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蒋孝勇一家赴老家溪口参观,一老导游:您的溪口话讲得正啊
前言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每一个生命都对故土有着深厚的依恋,人亦不例外,中国人尤其如此。
建国后,台湾与大陆禁止通行,致使很多的家庭无法团聚。有的人等了一生未能与心爱之人相见,而有的人是幸运的,拖着癌细胞的身体,等到了相逢的美好。
蒋孝勇:“秦先生上课时经常讲到孔子的‘名’弟子”
1948年10月27日,蒋经国的三儿子蒋孝勇出生在上海的一家医院里。这个小孩从小聪慧,在祖父蒋介石的面前,表现得格外乖巧懂事。和两个哥哥相比,他似乎更得祖父和父亲的青睐。
蒋介石除了把蒋孝勇看作“开心果”外,还要着重培养他。曾经蒋介石亲自教授这个小孙子读书。
后来,蒋孝勇回忆说:
“那时大概是小学六年级,随着祖父到日月潭的行馆,祖父就在那里单独教我四书,一句一句地教。他是要我先背,然后再讲解句子里的意思。”
蒋介石一直认为,他的后代应该好好学习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如阳明哲学、四书等。然而公务繁忙,他自是不可能亲授,于是在蒋孝勇13岁的时候,老蒋请中文秘书秦孝仪来教小孙子《论语》。
秦孝仪的乡音很重。蒋孝勇为此闹了笑话:
“秦先生上课时经常讲到孔子的‘名’弟子,我想,怎么老是只提孔子这些有名的弟子啊?但也不敢多问,笔记里全记下孔子对这些‘名’弟子怎么说,或者这些‘名’弟子做了些什么。直到整个课程快结束了,我才终于懂了——秦先生讲的是孔子的‘门’弟子!”
1964年,16岁的蒋孝勇初中毕业,进入师大附中读高中。在他入学听了一节课的“大道理”后,便立即回家和父亲说,这所学校不能念,他要去念军校。
于是,在蒋经国的安排下,蒋孝勇顺利地进入了‘陆军军官学校预备班’。蒋介石闻讯,十分高兴。那时,老蒋非常希望3个孙子以后都能在军中发展,然而蒋孝勇的两个哥哥先后读军校都没读完,所以,当小孙子主动提出进军校时,老蒋心里乐开了花。
一次,夜间军训时,蒋孝勇冒险翻越一条沟埑,不慎扭伤了脚。这次意外发生后,蒋经国请美军一位对足踝手术很有经验的医生动手术,但手术后,蒋孝勇依然无法正常步行。过了些日子,只好二度进行手术,这期间,老蒋写来了一份慰问信。
勇孙:
……如你足疾久不愈,恐怕难成为健全的军人,实为我半生以来最大的忧虑……现在既然如此,只有一切听从医生之言,凡使你足疾能愈之办法,都得照办,再不可勉强“充好汉”之行动……
祖父母
几个月后,蒋孝勇的足疾有所好转,但由于军校的课程落得太多,所以只好在3年级时转到台大政治系读书。
1972年,24岁的蒋孝勇从台大毕业。次年,他与自己恋爱多年的方智怡小姐结为夫妻,婚后,夫妻俩住在了阳明山。
蒋孝勇:“第一不干公务员;第二个不做党工”
当时,蒋经国很想扶持小儿子进入政界。偏偏蒋孝勇对政治兴趣不大,想入商界,当老板。
当蒋孝勇吞吞吐吐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蒋经国质问道:“为什么想从商?如果从商,那当初入台大学习政治,不是白费了吗?”
