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四川这几个代表性特色美食,你吃过几种?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5-03-25 5:55 已读 1418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第一次读到汪曾祺这句话时,我正在成都玉林路的苍蝇馆子里,盯着面前那碗红油翻滚的夫妻肺片


老板娘操着川普催我:“快吃嘛,凉了就不脆咯!”


1. 火锅:四川人的命,是麻辣给的

四川人离不开火锅,就像北方人离不开面食。



去年在重庆出差,凌晨两点被本地同事拉去巷子里的老火锅店。牛油锅底咕嘟冒泡,毛肚七上八下,鸭血沉浮翻滚。同桌的老张夹起一块脑花:“晓得为啥子四川人脾气火爆不?辣椒吃多了,血都是烫的!”高赞评论里有句话被顶了十万次:“火锅是四川人的续命神器,失恋吃、升职吃、离婚还要吃。”


2. 回锅肉:肥瘦之间的哲学 


成都青羊区有家开了三十年的川菜馆,老板老李颠勺时总念叨:“回锅肉要肥三瘦七,豆瓣酱得是郫县老字号。


这道菜最妙的是“回锅”二字——肉片先煮后炒,像极了四川人骨子里的韧劲。去年带上海朋友去吃,他盯着油亮的肉片犹豫:“这么油,吃了不得胖?”老李直接怼回去:“活得小心翼翼,不如吃得痛痛快快!”


3. 兔头:撕扯的是美味,较量的是勇气 


第一次在宽窄巷子见到麻辣兔头,我头皮发麻。


卖兔头的大妈笑着示范:掰开下颌,吸脑髓,啃面颊。隔壁桌的成都妹子一口气啃了五个,擦着嘴说:“小时候我爸说,不敢吃兔头的娃儿长不大。”


抖音上有条爆款视频,东北小伙被辣到涕泪横流,弹幕飘过:“四川人吃兔头,吃的是江湖气。”


4. 豆花:一碗白净,万般滋味 


在乐山苏稽镇见过做豆花的匠人,石磨转得慢,豆汁流得细。


“快不得,快了豆腥味重。”老师傅舀起一勺豆花,浇上辣椒油和脆臊子,“你们外地人总说川菜只有麻辣,这碗白豆花配上二十种蘸水,才是四川的包容。”


想起《舌尖上的中国》里说:“最高级的美食,往往藏在最简单的食材里。”


5. 担担面:街边的生存智慧 



春熙路拐角有辆三轮车摊,老板娘每天卖两百碗担担面。


芽菜宜宾的,花椒要汉源的,肉臊子炒到焦香。”她边搅面条边念叨,“十年前下岗,靠这辆三轮车供娃儿读完大学。”


有网友在知乎写:“在成都,吃碗担担面就能读懂生活——再难的日子,拌一拌总能往下咽。”


6. 泡菜:时间腌出来的狠劲 


四川人家的泡菜坛子,比祖传花瓶还金贵。


绵阳农家借宿时,主人家指着院角一排陶罐:“这坛泡了八年,那坛泡了十二年。泡椒炒腰花,泡萝卜炖鸭子,离了这坛水,川菜就丢了魂。”


《风味人间》有句话很贴切:“时间的魔法,让平凡变成传奇。”


7. 剑阁大肉:四万人的狂欢 


今年三月去了剑阁“大肉会”,十斤重的方肉堆成小山。


蘸红油的肥肉入口即化,七十岁的王大爷抹着嘴说:“我吃了五十年大肉,现在年轻人嫌肥腻?他们不懂——日子过得精细了,反而尝不出油香。”


这场非遗盛宴,让我想起费孝通的话:“乡土中国的密码,藏在最粗犷的仪式里。”9有人问四川美食的精髓是什么?


是火锅的烈,豆花的柔,兔头的野,泡菜的酸。更是凌晨三点火锅店的喧闹,菜市场摊主的吆喝,老灶台前翻飞的锅铲。蔡澜说:“吃好了,人生就值得。”在四川,何止值得——简直活透了。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