,因为对人脑还认识不足,心理治疗效果也不是太好啊.象算命的那样,一会有效,一会又效果奇差。


《学哲学需要扩宽眼界》

送交者: 老轮[♂☆★★太乙散仙★★☆♂] 于 2022-07-22 13:15 已读 4282 次 4赞

华夏文明的内蕴是包容。而轮兄你说是要学会世间一切知识,也含有包容之意。问题是你始终在扬西贬中,与你的主题相悖哈!

中肯的人并不会一口否定西方文明不好,而是认为把西方文明看成是普世价值而藐视东方文明不好。

讨论原文:

故事挺好,不过批评西方并不就是藐视,而是追求平视,反对跪族。你总用这样非高即低,非好即坏的二元思路,的确是没继承到中华文明的好东西。

讨论原文:

对“文革”的反思,是中国真正的新哲学的开始。摩西带着一帮备受埃及人虐待的以色列人逃出苦难,终找到了上帝这个真理!

    “文革”就是毛泽东(摩西)带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场改变未来世界的革命。那时的毛泽东既是摩西,也是“上帝”。

    我对一些对“文革”怀有敌意的回忆总是感觉到好笑——自己很无聊地抚摸着“伤疤”还喊痛!而这“伤疤”不是“文革”造成的,是因为“以色列人不听上帝的指引自己造成的”。


《禅12(超渡系列2)》

送交者: Adam_Luyan[♂☆光辉☆♂] 于 2022-07-23 5:54 已读 3751 次 1赞

讨论原文:

在天眼通里,没见过蓝天白云,日出日落,美丽变幻的色彩吗??

为什么要害怕? 入静很深时,天眼通的内容可以是想看什么就有什么!随意念变化.

平常觉醒时,大脑中有许多被抑制的神经回路,入静后平常处于抑制状态的回路便活跃了,其中一些活跃的回路激活了视觉中枢,此时就算闭着眼睛也可以看到许多奇妙的东西,如江河湖海,花草树木,蓝天白云,日出日落,美丽变幻的色彩和图案等等 . . .. 许多许多.

严格地说那不叫幻觉,因为修炼的人不会认为那是真实的,自己知道那是非现实空间的东西.修炼的人看到的是不完全觉醒时(也就是入静很深时)才有的,那是入静到了接近睡眠阈值但又不入睡那个小范围才可以看到.

真实的幻觉是是完全觉醒时才可以发生,是会被人认定是真实的,那是一种病态.

科学界对天眼通是有解释的,跟修炼的人解释可不一样.天眼通也不是永恒的,过了一些年以后,大脑神经回路是会变的,看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少,或者变得不太明显了.但养成了入静的好习惯,对大脑总是有好处的.

回复上述评论:

回答(有内文)

问题1,在天眼通里,没见过蓝天白云,日出日落,美丽变幻的色彩吗?? 我在文中解释了天眼的定义,是比喻,谈鬼神时,如同多了一只眼,能看见。

问题2,平常觉醒时,大脑中有许多被抑制的神经回路,入静后平常处于抑制状态的回路便活跃了,日出日落,美丽变幻的色彩和图案等等?答:你说的是想象,不是幻觉。幻觉是我文中从清醒的轻微幻觉,到四禅天及以上的春思想意识状态(没身体感觉,没呼吸)

问题3,严格地说那不叫幻觉,因为修炼的人不会认为那是真实的,自己知道那是非现实空间的东西.修炼的人看到的是不完全觉醒时(也就是入静很深时)才有的,那是入静到了接近睡眠阈值但又不入睡那个小范围才可以看到. 答:本文谈禅(即静虑、气功);修炼人达到的定境,笔者将在16.3节发光地谈四种完全清醒状态下(日常生活状态)的“定”。修行人要的是这种定。

问题4,幻觉不是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禅修(练气功)的目的是懂得四种思想意识状态之一:清醒状态、松散意识、梦、幻觉状态。幻觉是和梦类似,佛教中称为“门转”而进入的一种状态。幻觉经历可以得出许多心理机制学原理、知识,如天眼通、天腿通、他心通等(如我文中所说);这是人们所说的“金刚智”。

回复上述评论:

你的回答是古老的禅修方法里or宗教所说那一套,科学上的解释和你的不一样,各自保留看法吧!不争论,让以后科学说话.