因为这件事,蒋经国与儿子发生了绝无仅有的僵持。平时蒋孝勇可以很随便地走进楼上父亲的房间,向父亲请安,问候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自从发生这次不愉快事件后,蒋孝勇几次想去解释,都是走到门口就停下了。他经常听到父亲因烦躁摔东西的声音。
起初,父子俩谁也不让步,之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僵持,最终还是蒋经国选择了妥协。他请与蒋家关系密切的俞国华当说客,尽量让小儿子不要去民间经商,而是到党营企业中做事。
就这样,进入商界后,蒋孝勇如鱼得水,一路披荆斩棘,不满30岁的年龄就当上了中兴电工的总经理了。
蒋孝勇刚踏入中兴公司之时,该公司每年营业额约6亿多元,以后逐年上升。到后来每年盈余可达6亿多元。
当他在生意圈里大展宏图之际,他父亲蒋经国的身体越来越差了。由于蒋孝勇个性谨慎、细腻,对蒋经国夫妇非常孝顺,所以,有段时间,蒋经国无论在亲情上,还是在事务处理上对蒋孝勇的倚仗越来越深。
据王家骅回忆:
“蒋经国找谁传话,分得很清楚。有些事情的交代或指示找我传话,或者打电话,或者走一趟;而交代蒋孝勇办的事,又代表另一层关系及意义,但通常是一些较属私人或者层次更高的事。”
蒋孝勇跟在蒋经国的身边,并非毫无从政机会。80年代初,蒋经国曾意味深长地讲了句话:“孝勇啊,你已经很成熟了,你以后要做什么,我随便你;但我又劝你一件事情,政治是一条很辛苦的路。”
蒋孝勇直接了当地说:“报告父亲,我这辈子啊,您放心好了。别的事情我都会做,就是两件事我不做——第一不干公务员;第二个不做党工。”
蒋孝勇原本打算去美国的,可手续办下来,要等上好几年的时间。这种情况下,他只得选择较容易移民的加拿大作为目标。
1989年3月8日,蒋孝勇一家飞往加拿大。离开台湾之前,蒋孝勇选购了一套明式家具。妻子方智怡问他:“房子都还没买,就先买家具?”
蒋孝勇回答:“我人在海外,仍然是中国人,所以到海外住,一定要用中国家具。”
准备离境前,蒋孝勇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士林官邸,向宋美龄辞别。宋美龄对两个曾孙说:
“你们要出去,太太绝对赞成你们出去。但是出去要记得两件事——第一,不要忘记你们姓蒋;第二,不要忘记你们是中国人。”
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时,正下着大雪。于是,蒋孝勇一家就在雪地里开始找房子。他们对房子的要求就两点,首先,采光好;其次,要大小刚好适合先前买的那整套中国家具。
房子定好后,先前买的家具,也以海运运到了加拿大来。之后的日子里,一家人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蒋孝勇:“我准备赴大陆,一方面治病,另一方面回家乡看看”
1996年开春,蒋孝勇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做检查,医生很保守地对他说:“我得告诉你,这可能不是好东西。”
过了一段时间后,检查结果出来了,是食道癌。经研判,蒋孝勇经常抽小雪茄以及喜欢吃腌制食物,这些都是被医界认为是可能性导致食道癌的致癌因子。
