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批判、建构与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性逻辑(下)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品衔12★★☆] 于 2025-03-26 2:40 已读 1225 次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马云志 赵荣锋:批判、建构与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性逻辑(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现代性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新类型


中国现代性是中国道路的凝练与概括,揭示了曾经拥有古老文明传统的东方民族在进入现代性的境遇后,一方面寻找适合自身的与现代性接榫之形式,同时保持本来民族之独立地位与自我认同,实现自我文明传统的新生与复兴”[31]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引领了以人为本的中国新现代性构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新样态,由此创造了人类文明新类型。


在现代性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伴而生。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的本质占有”“人类社会原则及和平主义性质构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规定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现代性的文明逻辑。第一,从现代文明与现代化道路的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石,文明与道路紧密相关,道路承载着文明,决定文明的兴衰”[32]。道路形式决定文明形态,现代化道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文明形态的多样性。简而言之,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就自然会形成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性质、特征、内涵决定了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文明类型。第二,从现代化过程和现代性结果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道,路是我们的实践,道是我们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实践的一种理论、制度和政治的总结”[13](23)。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又以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定来规范自身。这意味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性质、具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特征、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源流,同时又内含现代文明的新要素新表达”[33]。第三,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特殊性,而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范式和世界意义,更多地强调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文明发展规律的普遍性。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实践主体、发展道路、制度安排和价值目标等方面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必然会创造出不同于西方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支撑的文明新类型,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明形态上的最新探索,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所进行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现代性文明范式的转变,其中以驾驭资本逻辑作为构建中国现代性的重要前提,克服资本扩张带来的现代性弊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中国现代性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来驾驭和利用资本的实践过程为塑造人类新的文明形态提供了价值规约;以劳动逻辑作为构建中国现代性的核心动力,旨在克服异化劳动,使劳动逻辑成为主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断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力于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实现文明成果共享,克服了西方现代文明秉持资本至上而产生的劳动异化和劳动奴役,从而指向现代文明转型的现实可能性;以人的解放逻辑作为构建中国现代性的价值指向,中国现代性建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实践,致力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使现代性回归到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与人的解放的价值目标上来。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是物的现代性人的现代性的本质复归。在驾驭资本逻辑、劳动逻辑与人的解放逻辑的辩证统一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马克思现代性构想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转变,重构了中国新现代性的理论范式,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现代性的光明前景。


四、现代性文明的内在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总体性阐述,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和西方现代文明的超越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现代性的特征,在区别于传统文明形态的现代特征,在区别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进步特征,在赓续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发展特征,实现了对以往现代化道路呈现出来的文明形态的积极扬弃,从而实现了对现代性文明的全面超越,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整体性图景,深刻诠释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现代性阐释


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文明发展的方位,在中华文明史、社会主义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性、超越性和世界性的新现代性内涵。


从中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底蕴,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性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因素造就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特征,这些突出特征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明基因,决定了实现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道路;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依靠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决定了中华文明秉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现了人类文明形态的综合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新型文明,重构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汇集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孕育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深厚底蕴。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汲取智慧与养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重生。


从社会主义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定向,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是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当代中国形态,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超越性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公有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为内在规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式。社会主义文明既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辩证扬弃,也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与吸收,塑造了平等包容、交流互鉴、自主融合的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境遇里实现从一般到特殊的具体化发展,又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展开,现实地表现了社会主义从特殊到一般、从一国到世界的发展。”[34]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积极扬弃和充分占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文明与现代化实践的有效对接,其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本质超越,实现了现代性文明的时代重构,形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现代性形态,彰显了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也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的现代性文明类型,实现了人类现代文明范式的根本性变革


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探索人类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创造出的崭新形态,是具有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文明双重底蕴的世界文明新类型,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内涵。在人类文明史中,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文明,是资本运动、资本的力量、资本逻辑相结合创造的一种现代文明”[35](134)。在资本逻辑统摄下,西方现代化文明是一种分裂对抗、矛盾冲突、霸权扩张的文明形式。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6]。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水乳交融中,塑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文明形态,超越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旧文明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明导向超越了两极分化的文明发展格局,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文明形式超越了物质主义膨胀单一性的文明发展结构,以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底蕴的文明性质超越了现代化文明对外扩张掠夺的文明发展路径,展现了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新图景。


(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现代文明的全面超越


人类文明新形态占据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是在中国现代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文明形态,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前提,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根基,重视文明的传承、互鉴、交流与创新,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导向,实现了人类文明理论的范式革命。