《羅翔:性侵犯罪中的同意問題 道德高于法律》

送交者: 兔子兔子老虎[★★兔子兔子老虎★★] 于 2022-07-23 18:29 已读 2503 次 1赞 

讨论原文:

精彩的演说。但正如演说者本人的感慨:人类问题太过复杂了。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如何改变他力为自觉?这应该是哲学上一个重要的论题。

所以,我对如何以他力约束人类行为的种种理论,其实兴趣不大。因为发现,没什么用。几千年了,人类律法汗牛充栋,但只要“有必要”,说反就反,从个人,到国族,无不如是。

回复上述评论:

但法律背后的道德底线才是根本意义呀?

回复上述评论:

问题是:什么是道德底线也是争论不休。

回复上述评论:

因为道德底线一直在变啊?

回复上述评论:

这其实就是之前你一直追问的问题:必然与无奈的区别。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的一切道德标准,包括你上一个帖子讨论的正义,皆是无奈之下不得不为之的事情。如果把某一个道德标准视为必然,就是这位罗教授说的“一元论”,一元论表面上受大众欢迎,因为是非分明,但却又是人类腥风血雨不断的因素之一。

所谓多元,还是不够,因为多元亦有两重含义:一种是人们一般认为的相对主义,即我坚持我的价值观道德观,但我也认为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我在《逻辑后缀学》下卷的多元,叫做“非值”的多元。

说来说去,我认为人类如果没有彻底认识价值观带来的问题,就永远有问题。

回复上述评论:

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啊所以价值观带来的问题也是无穷无尽的怎么能彻底认识啊?

回复上述评论:

所以,我对价值观是彻底批判的。但我也知道,人类不可能彻底摒弃价值观。因此,我才思考出一条“中间路线”———训者理念。

亦因此而构建出人类文明的三阶。

回复上述评论:

但没有人可以避免价值观啊,受训者也是无奈的反映啊!

回复上述评论:

对呀!现在明白我之前说的:必然正义与无奈正义了吧?

带着无奈之心看待世间一切。此无奈之心,亦就是佛学的慈悲心。


《说说文明,说说日本》

送交者: 老轮[♂☆★★太乙散仙★★☆♂] 于 2022-07-23 18:56 已读 3894 次 2赞

讨论原文:

没有一个文明是完美的,一个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是这个文明下子孙的共同责任。

西方文明源于希腊罗马,但如果真那么完美,希腊罗马也不会覆灭了。

中华文明如果没有生命力,早就消亡了。历史证明,只有中华文明是没有间断存续至今。

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讨论原文:

挺有讽刺意味的是,鲁迅写的赵家是映射54前后的北洋政权。主要是段祺瑞政府。而现在回头来看,那个时代的北洋政权是中国近代最接近古希腊罗马模式的政府。对内有民主选举,言论自由,三权分立,致力于经济发展,对外则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

而干扰破坏最后断送这个制度并让西方法西斯主义和马列主义祸水双双流入中华,让中华文明的进程停止甚至大幅倒退,让中华陷入之后几十年之乱的恰恰是那些打着德先生的革命党和其阿Q追随者们(54火烧赵家楼的背后黑手就是均受俄共支持的国共两党)。可以说,没有鲁迅小说中那些革命党和阿Q作乱,代表赵家的北洋政权将致力于解决军阀割据,致力于让民族富强,国泰民安。

学西方只学皮毛不学根本的不是当年的赵家(北洋政权),而是当年的阿Q革命党,是现代的叶利钦,是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等地方闹颜色革命,占领道德制高点的那些政治投机流氓。