不久,手术由台湾著名胸外科专家王良顺操刀,手术做得很成功,肿瘤已全部被切除。手术后,蒋孝勇接受化疗。这期间,蒋孝勇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不过,从医生到蒋孝勇本人都清楚,他的癌症已是晚期,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这种情况下,蒋孝勇提出了携全家一起赴大陆的想法。一方面,他打听到大陆对癌症治疗的经验相当丰富,另一方面,他想着回家乡看看。实际上,他是记挂着父亲临终前的遗嘱。
在蒋经国身体状况遽然恶化之后,他想到了人生有涯。于是,他把蒋孝勇叫到跟前,嘱咐道:“我母亲毛氏夫人生前,我未能在膝下尽孝。等我过世之后,在适当时机,希望能迁葬在母亲坟旁,生生世世陪伴母亲。”
对于父亲的这些话,蒋孝勇一直牢记于心。
当时,虽然蒋孝勇与李登辉已经久不来往了,但基于对他的尊重,蒋孝勇仍派人把他这趟行程向李作了报备。同时,他因尊重叔叔,所以也将情况和蒋纬国说了。
这次,蒋孝勇带着“移灵奉安”的真实意图,准备前往大陆进行实地考察。缘由是,蒋介石和蒋经国死后,在台湾并未入土,而是浮厝于慈湖和大溪。因蒋家在台湾逐渐失势,台湾岛内的蒋介石铜像多被人故意破坏,慈湖和大溪的守陵兵不断被台湾当局裁撤。
加之,父亲蒋经国的遗嘱,以及祖父蒋介石曾在大陆选定南京中山陵附近的紫霞湖为墓址。这就是蒋孝勇拖着癌细胞的身体,坚持赴大陆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1996年7月14日傍晚,蒋孝勇携长子友柏去了香港。此刻,其妻方智怡还在旧金山,预定3天后带着友常和友青两个孩子到香港会合,然后一起前往北京。
3个多小时后,蒋孝勇一家乘机在北京机场安稳降落。大陆有关方面的接待很周到,随即安排他们一家住进高级宾馆。
接着,蒋孝勇住进了北京医院,开始了为期3天的中西医会诊。之后,一家人飞往浙江。为了不惊动媒体,蒋孝勇提出先在宁波落脚。
到了第2天,蒋孝勇一家才雇车前往溪口镇。
老导游:“您的溪口话讲得正啊”
当车子开到武岭城楼时,蒋孝勇望着祖父题写的“武岭”二字,心情格外地激动。
没多久,车子到了地方停下了。溪口镇因“蒋氏故居”成了浙江的观光去处。当时,只要花30元买一张联票,就能逛11个“景点”。对于蒋孝勇来说,这些“景点”,都承载着他祖父和父亲的美好回忆。
从山脚到坟庄,要走600多米的石阶。有一轿夫见蒋孝勇身子弱,就提出:“您坐轿子吧,20块!”
蒋孝勇听后,婉言拒绝:“我走一走,身体好。”
轿夫见状,立马改口:“10块就成!”
蒋孝勇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其实,蒋孝勇并不在乎钱,他觉得亲自走上去,是份心意。于是,他带着先前买的两束花,在儿子们的搀扶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上挪。
半个小时后,蒋孝勇终于走到曾祖母的坟前,一家人献了花,蒋孝勇带着妻儿行礼。
随后,蒋孝勇看向了不远处祖母毛福梅的坟墓,除了花岗岩墓碑及坟冢外,再无其他。他想到,难怪父亲生前交代身后要葬在祖母的坟旁,因为祖母太寂寞了。
片刻后,蒋孝勇审视起了四周环境,考虑日后如何安葬父亲最为合适。
接着,蒋孝勇一家在老导游的带领下,去了蒋经国住过的小洋房,以及老家丰镐房。一路上,蒋孝勇听到大家都在说宁波话,于是他也用宁波话与老导游交流。当他一开口,老导游感到很惊讶,说:“您的溪口话讲得正啊!”