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普世文明论,展现了多元现代性文明共存的发展图景。西方现代性文明建立在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塑造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精神内核,在人类文明发展问题上衍生出普世文明论。该观点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单级线性的发展模式,文明表现形式为一种同质化的文明,一切现代文明不过是西方文明的翻版。以西方中心主义欧洲中心论为内核的普世文明论认为欧洲文明代表了通向最高级的人类文明”[37],意味着人类历史与文明的终结。事实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并没有沿着西方的单线突进的文明发展逻辑,人类文明也没有在资本主义文明的统摄下趋于终结。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发展理念,以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文明结构,以人本的劳动逻辑为文明动力的内在逻辑定向,从根本上彻底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文明普世论文明同质论的神话,展现了文明多元发展的现代性图景,必将引领人类现代化潮流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趋势。


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展现了美美与共的新现代性文明的发展图式。西方现代性文明秉持一元论的世界观、国强必霸的国家观、资本至上的价值观、丛林法则的伦理观,其文明主体间单子式的交互模式、文明发展单线式的逻辑进路中内含着文明冲突的现代性因子,衍生出了文明冲突的历史观和文明优越的交往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球文明赤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幅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38]。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国际社会解密中国道路和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成功秘诀之所在,也是世界更好地认识新时代中国的重要窗口。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了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前提,以文明交流、互鉴与包容为基本特质,主张文明之间美美与共的新文明交往模式,在本质上超越了西方现代性的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


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文明霸权论,展现了和谐共生的新现代性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特质。现代性的文明霸权是西方精神的世界化和地域性知识的普世化,突出表现为殖民主义式的文化输出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西方现代性的文明霸权逻辑有着贪欲性、征服性、开发性和输出性的表现形式,以标榜进步主义掩盖其在全球推行权力主义、扩张主义和普世主义的真实意图。文明霸权逻辑的表现形式是以资本逻辑统摄劳动逻辑,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是西方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殖民和掠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源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基因,源自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目的性的人本逻辑,决定了其开启的人类文明新类型是和平主义性质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彻底摒弃了现代性文明蕴含的独占独霸的思维方式,打破了资本主义文明对现代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绝对垄断,开创了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文明新类型,其实践效应不仅引领了世界文明的走向,也开启了繁荣人类文明的世界历史任务。


(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的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现代性的范式革命,在世界的中国中国的世界的现实交汇中获得了理论阐释的全部历史感,确证了自身结构大厦的理论基点[34](2)。只有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置于全球现代性的空间和实践场域中,才能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为回答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以及为人类文明的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建构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新方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综合性创造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意味着人类文明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在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文明的制度缺陷与社会矛盾在世界历史变局中逐渐全面显现,全球现代性境遇中文明赤字的现实困境愈发明显。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现代性的文明范式和整体图景,重塑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引领着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不仅终结了普世文明的现代性神话,也重塑了社会主义文明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的创生展现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揭示出在世界文明的深刻变革中,人类文明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文明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主义文明日益走近世界文明舞台的中央,并向着更高发展阶位和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类真正的普遍文明的方向迈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勃兴带来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聚变效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和不断拓展例证了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深刻揭示了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规律,也拓展了后发国家探索走向现代文明道路的新路径。换言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共同发展”[39],在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类文明形态的更新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秉持独立自主的重要原则,坚持文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增强现代化文明成果的普惠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40],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新路向,回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形式,是新文明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贡献了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属于元哲学层面的中国方案,是中国方案的理念形态、哲学基础、轴心原则,是总体性的中国方案。”[41]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层面具有逻辑同构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的聪明才智和可供选择的中国方案,它重新塑造了人类合作文明的崭新范式、重新定义了人类交往的思维存在、重新寻求了世界文明赓续的正确路径”[35](207)。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内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基本特征和世界意义的集中体现。因此,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存基础的人类文明共同体是重建人类文明的新现代性方案,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文明共生、开放包容的美好世界。人类文明共同体建立在世界文明普遍交往的基础上,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定向,以具有人类文明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实践基础,旨在构建更加和平、公正和繁荣的人类文明新秩序,以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重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五、结语


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计划,中国现代性建设也是未竟的事业,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同样正在创造和发展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不断拓展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理论范式,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与发展是对全球现代性文明方案的现实重构。中国现代性建构在本质上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不仅回答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以创造的问题,也回答了未来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发展的问题,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方向,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现代性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价值导向和路径规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性,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明样态,是与马克思指明的真正普遍的共产主义文明存在距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真正普遍的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人类新文明在发展阶段上具有递进性,在文明要素具有同一性,在价值层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国现代性的不断积累,从量变向质变的过程,有利于共产主义文明要素的成长和文明结构的完善,必将在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开启人类真正的文明。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