中国百姓从《阿Q正传》至今经历了百年沧桑,已经学会了理性思考,已经目睹过N次阿Q(和叶利钦)之革命党在道德制高点上吹的泡沫。任何拿道德大棒对待异己,将异己打成赵家粉也好,封建法西斯爪牙也罢,都是欺世盗名的政治流氓。


《馬上得天下馬上治天下美國國運還能撐多久?兼論大同世界的全球大一統》

送交者: 軒轅伊尹[★★声望品衔10★★] 于 2022-07-25 22:45 已读 5513 次 4赞 

讨论原文:

庄子·胠箧: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古人质朴,从什么角度理解老庄的“圣人”,就有不同的结论:

以我在《逻辑后缀学》中的理论阐述,“圣人、斗斛、权衡、符玺、仁义”如果解读为“确定性”,就会“越是企图确定,就越不能确定地震荡与重复”。西方的rule就具有确定性的内涵。

东方的“道”表面具有不确定性,实质其内涵叫做“可能性”:越是不确定,反而越确定。所以,我称老庄哲学是辩证法的老祖宗。


《聊一聊:我个人理解的哲学世界》

送交者: maddogs[♂★★★认真的青铜★★★♂] 于 2022-07-26 0:24 已读 6499 次 15赞 

讨论原文:

哈...哈.... 拍下頭, 那個就是了(Being) 趕快拍下拍。

咱沒胡說;至少讓汝知道,只是還沒"見到"…

閣下真有善根,就閱研"緣起法",此是不共世間智的。

回复上述评论:

我善根似乎很少,劣根倒是很多~~

回复上述评论:

咱也多劣根;西方哲人一直找"一个存在"(上帝>我思我在>物自體>Being...)請進!

佛陀已證見且宣說: 

世間的一切的一切,是和合与離散的,没有任何東西(物、身體、心)是自己独立生起的、自有的、不變易的...; 

实例: 眼 看 車(物自体), 生起眼識(判别是Bus 或 是宝马), 是誰在看? 是眼吗? 还是"心"? 心在那裡? 在腦中吗? 佛教說, 此整体名為"十八界(六根合六境, 生六識; 三事和合生觸, 觸俱生受、想、思)

又是誰在分别是Bus , 或是宝马?是理性吗? 还是非理性? 或是"感性'? 這是"概念名詞都是出自西方哲人的; 有東方的吗? 

有! 多出自佛教的唯識宗学派的"八識心王" , 五位百法...等; 或是中觀學派的"假名"...

上述是粗糙的說一說。

讨论原文:

我认为我已经回答了:

以“可持续”为共同最高原则的生命的最原始最基本的自定义——DNA的六大生命属性决定了选择必然会在真实关系中“优化(不那么随机)”出“最有意义”(可持续性的纯正唯一的意义的似然度最大)的选项。

“优化选项”就意味着产生了概率的内涵:“可持续性的纯正唯一”被优化后的布朗运动必然在观察者眼中呈现出正态分布的钟形曲线上的“钟形”。

DNA最首要的属性是(因自他分别而产生的缺失意识而出现了回归的)需求,需求必须有需求的对象(产生自他分别性质的主客体对立,包括时间、空间等概念皆亦因主客体对立的“需求”而产生他他分别),这个对象必须“存有”才“有意义”。这个“有意义的存有”首先就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中的“我在”(下卷会为“我在”赋予新的内涵)。

因此:

“存有”是生命赋予“实在”的最初始的有意义的内涵的自定义真实的“他者”。

“存有”是一切传统哲学概念中“第一元概念”。

因此海德格尔认为首先必须“在(存有)”,才有“在者(存有者)。”

因此康德认为存在着一个认识之外的,又绝对不可认识的物自体。

产生“有意义的内涵”就意味着产生了选择,也就发生了“塌缩”。

这个“最初始的有意义的内涵”不妨就称为“初始先验概率”——最初始的先前定义(先前设定——即预设性:逻辑皆基于先前设定)。

但“最初始的先前定义”其实是意味着:思维倒错的源始——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前提(共时性的某状态)与“被描述对象”“倒置”了——“存有”这个“第一元概念”始终是“被描述对象”的前提而非“被描述对象”自身,之后继续对“存有”这个“第一元概念”的描述就始终是对(预设)前提的解释。而纵观整个解释的过程,对于“被描述对象”自身,“我们”依然“不明所以”(不可认识)。