蒋孝勇微笑着不搭腔,行程中还有让老导游惊诧的事情呢。
当老导游兴致勃勃地介绍“蒋中正”童年的趣事时,蒋孝勇随口补充了许多老导游的疏漏之处。虽说他47岁才首次到溪口,但他对自己的祖父是非常了解的。老导游最后不得不承认,他所知道的,绝对没有眼前的这位中年人知道的多。
尔后,蒋孝勇一行人进入了丰镐房。映入蒋孝勇眼帘的是,建筑虽然陈旧,但古朴盎然。在二楼,蒋孝勇看到了很多悬挂起来的大照片,上面也有他的照片。
参观完后,蒋孝勇转身离去时,管理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一把拉住老导游,用宁波话说道:“前面的,就是照片里的小孩。”蒋孝勇听到后,没有回头,与妻儿走出了这个生命的原点。
现在,唯有“移灵”一事成为摆在蒋孝勇面前的急事了。他要继续奋战,战斗至最后一口气。8月23日,蒋孝勇以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十四届四中全会。会后,他被记者提问,在谈及移灵时,他这样说:“移灵是很单纯的事,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我的家乡就是回乡入土为安。”
有记者提起章孝严对移灵的意见,蒋孝勇的言辞很直接:
“他连蒋家的门都没入,今天以前他插不上手,今天以后还是插不上手,这是蒋家的事,不是章家的事。面对家族大事,他没这个资格插手。”
对于“落叶归根”,蒋孝勇是极为重视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一直为此在努力。“落叶归根”,这“根”是中国的土地,是中华的山水,是炎黄的血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上世纪的上海滩大概就是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要知道地痞流氓,古今中外皆有。但是能兼顾神通广大、权势滔天、政治色彩浓厚三种要素的恐怕就只有杜月笙了。
可是伴随着旧时代的落幕,杜月笙也走上了人生的下坡路,连带着他的家族也“不负往日荣光”。
他的儿子杜维善在多年之后回到北京,想要回孟小冬的四合院,结果每家都和他要几百万,成功将其吓退,最终无功而返。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童年可以说是过得十分凄惨。
因为在其四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六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就这样,短短几年中,年纪尚小的杜月笙经历了两次至亲死亡的痛苦。
在父母双亡之后,他就跟着外祖母一起生活,可是外祖母的家庭条件也不好,所以杜月笙很早就不读书了,四处流浪。
流浪的杜月笙显然不是“十佳青年”,所以他在那时候就沉迷于赌博,哪怕兜里只剩下几文钱也要去赌。
后来他便加入了青帮,进入黄金荣公馆做事,受到了黄金荣老婆林桂生的欣赏。
有了贵人帮助的杜月笙,就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黄金荣赚了不少钱,于是,他的传奇人生就此开启。
如果说从前他是为外国的殖民统治服务,难登大雅之堂,那么如今为国民党政权效力,就代表其成为了“鹰犬”。
可是再大的戏也有落幕的那一天,因此当淞沪会战失利之后,杜月笙就被迫离开上海,开始走“下坡路”了。
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杜月笙的时代就此结束。而他虽然不甘心,却也只能作罢。
作为曾经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在国民党败局未定之前,可是深受蒋介石、宋子文等人的器重。可是当国民党显出颓败之势之后,蒋介石便将他当成了活靶子,不断从他身上搜刮钱财。
无奈杜月笙最终选择避居香港,不能回上海不说,也不能去台湾。
就这样1951年8月16日,这位上海滩的传奇人物在香港坚尼地台寓所病逝,而在病逝之前,他开始交代自己的遗嘱。
比较出名的妻子有孟小冬、姚玉兰,而备受疼爱的儿子就是杜维善。
在分割财产之前,杜月笙指出自己已将十万美金交予宋子良购买股票,赚得了一部分利益,大概有十一万美金左右,而众人要平分的就是这些钱财。
资料显示,杜美霞 (姚玉兰之女,过继给孟小冬)后来回忆说:“一共十万美金,太太们和儿女各分得一半,孟小冬得一万美金;我拿到四千美金,由于当时我尚未结婚,因此又多给了我十万港币。”
因此,后来已在海外打拼出一番事业的杜维善便回到了北京,想要回父亲口中念念不忘的“北京四合院”,可是现实却没这么顺利。
原来,当年孟小冬离开北京前往香港时,这套房子就顺其自然地留给了她的弟弟,而其弟弟在这之后便将房子卖出去了。
当然,就算不卖出去,这套房从本质上来说也跟杜月笙没什么关系了,毕竟当时他在内地的财产已经全部充公。
要知道,当时这个四合院当中可是住了二十几户,如果给每家几百万显然是杜维善承受不了的。
因此,到最后他放弃了要回房子的想法,悻悻地离去了。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