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福清十番,我们共同的记忆!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1-04-11 16:04 已读 1601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会陌生。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却是一头雾水。许多老年人感慨,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作为福清地方民俗文化的“十番”,却难以闻上一曲,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福清“十番”的历史



唐、五代时期,福清就有乐器演奏活动。宋嘉祐年间,福清曾记载民间演奏之事,当时的乐器制作材料有金、石、土、木、丝、革、匏、竹等八类。宋元时期,音乐向平民阶层发展。明代时,“十番”传入福州,随后也传入福清。清代时,“十番”在福州乃至福清日渐盛行,清乾隆侯官举人郑洛英有诗为证:“闽山庙里夜人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袋烟,子弟场中较十番。”

“十番”,在福清又叫“十欢”、“十番锣鼓”、“十番伬”等。据说,它由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的一种套曲,从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用二胡、三弦、箫、豆管、榔鼓、锣、钹、板等10种乐器演奏。其中管乐有豆管、笛、笙,弦乐有二胡,弹拨有三弦、月琴,打击乐有云锣、长鼓(又叫狼帐)、清鼓、大小锣、大小钹。因为乐队一般为十人或更多人组成,故称“十番”。对“十番”这一名称,另有以下两种说法:一说是演奏的乐器有10种;一说表演时多种乐器轮番演奏,故叫“十番”。“十番”只奏不唱,就是它的特色。



“十番”音乐扎根于民间,演奏有一定的组合,分坐奏、行奏和舞奏3种,演员一般着统一服饰。福清“十番”的曲牌十分丰富,其中有《万年欢》、《朝天子》、《西江月》、《五凤吟》、《蟠桃会》、《石榴花》、《雁来红》(一说《雁来云》)、《海底天》、《秦楼月》等,以及许多闽剧曲牌、民间小调。演奏时,管弦乐和打击乐或齐奏或轮奏,配合默契,板介严谨,音量洪大且粗犷,又不失幽雅抒情。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很受群众欢迎。


福清的“十番”,在民乐中独具一格。它最早在广大农村流传,其流传形式主要由父辈、乡亲或聘请外地师傅对民乐爱好者进行口头传授,那时只用工尺谱。这些人在零散学习的基础上,自发成立了民间乐队。他们亦工亦农,自筹活动经费。乐队中能者为师,互教互学,技艺代代相传。那时的乐队,有的称做“鼓吹班”,大多数则称做“十番”。一个乐队人数少的不上十人,多则二三十人。乐队人员根据每次活动的需要适当增减。组建于1932年的海口镇岑兜村沟头“十番”队,有老、中、青、少4个乐队,演奏者多达百人,名噪一时。



据融城镇金墩居委会的老人们说,以前,一到傍晚,总有几个人聚集在公园、空地等处,用笛子、琵琶、扬琴、椰胡、三弦等乐器进行合奏演练。当时演奏的曲目就是充盈着浓郁“地瓜腔”的民乐——“十番”。


据说,《五凤吟》是“十番”的传统曲牌,曲调淳朴爽朗,节奏鲜明有力。乐曲先以散板引子开始,然后按速度的慢、中、快的序列渐层发展,逐渐形成乐曲高潮。


《海底天》是“十番”音乐许多曲牌中最受人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民间艺人通过“十番”音乐,表达了对李太白怀才不遇而深鸣不平的心迹,乐曲音调高亢豪放,慷慨激昂。


《蟠桃会》是一曲祝寿音乐,乐曲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说的是王母娘娘寿辰时,东方朔因生性放荡不羁,不在应邀之列,却来偷桃,王母娘娘只好破例邀他入席,一场风波终于平息,皆大欢喜乐曲充满欢乐的气氛,妙趣横生。


记忆中的福清“十番”