正因为思维中把“前提”与“自身”倒置,物理学家对量子系统与经典系统的描述也就截然相反——完全开放的量子系统(本文下卷会讨论其开放性)被设定为孤立系统;被逻辑规限必然有所属因此并不开放甚至是封闭的经典系统反而被描述为(不过是“认为是”)开放系统。

初始先验概率存在于所有生命的遗传基因中(佛学称之为执念之“共业”),作为生命遗传基因的基础影响着生命的初始选择:只要是生命形式,必然决定了 “实在”只能依据排中律“塌缩”为似然度最大的选项“有所是(存有的在)”这种“退相干”状态——所见(所思)即所得的“物(我在)”——实在的“镜像” 。

“没有意义”的“无”,就根据排中律而被(指者主观)淘汰。

讨论原文:

要想理解这个being 不读维特根斯坦怎么可以?神秘的不是世界如何存在,而是它竟然存在。

回复上述评论:

人类思考时总是把自己绕进去,如果换一种说法,用“有”替代“存在”,是不是更简单更能直接理解??所以说定义的词或者短语太重要了.定义的词或者短语如果模凌两可或者不严密,一定会有许多麻烦.

发现基因的年代,科学家们一开始就是按各自的喜好给发现的基因命名,一些年以后发现同一个基因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乱得很,后来干脆用定位和功能给各个基因重新命名,从那时起就统一了,麻烦解除了.

人脑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好与坏,对与错,简单与复杂,正义与邪恶 . . . .等等都由人脑制造出来.一个大人要用双手举起一个婴孩不在话下.要举起一个同等重量的另一个人,很少能做到.荒唐的是,有时人思考或者做事时,跟类似要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举起来那样荒唐可笑毫无道理,人还以为自己最聪明最有智慧.

讨论原文:

仁剑说存在分合理的存在和不合理的存在。还有人说存在分时间片断的存在。其实存在有很多的属性,可以从各方面解释存在,也可以从各方面理解存在。

回复上述评论:

我论述的不是“存在”这个对象本身,而是产生“存在”这个思维。这个思维从何而来?如何发生?

讨论原文:

一个理论,哲学与否先放在一辺,能够実践的,做得大家都满意,就是真的!

在做一件事情,熟能生巧,越做越好 在理论上也有领悟, 当然也是真的. 您说这是知行合一,是禅宗,是摸着石头过,随个人喜好,道理相通.

如果一个人追求的个人的物慾,是追求幻覚,如果把当下的是做好,利众生后带来的快樂幸福,这给自己帶來幸福財富却能持久,当然也是真的. 哲学家怎么看,道理一样相通.

 如果陷在困境,不知变通,被别人超趕,还唯我独尊,那舊法不能变通,怎么能合理呢? 如果不按正道,就是一时能成,可会久远? 社会上例子很多,哲学不只是書本上的学问,活出來的算数! 也是惠能不立文字之意.

讨论原文:

是不是就是地球人神经系统(包括借助一切延升/伸工具)所能感知到的所谓“世界”?所以它既是唯心的(我见我感只有我知)又是唯物的(毕竟我感来的还是需要各种粒子介质传导嘛)。

回复上述评论:

这完全取决于你:要看你自己是接受还原论,还是接受整体论。

英美支持还原论:就是去不断分解,分解成最小的单位,找到理性可以依据的最细小的地方

欧洲支持整体论:就是即使你去分解了,然后拼凑出的也不可能是“我”这个整体。

回复上述评论:

我的意思是“海德格尔”的那个“beings”是不是就是因为那样而既唯心又唯物的?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因如是。

首先得让我看见那儿有一玩意儿,然后我(各种原因经历积累下)判断那玩意儿是山,然后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再让我来跟它聊聊?

