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不要用分裂的眼光看儒学----关于蒋庆的两段话答客难

送交者: 余东海[♂★★义勇兵★★♂] 于 2021-12-07 16:38 已读 6968 次  

余东海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不要用分裂的眼光看儒学----关于蒋庆的两段话答客难

余东海

 

圣贤无君王之位,无碍为圣贤;王者无圣贤之德,不配为圣王。内圣外王之关系,即道德与政治、中道与王道、仁与礼之关系,体用本末先后一目了然,确凿无疑。

有人引用蒋庆《公羊学引论》中的两段话,试图证明其内外并列论的正确,反而更加证明其割裂体用的错误。

 

蒋庆曰:“以曾思学派以及宋明儒学为代表的的心性儒学,其关注的重点是个体生命的成德成圣,是下学上达,知性知天,天人合一,是道德自我升至圣人——太极——的存在境界。所以心性儒学之所忧在德不修、学不讲;之所虑在正其心、诚其意;之所辩在人禽几希、天爵人爵;之所求在希贤希圣,孔颜乐处。这些都是实存性的焦虑。心性儒学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类生命的价值问题、存在意义的问题、人格的增进问题和道德的完善问题。而公羊学则不同,公羊学关注的重点是政治社会的形上根基问题(大一统问题),政治秩序的合法性问题(改正朔、易服色、设官法天的问题),政治制度的变革存废问题(通三统问题),历史中的公正问题(大居正、大复仇问题),行为规范与政治制度重建的问题(新王改制立法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制度性的焦虑。公羊学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类政治的价值问题,制度意义的问题,规范的设立问题和政制的改进问题。”(蒋庆《公羊学引论》)

 

又曰:“公羊学和心性儒学都是实践儒学,都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格,都积极的通过自己的行动在现实中落实自己的理想。但是,公羊学和心性儒学的实践目标不同:心性儒学的实践目标是成己成德,公羊学的实践目标是改制立法。成己成德是属于个体生命领域内的道德实践,改制立法则是属于社会国家范围内的政治实践。公羊家最焦虑得不是自己存在意义的实现和道德人格的完善,而是救周文之弊革秦政之酷以建立新制(改制)。公羊家面临的是礼崩乐坏、政治无序的滔滔乱世,人们的行为缺乏规范的制约,以致弑争战层出不穷。要对治这种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就必须制定新的行为规范,使政治重新进入人们都认同的礼法秩序,即王法王道。”(蒋庆《公羊学引论》)

 

东海曰:这两段话有两大误解,既误解曾思学派和宋明儒学又误解公羊学。以分裂的眼光看一以贯之的心性学和政治学,将两者各自局限起来乃至割裂开来了。

 

依蒋言,似乎曾思学派和宋明儒学不关心改制立法,不关心政治的价值、制度的意义、规范的设立和政制的改进等问题。完全不符曾思学派和宋明儒学之实。曾子子思子孟子和程朱的著作,无不立足内圣而直达外王,内外并重。将曾思学派和宋明儒学称为心性儒学,本身就有问题。曾思孟未能在现实中开出王道,是条件不具备;宋明儒不关心制度问题,是当时的制度与时偕宜,不存在建立新制的问题。阳明学虽轻格致,不轻修齐治平也。

 

依蒋言,似乎公羊学家不需要成己成德,不追求诚意正心、下学上达、知性知天。完全不符公羊家之实。公羊学是外王学的一个分支。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其中《春秋》博士即公羊学派,以胡毋生和董仲舒之说为师法。董仲舒内圣修养或未达圣境,不愧为大贤也。历代公羊家首先是儒家,原则上同样要立足于内圣的。某些公羊家缺乏内养,那是个人问题,不能代表公羊家,更不能代表外王学。2021-12-6

余东海集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

首发于东海儒钟公众号,微信号donghairuzhong 转载请注明

 


贴主:余东海于2021_12_07 16:38:31编辑
喜欢余东海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余东海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