据向高居委会74岁的吴云芝老人回忆,解放前,福清曾有一个“救火会”组织,该组织曾组建一支“十番”队,人数约30人。那时每逢空余时间,志趣相投者就聚集在一起,自弹自唱,吸引很多群众观看。当时的“十番”基本上是为会员免费服务的。哪个会员家有喜丧事,就上门弹唱。偶有对外服务,也顶多吃一两顿饭而已,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吴云芝老人说,他的祖辈当时经营一家叫启源居的印刷文具店,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所以在他17岁的时候,得以参加“救火会”的“十番”队。但他参加“十番”队却遭到一个叔叔的反对,怕他耽误了店里的事,而另一叔叔却极力鼓励他参加,说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据介绍,那时参加“十番”队的,基本上都是比较富裕人家的子弟。吴云芝老人说,当时“十番”队的指导师傅叫康秋明。



康秋明戏班出身,福清城关人,1909年8月13日出生于一个糊纸业手工业者家庭。1921年,在他13岁的时候,参加了当时城关组织的“园乐社”。康秋明音乐天赋极高,不管什么乐器,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经过他勤学苦练,20多岁时就成了名噪一时的名琴师,深受全闽音乐界的嘉许,时有“福州圣手三弦杨粒俤,福清圣手京胡康秋明”之说。当时,由于生活极度贫困,康秋明被迫四处传授技艺,才得以养家糊口。


据江阴镇南曹村的翁发熹回忆,1948年的“上元节”,在江阴举办过一场名师林能能与康秋明的民乐擂台赛,当时康秋明因娴熟演奏《夜深沉》、《三潭映月》和《梅花三弄》三曲而大获全胜,引起轰动。后来康秋明一度在县和平闽剧团工作,当上“主把”乐师。当时省京剧团因缺乏人手,就邀请康秋明顶替,足见他的艺术造诣。



吴云芝老人说,他参加“救火队”的“十番”队时,是第二批。“救火会”的“十番”队大约成立于1947年左右。与此同时,许多乡镇也都有类似的“十番”队,当时多称做“鼓吹班”。


解放后,“救火会”的“十番”队部分会员转到福清印刷厂组织的“十番”队去了。由于当时的厂长聂道绥酷爱民乐,所以“十番”队虽然只有八九人,却办得红红火火,每一个会员基本上都是多面手,既会“硬”的(指锣鼓板类的乐器),也会软的(指弦乐类的乐器)。


1975年,融城镇幸福大队部分民乐爱好者自发成立了“十番”队,称“幸福队”,队长王永生,副队长彭燕民。此时,“幸福队”开始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吴云芝每每被聘去担任艺术指导。吴云芝老人为了使“十番”曲调不致于失传,把自己精心整理的曲谱无私奉献出来,受到大家的好评。据介绍,该队组建时有会员19名,经过29年的风风雨雨,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19名会员名额,为的是保证队伍的延续性。



其实,解放前,福清还有一支“北大队”,“幸福队”就是脱胎于“北大队”的。据王永生介绍,“北大队”在文革期间,由于受到“破四旧”的干扰,曾一度被勒令停止演奏。


“幸福队”成立之初,主要演奏传统的曲调——“老三篇”,即曲调《花弄鸟》(一说《欢乐鸟》)、《雁来云》、《海底天》。虽然曲调有限,却受到群众的欢迎。1988年,“幸福队”参加由福州市委宣传部、福州市农委、福州市文化局主办的首届农民“十番”演奏比赛,荣获第一名。1991年,改编了《翠裙腰》、《花串》、《花弄鸟》等民乐,并参加福州市农村文艺汇演,荣获二等奖。1996年,参加福州市第六届文艺百花大奖赛荣获演出奖。1991年10月,该队16名会员还参与在福清拍摄的电影《东瀛游侠》的演奏。


1993年6月,应新加坡华族艺术节组委会邀请,我市组织“中国福建省福清市民间艺术团”赴新加坡献演,先后演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十番”代表作《翠裙腰》、《花串》等,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许多老华侨听到久违的土腔土调的“乡音”,不禁潸然泪下。1995年,福清的民间文艺节目(其中包括“十番”节目)再次赴新加坡献演。