那天我爸说为什么要把Metaverse翻译成元宇宙,根本不一样嘛!

我想了半天猜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大概那个“元”是“元气”的“元”,就是道家(?)中的上一层的/另一层的天/空间的意思?

现在AI那么火,似乎又回到了精神还是肉体排序的问题,being的界限似乎既是唯心的又是唯物的。比方说如果一个高位截瘫但大脑健全并且大脑感知运动的区域的功能还在(还能通过直接刺激该区域产生运动的感觉),那此人戴上全副虚拟传感器以后能“触摸“感觉到一个记忆经验告诉他的健全的肢体所能做的一切事情,那他在“元宇宙”是否依然是一个健全的being呢?也是狗哥说的感知到底是整体还是解构的问题…

回复时事评论:

你爸真不错。你的问题就更深刻了。

我们人身上一直在添加“辅助”的机器。比如:眼镜,心脏起搏器,助听器,可穿戴设备,外骨骼,脑机等等。

而机器,其实也一直在添加人类的“肉体”和“灵魂”,比如:增加人类肌肉,神经网络等等。

不管这些添加多么原始,这些添加都开始了。

于是问题就变成:未来多少比例的人,还是人。或者多少比较的机器,就不是机器了。

我开个脑洞: 传说中人神混血的时代,比如“英雄”,或者“尼非林人”,是不是我们眼下这个时代 ?

机器是人的造物,我们就是机器的神。当半人半神混血后代,可以产生后代时,新的生命形式就诞生了,新的纪元就开始。

回复上述评论:

是啊是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玛雅人不是说地球文明已经交棒四次了吗?

也许前四次其实归了包堆每次都是一次循回,这眼看着第五次交棒也差不多了。

或者就是每次交棒“宇宙”的边界都会拓展,因为如果感知能力在拓展…所以/但是(?)being依然是唯心唯物互为因果傻傻分不清…?

回复评论【我的意思是“海德格尔”的那个“beings”是不是就是因为那样而】:

我觉得英文的“being”包含了是和存在两方面含义,但是这又是两个不同的含义。

如果用中文来解释就清楚很多。

关于存在,是有和无的差别。

关于是什么,是有名与无名的差别。

所以本质上存在论与本体论并不是一回事,但是本体论是存在论的延伸。

我在了之后才有我是什么的问题。

就和你说的一样,“我得看见那儿有一玩意儿”,这是存在论,然后那玩意儿是什么,那是本体论。

海德格尔的being带有了时间性,连接了been,being和to be,有了been,存在问题解决了,being就是本体论,同时为to be提供存在依据。翻译成人话就是,今天的我是由昨天的我定义的,同时定义了明天的我。

人都是要死的,但是怎么死如何死何时死都未知,死对人来说确知但不确定。

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就是人自由意志的体现。

向死而生,这就是圣人的行为。

可惜海德格尔是哲学家,不是圣人,没有知性合一。

讨论原文:

我最近的心得,简单粗暴地概括哲学的意义就是一句话:提问与回答。

扩展一点说,人类通过提问来发现自己的思维边界,通过寻找答案来拓展思维边界。

从这个角度说,科学是哲学的产物,科学只是一种提问与回答的方式,但并不是人类思维的全部。

提纲就是整部哲学史,所有的哲学内容都是哲人们对问题的回答。哲学是问题驱动的,而且哲学问题总是在人类思维的边界上,从有向无中探索的cutting edge上。所以每一次哲学的进步都是人类思维领域的扩展。

讨论原文:

"being"就是当下这个moment。be in this moment就是being。但我们的认知对这个moment可以有复杂而不同的感受:比如冷热,明暗,远近,长短。。。然后基于我们的感受把这个moment从时间上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从空间上分成“我”和我以外的世界,甚至更进一步还要探究be in this moment到底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等等。其实这只是认知玩儿的游戏,而且并没有跳出这个moment的范畴。同理,所谓现在过去未来,我和身外世界也都没跳出这个moment的范畴。being就是be in this moment, 甚至当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同样是认知在玩游戏。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