为了使福清“十番”发扬光大,2005年5月,融城老体协在张全顺、王朝昌、吴昌安等人的发起下,成立了融城老体协“十番”队,成员有20多名,几乎都是老年人。每周两次的活动机会,使会员们得以聚集在一隅,沉浸在悠扬而亢奋的、充满“虾油味”的旋律中,一次又一次演绎着久违的乐音。王朝昌告诉作者,如今要是没有年轻血液的注入,他们辛辛苦苦搜寻来的民乐“宝贝”将面临失传的境地。



作为一个自发组成的民间团体,融城老体协的“十番”队中有各行各业的人士,他们从闽曲中挖掘、整理、改编、创作了数十首民间乐曲。现在“十番”队仍聘请74岁高龄的吴云芝老人担任艺术顾问,陈齐俊老艺人为队长。吴云芝老人一边进行艺术指导,一边不遗余力地抢救“十番”曲调。空余时间还亲自制作“十番”乐器。他还先后创造了新曲调《苦菜花》、《十月金秋》中的板乐部分,赋予传统曲调以新的内容。王朝昌说,他们下一步将打算培养一批新手,让传统的“十番”代代相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吴云芝的叔叔吴昌安,上世纪80年代初从南平回到家乡后,看到福清的“十番”青黄不接,就一直致力于“十番”曲调的挖掘与整理工作。他先后挖掘、抢救出《五修行》、《三宝赞》、《莲花串》、《秦楼月》、《水底天》、《万象巍巍》、《五方偈界》等曲调。他看到“十番”后继无人,一方面极力呼吁有关部门抢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四处奔波,寻求各方的资助。1995年,他的同学、印尼华侨许孙雄老先生慷慨捐助10万元用来发展福清的“十番”,成立了“福清雄侨民乐团”。该团以整理、挖掘传统“十番”曲调,培养、发现新人为己任。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团存在仅一年多,演出仅两场,就没了“后话”。可这些会员们的“十番”情结依旧,加入到“幸福队”继续活动。



作者曾在吴昌安家看到一张保存完好的“庆祝《福清市雄侨民乐团》成立专场文艺晚会节目单”。吴昌安老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张即将演出但最后“夭折”的活动节目单,里面有3个节目就是“十番”——《花弄鸟》、《雁来云》、《翠裙腰》。他说,当时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只差没有一个适合的场所,最后演出活动“泡汤”了,这令许多“十番”迷们至今仍抱憾在心。


福清“十番”现状



据统计,在1996年时,福清的“十番”队就有130多支,其活动足迹几乎遍布各个村落。这些“十番”扎根于城乡,积极发挥民乐的艺术作用,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之一。但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也由于“十番”队自身的原因,近几年来,传统的“十番”后继乏人。据了解,目前城区尚有“幸福队”和“瑞云队”经常活跃于全市各地,乡村偶然可见,但已不能称做“十番”,顶多算是“鼓板伬”,因为已没有了先前的“地瓜味”,所弹奏的曲牌也都是变种的,或者说这些乐队是“土十番”。


据调查,很多人认为“十番”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其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没有人愿意去学。大多数人认为,“十番”不能流传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很多“十番”队只注重技巧,忽视了包装和宣传的功效;只限于街头演出,而没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所以他们时常担心,随着他们年纪的逐渐增大,手头的这点仅有的传统民乐也将渐去渐远,最终成为一种遥远的“绝响”。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珠三角的八音 (无内容) - 炫笔伏逼 (0 bytes) 04/12/21
不一样的 (无内容) - 都是可怜人间 (0 bytes) 04/12/21
福州也有,我都看见过 (无内容) - 都是可怜人间 (0 bytes) 04/12/21
福州有、是老古董、保护对象。 (无内容) - 空行菩提 (0 bytes) 04/12/21
老乡还记得十番乐队都有什么乐器吗? (无内容) - 都是可怜人间 (0 bytes) 04/12/21
JT:爬山看星吃野味??红包 - 酌月斟星铺子 (171 bytes) 04/11/21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